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卜東 秦杰
摘要:電能作為如今對于社會發展有著關鍵性作用的能源,所以供電企業生產作業的安全性,也必須要得到足夠的重視。基于此,本文主要對于現代供電企業在進行生產作業管理過程中的安全風險管理技術展開了分析,從而給供電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技術支持,希望可以促使我國供電企業的長久發展。
關鍵詞:供電企業;生產作業;安全風險管理
在進入信息化社會以后,社會想要實現更好的發展進步,就必須要依靠電力資源,這是由于現代社會的生活工作基本上都需要電力資源的支持。但是供電企業在輸送電能時,經常被各種因素所以影響,這就要求供電企業在生產作業的過程中,必須要對于安全風險管理技術進行有效地應用,從而確保電能得到更加安全穩定的輸送,滿足大眾的實際需求。
1 供電企業的安全風險控制
1.1構建層次分明的風險防控體系
根據實際的管理職責與工作的特征,不同的管理層次負責控制的是差異較大各種安全風險,要對于安全責任進行逐級落實。也就是說,國家電網、網省以及城市供電企業的主要職責就是要避免電網出現大面積的停電事故,對于大面積的停電風險進行有效防控。供電、發電以及基建施工企業的首要目的,則是需要提升員工的安全意識以及風險防范能力。
1.2根據專業構建完善的風險防控體系
講安全保證、安全監督以及安全責任等幾個組織體系具有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使其實現有效地協調與配合,構建安全可靠的全風險預防機制。開展風險管理的過程中,有關安全監督部門還需要對于可行性較強的風險管理總體方案進行制定,同時對于對應的工作計劃進行制定,同時加強對于員工的安全宣傳培訓流動。并且還有確保風險預防以及控制措施的充分落實,真正的做到責任到人。
1.3 進行標準化的安全監督檢查工作
確保監督檢查事項的有效性,根據實際的作業類型對于標準化的監督檢查表進行構建,給管理人員的分級監督檢查工作提供依據,從而更好的控制作業現場出現的違規情況。監督檢查的結果則要動作風險評估根本的數據,通過對其進行準確的分析,避免同類型作業中有相關問題的出現,促使企業安全管理效率的提升。
對于風險預警機制進行構建,若安全生產與正常狀態想脫離,并且系統進行了風險告警,則需要及時的進行風險干預,從而防止一些生產事故的出現,更好的對于安全生產的現狀進行改善。在對風險預警機制進行制定的過程中,要充分結合風險評估的結論與風險等級標準,對于滿足供電企業生產作業實際需求的風險預警指標進行確定,并且要依據當前實踐的資料數據,對于風險預警指標的預警值進行設立。
2 供電企業生產作業安全風險管理技術的應用
2.1在編制階段開展安全風險控制
計劃編制主要由年/季度、月度、周、日計劃等編制以及作業組織與現場實施所構成,在計劃準備的階段供電企業管理者還要充分的識別各種顯現在外以及潛在的各種風險問題,給風險的分類、控制與預防工作提供良好的依據。
首先,在對工作計劃進行編制的過程中,就需要對于調度和運行等交接班等因素進行充分考慮,對于計劃工作開始的時間進行合理的控制。另外,還需要對于運行部門人員實際的數量、到場的時間以及其實際的作業能力進行綜合性的考慮,菜外,還需要對于供電可靠性等要求因素進行充分考慮,確保供電企業關系范圍內檢修與試驗工作的有效性。
其次,市級要與縣級公司的工作計劃之間進行充分銜接。市公司的計劃編制部門需要提前把主網的檢修工作計劃方案告知給縣公司;縣公司的計劃編制部門則需要加強和市公司有關部門之間的溝通力度,對于主網檢修工作的各種信息進行充分掌握。雙方之間要加強聯系,根據“農網配合主網”的基本原則,對于本單位的工作計劃進行制定。
此外,公司的運行與檢修部門要依據作業的實際情況,對于本單位的典型作業操作的與檢修時間進行確定,同時實現有效地優化。而對于計劃編制階段而言,則需要根據標準化操作與標準化的檢修時間,對于計劃工作的時間進行準確的確定。
2.2 作業組織階段開展安全風險控制工作
此階段存在的風險問題主要表現為:缺乏合理的任務安排、人員安排、組織協調性,且方案措施不夠全面,安全教育也不到位等等。
首先,任務安排的風險。任務安排必須要對于月、周的工作計劃進行嚴落實,對于人、材、物等之間的調配展開合理全面的思考,對于時間與進度、質量與安全之間的關系進行充分分析,對于有關工作任務進行合理安全,確保工作開展的順利性。
其次,人員安排的風險。人員安排還需要對班組的承載力進行分析,對于作業力量進行適當的安排。要確保工作負責人可以承擔責任,作業人員技能哦故滿足工作需求。
此外,組織協調的風險。要對于停電手續的辦理進行有效協調,對于動態風險預警措施進行充分落實,加強外協單位的聯系性。資源調配工作則需要確保現場工作實際需要的滿足,為現場作業提供各種需要的設備材料,還要保證安全工器具的到位。在進行現場勘察的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對于現場勘察單進行準確填寫,對于停電的范圍、帶電部位、作業現場以及各種風險問題進行明確。
另外,方案措施的風險。方案的制定要具有科學性與嚴謹性。依據現場勘察的實際情況對于“三措”與作業指導書進行制定,確保其針對性與可操作性的提升。而對于一些具有危險性、復雜性以及困難程度比較大的作業項目而言,其工作方案在制定完成以后,還要由總工程師批準后,才能夠在現場進行執行。
最后,安全教育的風險。要加強對于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力度,通過班組安全活動、集中授課等多種培訓活動的應用,促使員工安全意識水平的充分提高。領導層則需要對于安全風險管理知識和制度方面展開培訓,促使領導層安全風險管理責任意識水平的提高。這樣一來,在實際工作中的召開過程中,才可以更好的對于風險管理手段進行應用,提升供電企業生產作業的安全水平。
2.3現場實施過程中安全風險的控制
在開展作業以前,要組織相關人員召開開工會,對于工作的內容、人員的分配、帶電部位以及安全措施進行明確,告知施工的危險點與防控措施。通過技術交底工作,對于施工方案進行充分掌握。對于施工較為困難且危險系數交公安的作業項目,則需要提前進行現場的勘察,提前排除一些安全隱患問題。特種作業人員與特種設備的操作人員必須啊喲經過崗前培訓,合格以后才能夠持證上崗。
在生產作業開展時,則需要對于操作票制度進行嚴格執行。解鎖操作需要嚴格落實審批手續,由專人進行監管。接地線編號和操作票、工作票要保持一致。工作許可人需要根據有關要求合理設置工作場所的外圍安全設施,有效隔開停電設備和帶電設備,同時對于安全警示標示牌進行設置。還需要對于總工作的協調人進行任命,使其更好對于班組與專業工作人員進行協調。
在生產作業結束以后,還要對于各種臨時的接地線與個人保安的接地線進行拆除,將設備的狀態進行回復。根據工作的任務與風險的程度,對于設備進行復查工作,確保安全后再運行。
3總結
總的來說,供電企業到底能否保證安全生產管理的有效性,對于社會經濟的發展進步有著直接的影響關系。而通過對于風險管理體系的充分應用,則能夠促使供電企業生產作業安全風險管理水平的有效提高。因此,必須要根據供電企業生產作業的實際情況所結合,構建合理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應用風險管理環節進行管控,實現對于供電企業生產中各種風險隱患的監控,推動供電企業實現長久穩健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健.供電企業生產作業安全風險管理技術[J].山東工業技術,2017(20):192.
[2]楊瑩.供電企業安全風險管理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5.
[3]魏東.供電企業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模式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4(19):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