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艷玲
[摘 要]城鎮初中學生,有很大部分來自農村及附近山區,在小學時由于不太重視,很多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當升入初中時對英語學習感到很吃力,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學習后,造成兩級分化嚴重,有的學生甚至放棄對英語的學習,給以后的學習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課前預習是提高學習效率的一個重要措施,是學生通過回顧舊知識來認知新知識的一個重要的自主學習環節,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具有積極的作用。本文從為什么進行課前預習,學生怎樣進行課前預習以及教師如何對學生的預習進行有效的干預這三個問題進行一些探討。
[關鍵詞]城鎮學生; 課前預習;課堂效率
凡事事先做好計劃和準備,只要去努力,就能取得成績,學習的過程也是一樣。提高學習效率的一個關鍵就是要做好課前的預習工作,培養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的課堂教學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習,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作為教師,我們應該首先抓好學生預習工作,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一、端正學生態度,充分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
課前預習是讓學生親自到語言的實踐當中去發現課文的主要內容,通過預習,對學習任務做到心中有數,學習過程也會變得積極主動,對于課文中出現的疑難點,可以化作學習的動力,激發求知欲,逐漸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預習活動就自然而然地成為培養學習自學能力的過程。
不少學生不太重視課前預習,認為反正課堂上老師會詳細地講解,預習是多此一舉、浪費時間;也有的同學曾經做過預習,但不得要領,沒有什么效果,因而不能堅持,那些學習上不太自覺或缺乏自學能力的學生更是很難做到課前預習,因此需要老師的督促和教導,使學生時時保持飽滿的熱情,濃厚的學習興趣,有條理、有方法做好課前預習。
二、要制定切實可行的督促指導學生預習的方法
1.老師要有督促手段。譬如給學生布置預習作業,預習的內容必須寫在專用的作業本上,并且在每個新單元開始前上交。學生在預習時一是摘抄新舊短語和表達法。舊的短語和表達法一段時間不用,很快就會生疏,每一次復現都是一次有效的復習;二是摘抄典型句型,這樣可以不斷豐富我們的語言材料和語言知識;三要注意把預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點記錄下來,以便聽課的時候有針對性。老師批改可粗可細,但有問必答。對預習做得好的,要及時表揚,鼓勵他們多動腦筋,多發揮想象力,激發他們的興趣,從而做出更好的句子,達到在運用中學習語言的目的。對預習沒有做到位的同學一定要規范他們的學習態度,嚴格要求。
2.學生預習時要仔細閱讀相關課文和語言材料,基本了解課文的中心內容,體會課文的語境和作者的感情。遇到不認識或不理解的詞匯和短語,先做個記號,然后聯系其所處的語言環境,猜測判斷詞義。因為語言環境不同,詞的意思也各異。如果每篇課文我們都能如此學習,那么,我們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結合語言環境解決疑難問題的能力將大大提高。預習的內容包括以下六點:新單詞、重點單詞和句型、精彩句子和段落、大意概述和總結、語法、重點和難點。
(1)新單詞。 大家都知道每一個單元里都會出現很多生詞,其中肯定有一部分特別重要或特別難懂、難記,因此,我要求學生準備一本英漢雙解詞典,在詞典中可以找到每個詞的音、形、義、性、能(詞的搭配功能和語法屬性)。然后要求他們查閱一些他們認為本單元中重要或難懂或難記的詞,除注出音標、詞性外,更重要的是要在詞典中找到并摘錄適合本單元課文意思的英語釋義,對于重點詞加以特別注意,加深理解,克服課堂理解中的障礙,用已學知識用英語去表達他們想表達的東西。
(2)重點單詞和句型。詞組和短語的積累對于學習英語來說至關重要,是學習英語的基礎,所以必要的記憶工作還是不可缺少的。為了讓學生能更深刻地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組,歸根結底在于對詞匯的應用。所以這就要求學生通過預習,在課文中找出他認為重要的或難懂的詞組,并且通過造句的形式對這些詞匯加以運用。老師可以在課堂上適當時間把英語句式的五種基本結構告訴他們,但造句不是亂編一通,而是要根據一定的語法規則來構成句子。
(3)精彩句子和段落。這一部分是最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內容,同時也是活學活用語言的一種很好的方法。學生不但能夠正確運用本課或本單元中的詞組、句型,同時也在很好地使用已學知識。
(4)課文概述和總結。 這一部分的工作應著眼于培養學生理解、歸納能力,為做好“書面表達”題打好基礎。對不同年級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要求他們復述課文或簡明扼要地表達課文大意,這樣的練習對英語學習有很大的提高。
(5)語法。這一部分是要求學生對本單元要學的語法應做到心中有數,最好讓他們自己能抽點時間翻閱語法書,以獲得更多的信息。學生通常會認為教師不講語法自己就什么也不會了,事實上只要學生們充分運用自己手頭的學習資料,完全可以大大節省課堂學習的負擔,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如果再要求他們在翻閱語法書時做好筆記,將自己總結的內容寫下來,英語學習的效果會更好。
三、對教師的要求
能夠將所學的知識付之于實踐是預習的目的,也是教學的歸宿。為了使預習能夠健康有序地進行,為了使預習能最大限度的服務于課堂教學,教師必須對預習進行必要的干預。
首先,要防止預習過于隨意。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層次提出相應的要求,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掌握預習方法并要清楚所要達到的目標。
其次,要編寫學案。學生由于水平有限,在初期,很難對課文內容提出問題,這就要求教師編寫學案,在學案的編寫上,必須是課文結合和基礎知識的有機結合,而決不能只是問題的堆砌。
最后,要對預習效果進行及時檢驗。通過提問或做預習題的方式來檢查學生預習的深度與廣度,把握學生的薄弱環節,在授課時做到有的放矢。對于檢查的結果,要及時給予合理的、適當的評價,使學生及時把握自己的發展狀態,看到自己的進步及不足,我相信,在英語教學中,如果能按上述內容扎實做好英語課前預習工作,這將對老師的英語教學、學生的英語學習和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都會有很大的促進。
參考文獻:
[1] 陳建清;;研發MP3輔助學習功能,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習慣[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英語專輯)[C];2006年.
[2]徐曉晴;;興趣培養與英語課堂教學[A];校園文學編輯部寫作教學年會論文集[C];2007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