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遠
摘 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技術得到進一步普及。教師的班級管理內容、方式都發生了變化,實現了網絡化的新班級管理方式。班級家長工作不再局限于教師的家訪、家長會、家長委員會和家長半日活動開放日、電話等形式,學校網站為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平臺。充分利用個性化班級文化網站做好家校互動,共享教育資源,更好地管理班級,為家庭教育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優化班級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關鍵詞:個性化;班級文化網站;班級管理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4-017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4.105
家校共育學校網站建設能提高家校互動性,加速信息化建設,有利于科學管理,提高教師工作效率,使工作更規范,更流程化。在學校網站越來越普及的今天,班級也搭建學校網站平臺,成為教師管理班級工作及整理、宣傳班級的好幫手,可以使教師和家長之間擁有更好的溝通空間,更為家庭教育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學校新《綱要(試行)》指出:“家庭是學校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班級工作很大一部分就是要做好家校溝通。如何做好家校互動?有什么更好的教育資源?作為學校教師,我們一直在琢磨著這些問題。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師的管理內容、方式都發生了變化,實現了網絡化的新班級管理方式。教師、家長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在學校網站論壇上進行討論,及時反饋學生的情況,共同探討教育學生的有關問題。
一、利用個性化班級文化網站讓家長更好地了解學生在校內的生活
著名幼教專家方明老師說過:“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就如一車兩輪,必須同方向、同步調前進,才能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是學生教育的“雙翼”,缺一不可。在學生發展的過程中,兩者都各自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讓兩者相互結合、相互作用、取長補短,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兩者的教育優勢。教師通過下載時光樹APP客戶端,可以隨時把學生的活動照片、視頻,上傳到個性化班級文化網站,方便家長隨時可以關注到學生的學習生活,同時也方便留守兒童的家長在外地可以隨時關注孩子,了解孩子學習生活情況。
個性化班級文化網站讓留守兒童的家校工作更加輕松。借助網絡平臺的優勢,隨時展示學生的學習動態,最終實現與家長平等對話、真誠溝通、融合思想、雙向互動、達成共識的目標。目前,我們個性化班級文化網站開通的內容有班級公告、班級相冊、教學安排、班級視頻、班級論壇、家校聯系等幾個板塊,為了讓家長及時全面地了解學校教育目標,配合學校進行教育,我們每個月為學生上傳生活照片、繪畫手工作品、活動視頻、教學內容與計劃、通知公告等每個月對學生表現進行評價。及時公布學習的成績等教學內容,以便家長了解主要內容,幫助孩子復習鞏固。個性化班級文化網站既給家長提供了全面了解學生一日活動的便利條件,又增進了家校之間的溝通與了解,如:5月份學生體檢,我們第一時間上傳了學生體檢照片、視頻,家長們很快就知道學生體檢時的表現。
二、利用個性化班級文化網站,方便教師管理班級。
剛推出個性化班級文化網站時,家長還比較排斥,都說不會操作,也很少進入班級主頁。后來網站開通了客戶端,大大方便了家長進入,只要下載了手機客戶端就可以了解學生在校情況。學校網站還為每個學生開通了博客,教師想要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也不用像以前那樣通過電話、家訪等方法進行了解,現在可以直接看學生的博客,看學生每月在家表現,就能知道他們每天在家表現怎樣,學了什么,心情怎么樣。大部分家長每天進入網站幫助學生寫日記、傳照片,隨時記錄學生在家情況,記錄學生成長的點滴,給他們留下更加美好的回憶。網站的建設,使家長們走進學校,參與積極性高,真正做到了家校互動。
三、利用個性化班級文化網站激勵家長主動參與班級管理
平時,我們會在網站的“每日熱帖”推薦一些優秀的繪本故事和適合家長閱讀的書籍,及教育方面的知識。實實在在地解決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煩惱和困惑。在班級論壇,家長們不僅可以觀看到教師為家長所推薦的各種教育小訣竅,還可以在熱烈、活躍的氣氛中提出自己的困惑、共同探討大家所關注的熱點問題。例如,在一次學生防拐演習結束后,教師第一時間上傳演習照片,家長看了后就在論壇中討論防拐知識,向一些不上當的學生家長討教方法,并表示在家也要對學生安全知識教育。再如,在家長網站留言中,無論是贊賞還是批評,或者是提醒與建議,都能給我們的工作起到一個鞭策的作用,使我們能夠在工作和學習中不斷完善自己,激勵我們把工作做得更好!在這無限的網絡世界里,我們與家長共同分享著學生的喜怒哀樂,一起探討教育學生的經驗與困惑。
個性化班級文化網站的建設為學校與家庭開通了共育的“直通車”,使家校之間進行更充分、準確、及時、詳盡的交流,真正實現了“家校互動、同步教育、無限溝通”。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管理班級工作,借助網站平臺,讓班級工作、家校互動更便捷,更有效率、更有價值、更富有生機。
參考文獻:
[1] 閆素珍.淺議班級文化建設[J].科技創新導報,2017(3).
[2] 靳亞夢,田夏彪.小學班級文化建設須回歸生命[J].教學與管理,2016(32).
[3] 馬秀紅.生命視角下論小學班級文化建設[J].文學教育(中),201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