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檢光
摘要:目前,電視臺的天氣預報是以天氣信息和動畫相融合的方式在黃金時段進行播出,旨在為人們提供準確快捷的氣象服務,使生產者和經營者進行融洽溝通,進而提升經濟效益。
關鍵詞:氣象影視;服務市場;發展策略
1氣象影視服務同質化原因
1.1創新能力低
創新是生產力,但相關調查顯示,電視觀眾對氣象節目的評價度不高,主要原因是氣象節目創新能力差。這是因為氣象影視服務工作人員的思想沒有跟上時代發展潮流,在業務上主要依賴傳統天氣預報播報形式,導致不能從根本上實現氣象節目的創新。
1.2思維同質化
思維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品質。在氣象影視節目中,思維的同質化嚴重,僵化的思維習慣使氣象影視節目制作時創新手法少,對優秀節目模仿多,節目沒有體現出獨特的思維模式。隨著影視制作水平的提高,氣象影視工作人員對節目內容和深度的把握有雷同,這使節目整體趨于同質化。
1.3市場營銷策略缺乏
市場經濟條件下,有戰略性和前瞻性的市場營銷策略是氣象影視節目脫穎而出的前提。隨著市場需求增加,氣象影視節目的數量在不斷增加,但這些節目的差異化小,使社會各領域對氣象產品應用性不強,長期的供需矛盾使影視氣象信息不能在合適的地點和時間輸送給合適的人。
2氣象影視服務的優勢
2.1收視群體廣
不同電視節目針對不同收視群體。青少年關注少兒節目,中年人關注新聞和評論節目,老年人關注戲劇等節目。氣象信息與人們生活和工作息息相關,沒有收視群體限制,可以增加廣告收視率。
2.2植入模式推廣
氣象影視節目的主要目的是傳播氣象信息,通過將天氣預報的信息與影視畫面結合將觀眾需要的信息傳送給觀眾。所以在收看天氣預報的同時也就收看了廣告信息,關注度會增加。
3氣象影視的發展困境
3.1平臺受限
氣象影視節目主要以電視為載體進行傳播,但電視媒體衰落已經是大勢所趨,像優酷、抖音等視頻網站不斷發展。同時,對于氣象災害新聞來說,每個擁有移動終端的個體都一個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制作和發布,從而實現“人人都是觀測員”,形成了獨立的媒體效應。
3.2受眾群體老齡化
傳統媒體的收視人群大多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氣象影視節目以“觀看”方式呈現,既缺少參與性有缺少個性。同時,每個老年個體在接收到信息后,往往成為了信息傳播的終點。中青年人大多通過網絡媒體獲取信息,個體在接收氣象信息的同時,也有很大幾率成為信息的傳播者。于是信息就會以幾何方式傳播,傳播速度極快、范圍廣。
3.3信息更新慢
天氣風云變幻,極端天氣出現的概率也逐年提高。氣象影視節目的制作需要一定的周期,時效性不如文字圖片信息。如果是在電視上播放節目,還需要在固定的時間播放,無法應對臨時出現的突發天氣情況。
3.4內容單一
氣象影視節目都是介紹天氣現象、氣溫等氣象要素,主持人表情嚴肅,內容枯燥單一,不吸引人。國外的很多氣象節目就要生動得多,他們有的使用戶外街景,有的以美女主播為噱頭,還有的會請來小動物等等。同時,國外的氣象預報往往還與生活密切相關,比如在日本春天的櫻花季,氣象預報會用大量的時間介紹“櫻花前線”的地區和賞櫻注意事項。
4拓展氣象影視服務市場的策略
4.1在穩定的前提下尋求發展前景
氣象影視節目要想在市場競爭中吸引更多的客戶和觀眾,就要增加氣象影視服務節目的附加值,通過打破常規的播報方式和節目策劃形式來尋找亮點,使氣象影視節目播出由單一的公益性質的天氣預報變成專業氣象服務,在為大眾提供個性化和大眾化服務的同時提高發展水平,使節目的制作能吸引更多觀眾,以取得更好的效益。
4.2創新氣象服務形式
氣象影視節目在進行播報時,除了正常的天氣信息播報,還可以穿插一些娛樂節目,通過創新形式為觀眾提供天氣信息。如在天氣預報播報的同時穿插一些生活常識、旅游知識等,這樣可以使觀眾獲取天氣預報信息并得到一些額外的信息服務。創新氣象信息服務可以滿足觀眾多元化需求,但需要氣象影視節目制作人員通過圖像、音樂等來對節目進行包裝和制作,進而為觀眾提供有趣的節目內容。
4.3增加氣象影視的信息量
氣象影視信息節目在播報時,當遇到災害天氣時需要將災害信息進行重點播報,同時將災害信息以字幕形式放置于屏幕的顯著位置,必要時可以在天氣節目以外的節目進行字幕提醒,以顯示預警的重要性,盡量使災害信息傳達到位,使人們做好防范,不影響正常生產生活。
4.4借助網站拓展信息服務渠道
要對接收氣象影視服務信息的人群進行劃分,根據年齡段來劃分其信息接收的渠道,可以根據不同年齡人群策劃不同類型的氣象影視節目,做到針對性的服務。可以借助網站將氣象信息與新媒體結合,在與運營商進行聯合時可以直接使氣象影視節目面對新媒體的受眾群體。通過網站的彈出窗口及時向受眾傳播災害信息,以起到預警作用。
4.5通過提高質量,打造品牌效應
氣象影視節目質量是收視率的基礎,在制作氣象影視節目時要使其制作水平超過電視臺其他節目質量,在提高可視性基礎上放棄復雜低俗廣告的經營。通過質量提升來創立品牌,使品牌拉動收視,以利于氣象影視節目的長期發展。同時要加強氣象影視主持人的塑造,主持人要熟悉各種氣象知識和地理知識,使主持人集知識、科學和服務于一身。
4.6提高從業人員專業素養
盡管我國已有高校與氣象公司合作培養氣象影視人才,彌補了專業教育上的空缺,但仍不能滿足公共氣象影視服務團隊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要提高公共氣象影視服務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應從引進專業人才、完善培訓制度、加強交流學習、規范用人制度等方面入手。通過引進影視編導制作專業人才,彌補氣象專業人才美工、后期上的不足。為已有人才提再教育條件,制定合理的培訓交流計劃促進人才發展,同時規范化人才的崗位職責,以科學的用人制度留住人才。
4.7尋求產品的個性化,拓寬推廣渠道
在探索更個性化的公共氣象影視服務產品方面,《農業氣象》欄目做了很好的嘗試。該欄目在CCTV-7播出,以“面向農村,針對農業,服務農民”為宗旨,有針對性的向特定群體提供服務,取得顯著成效。欄目播出至今,不僅達到8%的收視率,更是發展為受眾最多收視率最高的一檔國家級權威農業氣象信息節目。
4.8發展方向
氣象影視服務需要在提高制作水平的基礎上向多元化發展。一般說到氣象影視節目,受眾第一反應是天氣預報。如果氣象影視節目在制作時可以提高制作水平,可以將節目向多元化發展,那么對受眾的吸引力會更大。不同節目類型有不同的側重點,氣象影視節目需要在天氣信息基礎上為廣大受眾提供服務,要通過多元化和趣味性的節目內容來滿足受眾的需求。氣象影視節目要打破傳統的限制,就需要利用先進的影視技術來提高制作水平,提高節目觀賞性。
結論
氣象影視服務想要在競爭中獲勝就需要進行改革和創新,通過先進影視技術來進行節目制作,以提高節目觀賞水平。在穩定市場的基礎上對節目進行創新,在增加信息量的同時穿插趣味性的節目內容,通過拓展服務渠道來打造高質量品牌。電子科技的快速發展使媒體產業也要迎合受眾市場的需求來制作,雖然我國的氣象影視服務在發展和成熟,但是其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隨著社會發展受眾對服務性的需要在增大,對優秀影視節目的需求也在增大,所以打造優秀的氣象影視節目是氣象節目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玉潔,胡文超,雒福佐.淺論構建新媒體時代的公共氣象影視服務體系[J].干旱氣象,2017(3):478-481.
[2]央吉次仁.新媒體格局下氣象影視業的發展對策[C].氣象服務發展論壇,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