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慶輝
摘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讓學生掌握分析、綜合、評價和創(chuàng)造的能力,為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是小學語文教師的職責所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是教育教學的指向所在。
關鍵詞:高階思維;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教學策略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是現(xiàn)代教育的目標。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在智力開發(fā)、行為培養(yǎng)、思維啟蒙的重要階段,這一時期的學生對外界的反應比較強烈,有足夠的能力接受教育和培養(yǎng)。
一、以學生為中心設置多元化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制定不能是單一的,因為社會需要的人才也不是統(tǒng)一的,社會的發(fā)展需要形形色色的人才。在經濟社會全面發(fā)展的新時期,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成為教育教學的培養(yǎng)方向。小學語文教學應當從培養(yǎng)小學生高階思維能力開始,為素質教育打下基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中心,針對學生的差異性和獨特性,教師在進行教學方案設計時制定多元化的教學目標。根據(jù)學生的知識積累程度、思維能力等不同層次,制定知識與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的教學目標,并且根據(jù)學生的變化適時調整。
小學語文教學要堅持開放性的教學目標設定,堅持為學生的發(fā)展服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雙向互動,能夠催動教學目標的達成,也能夠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知識結構和學習習慣。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不僅是指路人而且是探索者。例如在講解《黃河是怎樣變化的》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將教學說明文的行文特點和語言特征,作為知識與能力方面的教學目標,還可以將培養(yǎng)學生愛護自然、關注自然的公益心理,作為情感態(tài)度方面的教學目標,當然教師還可以根據(jù)所教班級學生的特點,制定更為豐富和全面的教學目標,以體現(xiàn)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二、開展小組探究式學習啟發(fā)學生主動學習意識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就是要調動起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小學生參與到學習當中,做學習的主人,而不是學習的奴隸,只有小學生主動的去學習,才能變學習為樂趣,才能不斷開發(fā)學生的智力與能力。小學語文教學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能夠最大限度的保障每個學生的學習參與度,而且還能在小組內進行合作交流,促進學生的集體精神和合作精神的養(yǎng)成。
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程度進行分組,在分組的過程中要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需要,合理分組,分組后可由學生推薦也可以采用教師指定的方式,選出學習小組小組長,由小組長幫助教師進行教學。另外,教師要盡量保障每個學生在小組內的話語權,使他們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意見,還可以自由結合去學習和探究。例如在講解《扁鵲治病》這篇寓言故事時,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預習課文,找出文章中主人公的性格特點,并且說說這則寓言表達的思想內涵。學生給出的答案會多種多樣,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思維的閃光點,給予學生鼓勵,當然對于明顯有錯誤或者偏差的觀點,教師要及時糾正。開展小組探究式學習就是要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他們的組織能力、協(xié)調能力、分析判斷能力,以便提升他們的高階思維能力。
三、促進廣泛閱讀與深度閱讀相結合
語文教學離不開廣泛的閱讀,閱讀不僅能開闊學生的眼界,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還能夠豐富學生的思想和間接經驗,對于指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較高的價值。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就要促進小學生廣泛閱讀與深度閱讀相結合,把文章讀通讀精,不僅要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還要理解作者傳遞的思想情感和經驗教訓等。廣泛閱讀就是要打開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讓他們有更加豐富的知識。深度閱讀就是要研讀文本傳達的超脫文本的思想情感,它可能是熱情洋溢的贊頌,也可能是犀利的針砭時弊,更有可能是經歷過的愧疚和懺悔,這些情感都是小學生更夠感受到,也能夠體會到的,只要小學生肯下工夫,肯鉆到文本中閱讀就能得到。因此促進小學語文中的廣泛閱讀和深度閱讀相結合,是培養(yǎng)小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
四、加強寫作練習拓展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語文學習不僅要學會欣賞別人的文章,了解其他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表達方式,還要形成自己的作文特點,只有寫出好文章才能算學好了語文。換句話說,只有會運用語言和文字,才能說是學好了語文。針對這一點,教師就要加強對小學生寫作能力的訓練和培養(yǎng)。在進行作文聯(lián)系時,教師不能局限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要注重開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思維,使每一朵花都是五彩的。在課堂上針對一個作為材料進行討論和交流,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再讓學生作文。
例如,袋鼠媽媽為了保護小袋鼠,把它裝進自己肚子上的袋子中,陪伴小袋鼠成長,而鷹媽媽為了讓小鷹學會飛翔,卻把小鷹叼到懸崖放下。針對這樣的作文題目,讓學生進行充分的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就會得到很多的答案;有的學生會說袋鼠媽媽愛它的孩子,給予孩子最好的保護,也有學生會說鷹媽媽是為了讓小鷹學會飛翔,能夠生存下去,才狠心把小鷹丟下懸崖,這也是母愛的表達。有的學生由此能夠分析出,母愛是偉大的,有時母愛的表達方式不同。還有些學生會聯(lián)系社會上溺愛孩子產生不良后果的反面例子進行佐證等等。小學語文教學就是要讓小學生表達,讓小學生把思維打開,發(fā)散思維。
五、結語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更離不開教育理論和實踐者的研究成果。一切為了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方法,我們都該支持,也都該主動參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