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日瓦古力·麥合蘇木
【摘要】目前,我國的兩大醫療體系主要可以分為中醫和西醫兩大類。中醫作為我國的傳統醫學,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和經驗積累到現在已經有豐富的經驗和成果,而西醫作為先進的現代醫療體系,也有不可替代的優勢。中藥和西藥作為兩種醫療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需求的提高,二者的取長補短勢在必行。本文針對西藥中藥化的問題進行探討,分析了西藥和中藥的區別以及西藥中藥化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實現的方法,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西藥;中醫;中藥化
【中圖分類號】R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12--02
前言:西醫和中醫作為兩種不同的醫學體系,二者不管在醫療手段和醫療內涵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別,所謂“西藥中藥化”,就是利用中醫的醫學原理對西藥進行藥性的處理,使之不僅可以為西醫所使用,也能被中藥所運用,這項研究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歷史,然而研究難度太大,一直沒有取得很好的成果,但是其本身對于醫學界來說意義重大,不可忽視。
1 西藥中藥化的內容和可行性
1.1 西藥中藥化的內容。中藥和西藥在十七世紀之前是沒有準確是的區分的,因為當時科技不發達,化學以及醫學條件非常落后,那時的藥物基本都是民間藥物或者民族藥物,大部分都是草藥。十七世紀以后,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生物化學的不斷發展,現代醫療水平有了很大的進步和提高,逐漸形成了完整的西醫醫療體系和西醫藥學,后來傳入中國,形成了現在我們認識的西醫。從本質上來講,西藥和中藥沒有辦法準確的定義和區分,一些人將后期有人工對化學成分進行調配、加工而合成的藥物叫做西藥,將主要由植物構成的天然的、沒有人為化學加工過的天然藥物叫做中藥,這樣的說法是不確切的,很多中藥也是由人為加工而形成的,比如冰片,就是人工合成的龍腦;砒石則是我們常見的雄黃經過氧化后得到的化合物。還有的人則根據藥品的名稱來區分,名稱里帶有丸、散、丹等字的是中藥,帶有針劑等字的是西藥,這種方法更是不正確。西藥中藥化簡單來說,就是,就是將西藥與中醫學的理論結合起來,以確定中藥的相關內容,從而能夠使西藥在中醫藥學中進行審計使用。具體內容有:西藥本身具有一定的中藥特性。中藥的特性包括性味、歸經和升降沉浮,這些特性是西藥所不具備的,但是藥性單一的西藥是否也具備同樣的特性,還有待進一步研究。西藥功能的中藥使用。許多疾病是西藥和中藥都可以治愈的,比如感冒、咳嗽、腹瀉、腸胃炎等,但是二者體系不同,使用方法也不相同,在組方選藥時按照要求來處理,主次分明,方中藥物由其內在的規律性構成一 個整體,使處方的整體性與機體的整體性相對應,從而更好的發揮治療作用。西醫制藥過程中的中藥化問題。西醫制藥大多數都是化學試劑,要想實現西藥中藥化,就要在制藥的過程中結合中醫理論。
1.2 西藥中藥化的可行性分析。所謂“西藥中藥化”,就是使中藥變成西藥,雖然二者屬于不同的醫療體系,但是使二者結合起來也不是沒有可能。從理論上來分析,中藥和西醫的本質目的都是研究人體生物規律、人體健康、疾病預防和治療方面的科學,本質都是一樣的,都是藥物,根本的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治病救人,二者相同的目的和相同的研究對象決定了其相結合的可能性。從歷史根源方面來講,中藥和西藥在最初沒有很大的區別,而且二者在某些方面會有相似甚至相同之處。從中醫兩千多年的歷史發展來看,它是一個發放的醫療體系,它借鑒、吸收、融合了很多其他醫學理論的內容,同時也不斷地吸收先進的現代醫療體系和技術,不斷積累經驗和實踐,逐漸發展成完整的醫療體系。而西醫作為完善的醫療體系,也可以為中醫所借鑒、吸收。從實踐結果來看,目前已經有研究可以表明西藥可以具備中藥的性能。本世紀初出版的《醫學衷中參西錄》一書里把阿司匹林看作是辛涼解表藥,可以用來治療表熱證的癥狀。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年代姚正平先生出版的 《北京市老中醫經驗匯編》中,也有類似的說法。近年來,也有很多學者用研究結果表明西藥中藥化的可行性。比如如穆達浩等通過臨床對阿托品研究、金亞誠等對頭孢菌素的研究等,都表明了這些西藥具備中藥的特性,可以用在中醫的治療過程中。因此,只要不斷努力探究,西藥中藥化是非常有可能實現的,會對目前的醫藥體系產生重大的影響。
2 西藥中藥化的實現方法和意義
2.1 西藥中藥化的實現方法。如何正確有效的開展西藥中藥化的工作是十分關鍵的問題。西藥中藥化的實現途徑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步驟,分別是設計研究方法,完善藥品研發體系,進行臨床實驗和推廣。設計研究方法作為研究的第一步,對整個研究的結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首先應該根據患者的個人體質和實際情況,對患者分別進行中醫方面和西醫方面的診斷,然后根據結果進行評定,對患者進行相應的西藥的治療,最后觀察患者的情況,可以確定相應西藥中藥化的內容。此種方法可作為臨床參考,具體的結果還是需要在臨床研究做大量的實驗來得出結論。完善藥品研發體系也非常重要,目前我國的新藥研究一般都是通過動物實驗的方式,在西藥中藥化的過程中,要創新藥物研究方法,可以通過臨床實驗的方式研究。此外,西藥和中藥的結合可以研發出更多種類的新藥,擴展藥品種類,而且中藥的藥物成分和制作過程都很簡單,研制成本較低的同時可以取得很好的醫療效果。臨床推廣是藥品研究的關鍵部分,中國古代就有神農嘗百草的故事,所以想要實現西藥中藥化,就要注重臨床的實驗,在患者服用西藥以后密切觀察患者的中醫反應,觀察藥物的治療效果以及注意是否出現副作用等情況,再對結果進行總結和分析,參考已有的數據和實驗結果,得出相應的結論,如此多次進行臨床實驗,可以有效實現西藥中藥化。
2.2 西藥中藥化的作用和意義。西藥中藥化有利于西藥更合理的運用。從客觀角度來說,西醫是在現代物理學、生物學、化學等現代科學的基礎上產生發展的學科,它通過人體生理系統的化學反應為原理來進行相應手段的醫療,但是這樣的治療方式過于死板,人們常說的西醫“治標不治本”“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并不是空穴來風,它是有一定根據的。西醫往往過于理性,而忽略了人體的整體性,人體不是簡單的化學組合,不能只看局部就片面的下結論。西藥中藥化可以緩解這一局面,有利用從整體把握患者病情,使西藥的使用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西藥中藥化有可以促進中藥以及中藥學的發展。中醫和中藥學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已經有了完整的醫學體系,但是同時也需要根據時代的需求進行相應的現代化發展,西藥中藥化可以讓中醫有現代醫學的理論支持的同時,也促進了西藥的合理應用。西藥中藥化還可以促進世界醫學體系的完善和發展。盡管西醫已經成為世界的主流醫學體系,但是中醫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者各自都有優勢同時也有不足,可以通過西藥中藥化的方式取長補短,互相促進互相融合,推動現代醫學體系不斷向前發展,
3 結語
從古至今,疾病治療和人體健康一直都是人們非常關注的問題,它從宏觀角度講關系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從微觀角度講它關系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而西藥中藥化研究對于我國目前的醫療體系和水平起著十分關鍵且重要的作用,西藥和中醫的相互結合和統一也是我國現代醫學的發展趨勢,盡管目前此項研究還沒有突破性的進展,但是在不久的將來,西醫與中醫的結合工作和西藥中藥化的研究一定會取得實質性的發展。
參考文獻:
徐海波.試論西藥中化與中藥西化.湖南中醫藥導報,1999, 10(5):7-9
羅學剛,呂麗慧,張春香,等. 西藥中藥化研究進展[J].藥物評價研究,2010( 2) :81 -8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