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寧
領導是一種積極互動、目的明確的人際影響力,它存在于政府、企業、學校、醫院、社會團體的各個層次和各個角落。領導就是要創造一種方式,讓人們致力于做出杰出的事情。班級作為一個團隊,這個團隊的領導就是班主任,也是靈魂和核心。領導力就是一種特殊的人際影響力,如果引申到班級工作中來就是讓學生拒絕誘惑,做對他成長有利但卻不一定有趣的事情,并且能夠喜愛。
一、領導學理論在班級管理理論中的具體應用
班主任在學生的管理工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以身作則
僅有頭銜還不夠,班主任還要用自己的行動贏得學生的尊重。在班級管理中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班主任想得到認同,實現更高的目標,必須為學生建立行為規范,要以身作則,言行一致,做比說更重要。筆者學校作為技工院校,從儀容儀表方面不允許女同學披頭散發,筆者一再和班級的女同學擺事實講道理,告訴她們為什么學校做這樣的規定,這和她們的專業有關,和以后的職業要求有關,可是收效甚微。后來筆者把自己的披肩發扎成馬尾辮,告訴學生:“怎么要求大家,就怎么要求自己”。沒想到第二天,所有長頭發女同學頭發都扎成馬尾辮,一直保持到現在。作為班主任,以身作則就是明確自己的理念,找到自己的聲音,使行動和共同的理念保持一致,為學生樹立榜樣。
2.共啟愿景
作為老師要有遠見,對未來要有夢想。要與學生共啟愿景,描繪出未來美好的結果。就像設計師繪制藍圖一樣。老師要了解學生,用學生的語言說話。要讓學生相信,班主任了解他們的需求和想法。班主任對學生的管理是一個對話的過程,而不是領導者一個人的獨角戲。為了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筆者要求班里每學期參加文藝匯演的節目都必須是多人的團隊節目,但是有文藝特長的學生很少,多數學生都不愿意參加。筆者一般是讓文藝委員去視頻網站搜索一些他覺得符合本次匯演主題的節目,筆者會給一些建議意見,然后組織同學排練。在動員大家的時候筆者經常會跟學生共啟愿景,讓他們想象得獎的樣子。所以基本上筆者班的文藝節目都能取得不錯的成績。
3.使眾人行
班級管理中,一定要靠班級整體的努力,單靠一個人的努力,無法實現。班主任要能夠讓整個班集體行動起來,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建立信任的氛圍。筆者班同學進校時對于班級衛生關注度不高,甚至有學生習慣于隨手扔垃圾,或者自己的垃圾掉了也當做沒看見,值日生也不太認真。筆者找衛生委員談了幾次,讓她監督同學們個人衛生狀況,監督值日生工作。但筆者卻經常看到衛生委員自己打掃衛生,向其了解情況后,才知道學生對衛生委員工作支持不夠,衛生委員為了完成任務經常在值日生值日后自己做善后工作。對于這樣有責任心但卻缺少工作經驗的班干部,筆者建議她要有自己的工作方法,班級衛生工作不是一個人能夠做好,一定要發動全體同學的力量。比如值日生設置組長負責值日生工作,班級中每個小組負責自己組周圍衛生,如果班級衛生出現問題筆者直接找衛生委員,衛生委員找各個組長,然后組長落實到個人。把班級衛生從衛生委員一個人承擔,分擔到每位同學身上,讓更多的同學知道班級衛生與己有關。使眾人行,一方面讓同學們行動起來做好自己的事情,讓班級越來越好,另一方面也賦予班干部信任和自信,鍛煉了他們的階梯式領導能力。對于班主任,使眾人行就是通過分享權力來增加學生的實力。
二、小結
從領導學上講,領導的五種行為還有挑戰現狀和激勵人心,由于筆者作為班主任時間還不長,應用方面還在探索中。
班主任的領導力是班主任如何教學生做一個現代人,而不僅僅是怎樣學習。也可以說,是班主任如何引導和幫助學生做好自己的人生規劃,使學生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作者單位:杭州第一技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