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村一直是教育的薄弱環節。如何有效解決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問題,是每一位一線的英語教師義務和責任。本文從自己教學實踐入手,就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探究和實踐。筆者認為在教育英語學困生時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分析原因,對癥下藥;2.結對“師徒”,并肩前進;3.鼓勵表揚,感受成功;4.尋求家長,共同轉化。通過研究筆者堅信,教師、學生、家長三方面聯手,一定會讓英語學困生的情況得到大幅度改善。
[關鍵詞]英語;農村;義務教育
為了給孩子們一個更好的未來,我們必須加強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視,尤其是對相對封閉的農村孩子來說,英語的學習難度可想而知。以下是我對此現象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有不當之處,還請各位同仁批評指正。
一、分析原因,對癥下藥
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所以,我們必須弄清根源,對癥下藥,方能有效果。我認為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比如,沒有正確認識學習英語的重要性,他們認為在農村偏遠地區英語用處不大,學習語文可以用來交流,數學可以算賬,英語毫無用武之地。或者他們從上學以來英語學習成績一直不理想,對學習英語缺乏自信,總是抱著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又或者是學習英語的方法不當,沒有找到打開英語大門的鑰匙,雖然一直很努力卻總是事倍功半。教師要有針對性的一一攻破。對教師自身而言,要不斷改造教學方法,轉變教學觀念。如在課堂中充分運用掛圖,簡筆畫,教學卡片,視頻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用音樂渲染輕松活潑的課堂氣氛,用生活中的事例創設真實的語言情景,用豐富的肢體語言創造形象生動的語言情景,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設計新穎有趣的活動,精心制作微課來講解重難點等。總之,一定要找準原因和方向,錯誤的方向就像是大海上失去風帆的船,就像是無頭的蒼蠅,就像是摸不著頭腦的和尚,就像是水中的浮萍,終究是事倍功半。
二、結對“師徒”,并肩前進
大家都知道西游記中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得真經的故事。只要師徒相互幫助,相互鼓勵,永不放棄,就一定會取得勝利。基于此,我覺得有必要為學困生找一個“師傅”,讓師徒兩人互相進步。這個“師傅”必須是能以身作則的榜樣,成績優秀且有助人為樂的精神。這位“師傅”的任務就是給“徒弟”傳授自己學習英語的方法,幫助他從最基礎的知識點開始,首先夯實基礎,然后一步一步的深入。負責檢查“徒弟”的作業,課文背誦,以及解答一些難題等。師徒并肩作戰,師傅在教徒弟的同時,也進一步鞏固了所學知識,同時,徒弟也能真正理解難題。這樣的合作,減輕了老師的負擔,提高了學困生的成績,也鞏固了優等生的知識,增進了同學之間的感情,達到一舉多得的效果。學習就猶如取經,是一段漫長的旅程,在通往勝利的路上,我們會遇到種種磨難,這個過程肯定是痛苦的,我們需要一個同伴,在遇到“敵人”時,一起擊敗;在失望時,互相鼓勁;在這個過程中互相扶持,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三、鼓勵表揚,感受成功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發現,一個沒有受到肯定的人僅能發揮其潛能的20%~30%,而當他受到賞識后,能力可以發揮80%~90%。教師要抓住這一規律,善于從學困生身上尋找和抓住每一個閃光點,并及時加以表揚,喚起他們為成功而努力的自信和勇氣,使他們想學、會學和樂學。對那些自信心較弱的學困生,教師不能簡單粗暴,對其一票否決。對于正確的答案要及時給予言語上的肯定,讓學困生感受到教師的肯定。課堂上要讓學困生盡量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如多設計些問題給學困生,小組討論時讓學困生分擔容易完成的工作,作業布置時要分層訓練。課外輔導時要給學困生更多的時間和耐心,讓他們把在課堂上沒完成的任務補起來。通過這些措施,讓學困生嘗到成功的喜悅和自豪,更有決心和勇氣去學習英語。教師不經意間的一句表揚或鼓勵,可能會影響一個學生對該門學科的學習態度或興趣。教師的肯定,就像是夏日里的一汪清泉,滋潤了整片莊稼;就像是春天里的一縷清風,吹綠了整個世界;就像是秋天里的一抹紅,豐收了整個村莊;就像是冬日里的一把火,溫暖了整個心田。
四、尋求家長,共同轉化
學生的教育僅靠老師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常說家校結合,適時的尋求家長的幫助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我們可以建立與家長的密切聯系,經常溝通學困生的英語學習問題,并要求家長配合我的工作。放假時間對學困生的學習進行密切關注。檢查他們的作業是否完成,監督應該背誦的課文是否已經背誦等等。課余時間對學困生進行家訪,和家長進行積極的溝通,了解學困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學校還可以多組織相關的培訓講座來提高家長的意識,讓家長不再單純的認為,學生就是應該老師來教來管,轉變他們的錯誤觀念,讓家長從思想上積極起來,其次,就要交給家長教育學生的一些方法,讓家長在正確方法的指導下, 更好的與孩子溝通交流,從而引領孩子進入正確的軌道。只有教師和家長相結合,共同努力,才會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才會對癥下藥,才會藥到病除。
教育的本質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喚醒,激勵和鼓舞。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引導者和塑造者。初中階段是英語學習的黃金時期,也是孩子一生中重要的時期之一,在這一關鍵期,教師一定要認真對待農村初中生的英語成績,特別是對于學困生,我們要有耐心,有恒心,有信心,去對待他們。
我相信,只要所有的教師和家長一起正確分析學困生學習困難的真正原因,并找到最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與其他同學一起進步一起努力,教師給予必要的鼓勵表揚,讓他們在英語學習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和信心,并將這股勁頭持之以恒,學困生也會有輝煌成功的一天。
參考文獻:
[1] 蘇仁平,韓寶祥. 中學生英語學習困難自身因素調查報告[J]. 教育實踐與研究. 2005(05).
[2] 劉倫浩. 農村初中英語課改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贛南師范學院學報. 2006(01).
[3] 樊習英,蔣櫓. 英語后進生特征及成因剖析[J]. 攀枝花學院學報. 2005(02).
作者簡介:謝霜(1992-5-),女,湖北宜都,漢族,職稱:中二,學歷:本科,研究方向:教育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