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金微 張曉光
【摘 要】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計算機技術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如今計算機軟件成為了各行各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現階段高校的培養目標是使學生成為具有較強的實踐應用能力的技術型人才,因此對計算機軟件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結合筆者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為計算機軟件的教學帶來新的思路。
【關鍵詞】計算機;教學方法;軟件
一、計算機軟件教學主要特點
想要提高計算機軟件教學的質量,讓教師和學生達到雙贏的目的,就要充分了解計算機軟件教學的主要特點,并且根據這些特點對自身及教學方法和內容進行改變,以創建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其主要特點表現在以下幾點:
1、計算機軟件操作能力強
計算機應用軟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需要熟練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只講授理論知識,還需要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并且能夠讓學生熟練操作,才能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2、計算機軟件版本更新速度快
計算機軟件更新速度快,新的技術也是層出不窮,有的甚至幾個月就會出現一個新的版本,這就要求教師要擴展自己的知識,了解并能熟練掌握最新動態,及時把前沿技術傳遞給學生。
二、計算機軟件教學方法
根據計算機軟件的特點,結合高校培養學生的目的,總結幾點教學方法,如下:
1、教學內容常更新
因教師自身專業知識不扎實、軟硬件條件及環境的影響,導致課程更新慢或者無更新,教學內容陳舊,存在嚴重的滯后性,無法滿足學生對于前沿知識的渴望,會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低,所學知識與實踐有較大程度的脫節,無法適應工作崗位。因此對于計算機教學方面,學校應該定期對軟硬件進行更新換代,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教師應該加強自身素質及專業知識的提高,時刻保持學習的態度,對于新知識、新技術要及時了解并能合理安排到教學活動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選用合適的教材
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的具體依據,是學生對課程感知的引導者,教材能夠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的知識系統化,便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計算機軟件教材相當于學生學習的工具書,要選擇適合學生,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并能積極引導學生學習的書籍。
3、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要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符合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以真實工作任務及其工作過程為依據整合、序化教學內容,科學設計學習性工作任務。計算機應用軟件種類繁多,每一個軟件都有其自身不同的特點,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自身差異結合軟件教學特點,因材施教。
由于同一個軟件可以應用到不同的行業中,所以在進行計算機軟件教學的同時,要根據行業的不同設置不同的教學內容,引入相應行業的制作標準、制作流程,更好的和所學專業、要服務的行業掛鉤。另外教學目標的設置不能過高或者過低,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理解水平,過高的學習目標容易導致學生厭學,過低的學習目標會讓學生感覺課程無用,沒有深度。
4、引入項目式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主要是以具體項目為核心的教與學的方法,不再以知識點為線索安排授課計劃,而是改用以項目案例為線索,圍繞著項目組織和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夠直接參與項目制作全過程,完成知識的學習。項目式教學法是圍繞項目實例進行講解的,所以項目的選取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項目所涉及到的知識點要貼近軟件的具體使用及操作的重點和難點,盡量選取具有范例性、規范化、針對性、啟發性的典型項目案例進行講解,起到開拓思路、引導創新的作用。
在計算機軟件教學過程中,可以把整個學生學習的過程分為若干個教學模塊,每個教學模塊根據實際教學大綱和教授內容設置若干個項目,在項目制作的基礎上進行任務分解,把知識點分解,通過項目帶動知識點,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引導學生,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理解各個知識點,從而將零散的知識點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系統的理論,使學生在項目學習中逐步掌握計算機軟件知識和實踐技能。通過項目制作來引導知識點,學習知識點,能夠使我們的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很好的進行知識點的銜接,融會貫通。
5、加設實踐環節
衡量軟件教學是否成功的關鍵在于學生對軟件的操作使用能力,但實際上現今很多高校在設置課程時都會受到硬件條件、環境和課時的影響,在有限的時間內,教師只注重整體的教學進度,偏于知識的灌輸,許多學生對于教師講解的東西能夠了解,但是學生對教師講解的內容理解不夠透徹,常常出現“老師講的我都會,自己做就什么都不會”的現象,針對這種現象結合實際情況可以采用密集式的實訓課程,采取學生自主上機實訓任課教師輔助的互動性形式,有效的解決理論課和實踐操作中存在的問題,能夠使學生把所學習的知識有效的結合起來,老師要及時地將學生在實訓中的操作問題歸納總結并進行講評,幫助學生理清頭緒,避免重犯,使學生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另外,如果有相關條件的話,學校或者教師可以引進一些社會工程項目,讓學生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直接參與到社會實踐中,能夠更加的貼近專業所服務的行業,在實踐項目的參與的過程中,了解行業所需要的標準及項目的制作流程,能夠幫助學生認識自身的不足,更好的融入社會實踐。
6、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該加強與學生的相互溝通,以期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及時了解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接受的程度,根據對學生的了解不斷的調整教學方法,緊密結合學生的接受度進行知識的傳授。
總之,計算機軟件是強調應用性的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能夠使用軟件進行相關工作的創作才是目的。教師要轉變觀念,采用靈活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做一體,培養高素質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