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赟
[摘 要]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應創設一種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應該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并不斷地自我反思,最終能靈活解決數學問題。
[關鍵詞]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課堂教學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學生只有具備較高的探究能力,才能夠改變過于依賴教師的現狀,通過主動探究、主動學習掌握更全面的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充分的開展探究學習,以進一步促進學生數學學習的更大進步,實現對學生的有效教學。
一、創設探究問題情境
人的內心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我們應該善于誘發學生產生自我實現的需求,多給他們一些思維創造的時間和空間,為他們創設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教學關系。人的創新意識不存在于現成的認識成果中,而活躍在形成結論成果的探索過程中。只有認知發展的積極活動,才能釋放創造潛能,驅動主體去發現真理。因此在探究式學習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身心發展的規律以及數學活動自身的特點,精心創設和諧的學習情境與豐富多彩活動;要善于把課本中的知識、問題設計成學生感興趣的一個個情境,創設一些具有思考性、探索性、思想性、趣味性或能引起認知沖突的問題或作業;要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創設生動的教育教學情境,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體驗,激起求知欲望;要通過問題情境的設置,促使學生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二、培養學生數學想象和聯想能力
數學創造性需要想象,在數學發現活動中往往是以猜想的形式呈現.數學猜想不僅是科學性與假定性的辨證統一,也是數學抽象邏輯思維和數學形象思維的辯證統一.而創造想象正是數學猜想的一個重要來源.想象提供理想化的思想方法,理想化的思想方法是研究對象極大的簡化和純化.數學創造性思維的結果是思維的自由創造物與想象物.沒有一種心理機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對象內在的本質.想象能使人開拓嶄新的思路,開創新的探索方向和研究領域,提出新的假設和理論.想象與構造是基于深刻邏輯分析基礎上的高度綜合.想象推動創造,創造得益于想象。
三、引導學生合作交流
每個學生作為學習的個體在探究過程中開展獨立的、個人化的自主學習,其形成的自己的問題、自己的見解,是合作性學習交流與合作的基礎;而合作學習促使探究結果的提升,它促進學生社會化發展。但學生又是有差異的。而這種差異往往就是很好的課程、教學資源。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指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合作小組的組建,一般需要教師的參與。如果讓學生自由組合,往往會形成同質分組,往往成績好能力強的學生在一組,成績差能力弱的學生在一組。教師參與異質分組時要均衡學生的成就、能力、性別和家庭背景,保證同一個合作學習小組內有學習成績好、中、差的學生;有口頭表達能力強的學生,有觀察能力強的學生,有思維比較深刻的學生等;同一小組內有男有女,有來自不同家庭背景的成員,可豐富小組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視角。教師要指導學生在合作性學習小組中共同努力,積極的相互依靠,促進性的相互作用,承擔個人責任和學會社交技能和評價反思。同時,保持小組的小規模。小組的規模越小,個人責任就越大,一般以3-6人為一組合適。問題的難易分為A、B、C,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去解決層次不同的問題,使層次低的同學通過合作交流得到成功。開展知識分層次遞進,達到全面發展的目的。
四、加強課外實踐
數學教學突破課堂和教室這狹窄的時間和空間,更多地融入社會,體現教學的過程性,體現大數學教學觀,這也是數學教學教育性的重要體現,也是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有效途徑。老師可不斷向學生提出一些專題調查任務,或為課堂教學收集材料,或作為課堂教學的一種補充。
初中數學探究性學習,必須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親自參與探索研究的全過程,給學生充分的活動空間和時間。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與共同研究者,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要注意學生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鼓勵學生自己完成探究過程,要及時肯定學生的積極表現,鼓勵創新,哪怕只有微小的進步或幼稚的想法,也要給予熱情的贊揚。教師要與學生平等地進行交流和討論,創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氣氛。促進教學相長,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中改革傳統的教學思想和方法,著眼于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成為富有創造能力的創新型人才。
五、總結評價,鼓勵學生創新
新課結束后,應讓學生自己總結.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探究式學習總結,教師應給予充分的肯定.要得出結論,為學生今后解決類似或相關問題導向指路.學生暢談收獲和體會,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對課堂的反思,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學生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就應該放手讓他們去試一試,體驗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挫折,了解探索的艱辛,鼓勵學生再次創新.總結評價可由教師進行,也可以學生自評和互評,大家總結,教師補充.
總之,探究式學習重在探究,貴在引導.在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獨立發現問題,處理信息,參與探索活動,獲取知識,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