張璐
摘 要:小學是孩子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起步階段,如果教師想讓孩子在小學的成長階段獲得更豐富的知識,就需要培養他們的課外閱讀興趣,不僅要幫助他們選擇適合于自身的課外讀物,還要對他們的課外閱讀進行一些指導,培養他們的閱讀情操。本文主要以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為基礎,發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希望可以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一些有利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興趣培養;小學生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4-014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4.086
對于小學生而言,小學的學習階段就像是他們人生的一個起點,他們就猶如一株嫩苗,需要吸吮更豐富的知識來使得自己茁壯成長。但僅僅依靠教師課堂的傳授是遠遠不夠的,學生還需要通過課外閱讀來幫助自己獲得更多滋潤的甘露。而作為傳授知識的語文教育者而言,也必須要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有效的指導,除了要激發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之外,也要幫助他們逐漸形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讓他們可以快樂地去閱讀,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
一、營造閱讀氛圍,用故事挑起他們的期待
濃濃的閱讀氛圍可以豐富學生的內心情感、提高他們的閱讀情操,而教師可以通過渲染閱讀氛圍去慢慢培養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比如在班級的墻上可以懸掛一些詩人、名人的畫像或一些經典的古詩詞、人生名言等等,總之就是給學生創造一個書香門第的氛圍,這樣就有利于去激發他們內心的閱讀欲望。其次,在選擇課外讀物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等書籍去吸引學生的興趣。10歲以下的兒童我們可以給他們選擇一些經典的傳說故事,像10-12歲左右的孩子我們可以給他們選擇一些傳記故事、讓他們通過閱讀小人物大智慧去慢慢了解生活,也可以指導他們閱讀一些求生存、冒險等故事去激發自身的興趣。在閱讀指導的整個過程當中教師需要以故事的人物為主線,通過生動的語言去渲染他們的內心情感,增加閱讀興趣。[1]
除了傳統故事書籍以外,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播放一些視頻甚至是漫畫作品。例如《酷蟲學校》《大偵探福爾摩斯小學生版》就是近兩年最受兒童喜愛的重要讀物,《酷蟲學校》是以昆蟲為主人公而引起的一系列搞笑的校園故事,雖然作品屬于科普漫畫,但故事非常幽默、新穎,而生動、鮮活的形象更接近于學生的現實生活,里面所包含的科學知識和文學知識都能增加學生的學識,是一本非常值得學生閱讀的課外讀物。而《大偵探福爾摩斯小學生版》也能讓學生在故事中享受探索樂趣,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尊重個體差異,通過激勵法提升學生閱讀興趣
學生的個體差異就決定了他們所完成的閱讀質量也會有所不同,但無論孩子的知識層次處于一個什么樣的狀態,教師都要去鼓勵他們,尤其對于后進的孩子,教師就不能使用激將法,不能去抨擊他們的心靈,因為孩子之間存在個體差異的這種情況是不可避免的,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并通過一些方式去縮短這種個體差異。另外,在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教師也要實時通過獎勵制度去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及自身最大的潛在能力。不僅要給他們口頭上的表揚,也要給予他們一些適當的物質上的獎勵。[2]哪怕是一塊巧克力、一朵小紅花、一張圖畫都能讓學生愛上語文、愛上閱讀。
三、通過教師“光環法”讓學生愛上閱讀
教師在一個班級里所處于的形象無疑是最為神圣和高大的,因為教師學識淵博、資質深,在課堂中處于主導地位,所以對于學生而言,教師這種與生俱來的光環絕對是無人可取代的,為此教師就要充分利用這種職業光環去“刺激”學生的感官意識和內心的潛在意識。比如在課堂教學當中,教師就要做到以身作則,不僅要把教材上的內容展現得淋漓盡致,還要把自身所具備的東西一同表達出來,從而給學生一種新鮮感、時尚感,讓學生可以深切體會到原來語文知識竟然這么有趣,而教師不僅要在教學理念上賦予更多新的東西,還要在語言上更加時尚,這樣就能成功吸引到學生的目光。除此之外,在課間休息時教師也要和學生多交流,因為小學生往往處于一個懵懂的狀態,在很多時候他們出于對教師的崇拜和好奇會詢問教師一些問題,如果這時我們憑借自身的智慧和經驗去給予他們一個滿意的答案,并告訴他們我們所具備的這些知識都是靠讀書得來的,那么這樣一來他們就愿意模仿我們的做法去主動閱覽一些讀物,當他們在閱讀中找到了一些樂趣,也就會慢慢形成自覺閱讀的意識從而獲取更多的語文知識。[3]
四、 課文引導法
在語文教學課堂當中課文永遠是最重要的知識主體,但和課外閱讀不同的是教材上的內容是比較枯燥、乏味、比較深奧的,想通過課文去吸引學生的興趣顯然有些不太現實。但教師可以在傳授課文知識的同時去給他們推薦一些類似的讀物,在講課文時也盡可能多介紹作者的一些人生經歷、奇聞趣事等等來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也可以重新編排課文的學習順序,把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童話閱讀放在前面,然后再夾雜一些學生不太感興趣的古詩文也好、散文也罷,這樣一來學生就能適應這種課文安排,而教師在幫學生推薦課外讀物時,難度也要隨著學生的水平和適應能力不斷調整,無論是選擇兒童詩歌也好,還是選擇小學生作文也好都要以趣味性題材的讀物為主。
五、在平時考查中加入課外閱讀環節,讓學生從被動變主動
每個學生都會重視考試、害怕考試,所以把課外閱讀變成一項考試內容就容易引起學生的主動,會使得那些不愿意讀書的孩子也會不得不選擇去讀書,而課外閱讀的考試形式也可以是多元化的,比如現代學生都比較喜歡音樂、影視,沉迷于追星,那么這時教師就可以把學生喜歡的一個明星偶像作為一項考試內容,比如某某明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他的特點是什么,經歷了怎樣的人生才獲得成功等等,然后給大家一些準備時間,讓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去了解自己偶像的一些具體情況,這樣就無形地培養了他們的閱讀興趣,久而久之,學生的閱讀質量就會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六、結語
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不僅僅是為了豐富他們的語文閱讀知識,它還可以撫慰學生的心靈,讓他們的思想和心靈可以得到更多的升華。而作為教育工作者而言,每個學生都是一塊需要雕琢的璞玉,我們需要在他們的成長階段去幫助他們積累更多的精神食糧,讓他們可以在閱讀中得到更多的歡樂,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楊廷偉,謝凱.怎樣培養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J].課外語文,2015(1):64.
[2] 白海波.淺談小學生課外閱讀方法的指導[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4(S1).
[3] 羅全明.提高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理論思考[J].甘肅教育,2015(16):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