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梅
【摘 要】數學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小學數學,日常買東西、計算開支等都需要運用到小學數學。而且小學數學也是初高中數學的基礎。學好小學數學,就變得至關重要了。下面,我將介紹一些方法,來幫助學生們學好小學數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 方法 習慣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4.119
首先,第一個問題,什么是數學?恩格斯說,純數學的對象是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與數量關系。數學包括純粹數學、應用數學以及這兩者與其他學科的交叉部分,它是一門集嚴密性、邏輯性、精確性和創造力與想象力一體的學問,也是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等的巨大的智力資源。可以說,數學是物理、化學等理科學科的基礎,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數學好的學生,他們的思維能力很強,很有邏輯性,這就是數學的魅力。它不僅教給你如何運算,還教給你數學的思維能力,這種思維能力不只是在數學上才有用,在其他方面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另一個問題,小學數學的教學對象是小學生,所以我們要根據小學生的特點有根據地展開教學。首先,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邏輯思維也剛剛開始,所以教小學生是比較有挑戰性的,如何教好小學數學,是整個教師行業共同關注的問題,因此,就這個問題,本人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來談談如何讓小學生學好數學。
一、興趣
做什么都離不開興趣,正如托爾斯泰所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小學生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呢?對于剛剛有認知能力的小學生來說,老師很關鍵,學生們是否對這門課有興趣和這門課的授課老師有很大的關系,如果老師親切和藹,有耐心,學生們對這門課就不再感到擔驚受怕,自然而然就有了學習的興趣,所以數學老師一定要充分利用這一點,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來激發和維護學生學習的興趣。
(一)不忽視差生
優等生和差生是每一個班級都有的,有些老師只注重優等生,而忽略差生,優等生固然討人喜歡,什么東西一點就通,一教就會,老師們自然而然地就喜歡優等生。但是,在教學的崗位上的老師應該注意到,就算是差生,也有聰明的,他們并不是智商的問題,只是年齡還小,不知道要學習。所以慢慢的,他們的成績就成了班級里的倒數,這直接影響了他們對學習的興趣。所以老師不應該忽略這些差生,及時幫助這些差生彌補知識上的缺陷,提高他們的數學成績。老師們不僅要注意課外的輔導,最重要的應該是課內,讓他們融入到學習的氛圍中,久而久之,他們就能自主的學習,跟得上課堂的步伐。
我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式來提高他們的成績:講課的時候多注意他們,看看有沒有跟上;提供給他們較多的課堂參與機會,更多的發言權;對這部分學生的作業重視起來,及時檢查和批改,然后進行講解,對缺陷的知識及時補救;對學生存在的點滴進步及時提出表揚,多鼓勵他們,讓他們感受到進步的快樂,這樣就會逐步建立他們的自信心,從而更加熱愛學習。
(二)生活上關心學生
好的老師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更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和生活上的問題。小學階段的學生很崇拜老師,如果能得到老師關心,學生也會給老師報答,那就是上課遵守紀律,好好學習,用成績來回饋老師。所以我們應該及時和孩子的家長溝通,有什么問題及時解決,同時給學生一些生活上的幫助,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愛,營造溫馨的學習氛圍,這都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和學習成績的提高。
二、習慣
習慣對人生的影響很大,烏申斯基說過:“良好的習慣是人在他的神經系統中所儲存的資本,這個資本不斷增值,而人在整個一生中,就會享受著它的利息”。由此可見,一個好的習慣會使人終生受益,也就是享受著這個習慣帶來的“利息”。尤其在小學階段,更要培養學生優秀的學習習慣,這種習慣將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一)行為習慣
養成學生上課認真聽講,不開小差的習慣,老師就要多花心思在課堂上,盡量把課講的生動有趣一些,這就需要老師在上課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同時要關注學生的喜好,比如最近出了什么新的動畫片是學生都愛看的,這些老師都要多多關注。同時要觀察哪些學生走了神,及時提醒該學生,慢慢的,學生就能在課堂上做到認真聽講了。還要讓學生養成認真記筆記的習慣,老師上課會有重點和難點,也有補充的內容,老師應該先引導學生記在課本上或者筆記本上,最好是記在課本上,小學生自理能力差,經常丟三落四的,記在課本上是最保險的方法,而且還方便復習,在課堂上,老師應該強調哪個地方需要著重記憶,哪些內容需要補充在課本上,因為小學生的學習能力還不是很強,他們不知道應該記什么,所以老師要把該記的內容說清楚,慢慢的,學生就知道什么是重點,什么該記,什么不該記了,這都是學習上的技巧,是需要在課堂上慢慢培養的,日積月累的形成這些習慣,有意識的行為變成無意識的行為,這就是習慣。當老師加強了引導,學生跟隨老師的步伐,漸漸的就會養成這些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思維習慣
有個錯誤的說法是,初高中的數學才強調數學思維,小學只是簡單的加減運算,事實是小學階段也有數學思維,只不過是比較簡單的數學思維,但是誰也沒有規定簡單的數學思維就不是數學思維了,它仍然屬于數學思維的范疇。數學課堂教學的關鍵在教學思維,在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因而思維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這就要求學生在上課打開思路,多動腦。小學教師要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掌握兒童的認識規律,通過數一數、擺一擺、想一想、說一說、做一做等活動,在這些活動中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有些數學思維不是老師講出來的,而是學生自己悟出來的,這就需要學生多做練習題,有的練習題很考驗學生的思維能力,所以要注意這方面的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發現規律,這也是一種探求知識的途徑,并且這個過程是學生自己獨立完成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數學主要還是靠老師的引導,因此老師要多花心思去探究、去探討,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來研究出適合學生也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這樣做,不僅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也能讓老師獲得莫大的成就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作為老師,我們要與時俱進,符合時代的要求,不斷的學習,在學習中教學,在教學中多多反思自己的不足之處,也及時找學生溝通,聽取他們的意見,以改善自己的教學質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