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陳煒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對電力能源的需求量也大幅度提升,人們的生產生活越來越離不開電能的支持,所以電力企業的安全生產也逐漸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重視。只有主動識別電力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加強風險管控,才能確保電力安全穩定運行,從而促進社會經濟平穩發展。本文將分析風險管理體系在電力安全生產中的應用,以期提高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促進電力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風險管理;電力;安全生產;應用效果
電力企業的安全穩定運行直接關系到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與社會生活的穩定,對于電力企業生產中存在的安全風險,需要引起管理人員的足夠重視,通過科學的管理措施有效提升安全生產能力,切實保障企業與家庭用電安全,提升經濟效益,為電力企業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電力企業安全生產風險管理概述
為制定更加完善且適用于電力企業管理的風險管理體系,優化制度建設,推動制度運行,需要對電力企業安全生產風險管理理論進行深入剖析,認清風險管理在電力企業管理中的重要地位。現代社會人們的生產生活與電能息息相關,為全社會安全、穩定、持續的供應電能是電力企業發展的目標。風險管理也成為電力企業的一項重要管理活動,其目的性較強,電力企業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總結過往經驗,分析存在的安全風險因素,有效識別衡量每種風險因素發生的可能性與危害性,制定相關的風險管理措施[1]。電力企業不僅要考慮到與自身管理相關的風險類型,還要提高對自然災害、政府風險等意外風險的抵抗能力。風險識別與分析是制定企業風險管理體系的基礎步驟,在掌握相關情況之后,企業可以構建出更加科學合理的風險管理體系。風險衡量與風險識別在風險管理中都占據著重要地位,風險衡量的基礎是風險識別,通過風險識別獲得相關信息后,需要通過風險衡量手段,運用特定的方法對獲得的信息進行加工、分析,比如數理統計法、定量法、概率法等,預測風險發生時可能對企業及社會造成的損失嚴重度,以此為基礎為管理層作出某些決策提供理論依據。
二、風險管理體系在電力安全生產中的應用實踐
(一)風險管理體系在電力生產設備管理中的應用
電力生產設備是整個電力企業存續和發展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是電力生產管理的主線,電力設備有相應的生命周期,必然存在老化、故障或其他風險因素,因此需要將風險管理理念、制度建設融入到設備選型、監造、驗收、運維、報廢等各個階段,按照“四分管控”的原則進行全程監控。首先,需要收集與設備運行相關的工況信息,參照行業標準、技術規范等排查設備運行中存在的安全隱患,識別設備風險源。其次,開展設備狀態評估,以設備風險評估技術為指導原則,將設備價值、重要用戶級別分析出設備的重要度,對設備風險進行矩陣管控。再次,制定詳盡的風險管控策略,包括設備采購、設備安裝調試、新設備驗收啟動、差異化運營要求、大修項目建議、年度檢修技改等在內的各個環節都需要納入風險管控體系中去,以此作為電力設備管理的重要依據。最后,在風險管控策略正式啟動后,需要及時監控運行結果,收集反饋結果,并將改進建議落實到工作計劃當中,改善不良工作狀態,及時消除隱患,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在市場經濟格局不斷發生變化的背景下,電力企業應當根據市場發展態勢,不斷改變和完善自己,風險管理也需要根據企業的變化而變化,從而適應企業發展步伐。
(二)風險管理體系在生產運營中的應用
生產運營風險指電力企業在電力生產與現場作業中面臨的風險,對生產運營風險進行梳理和管控,能夠為班組人員及現場作業人員的管理提供指引方向,包括培訓、監督、任務觀察等,及時消除員工責任風險,有效防范人為責任事故的發生,促進安全生產管理。在生產運營中,按照風險管理體系理念及要求,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前瞻性風險管理:一是梳理作業任務。目前一體化作業任務與年度作業評估已逐漸成形,在此基礎上需要進一步加強作業任務討論分析,以部門為單位進行集中討論,在任務梳理方面需要運用同類型歸類的方法,遵循“簡化、貼近實際”的原則對任務進行梳理,進一步優化作業任務。再得出討論分析結果后,需要由技術骨干帶領班組員工進行集中學習熟悉,提高作業任務評估的依從性,使作業任務能夠良好的完成[2]。二是分解作業任務步驟。在確定作業任務目標后,需要按照日常流程對作業任務進行步驟分解,按照事前、事中、事后的工作模式細分作業過程,將同類項目進行合并歸類,確保工作對象的一致性。在各個班組完成作業任務步驟分解后,需要組織各個班組進行交叉討論,分析當前的步驟是否貼近實際要求,提高作業步驟分解的合理性。三是全面辨識危險因素。風險因素在生產運營中是客觀真實存在的,任何一個作業任務都會有相應的危害,一個危害的產生可以是由一個或多個風險相互作用產生的。除關注行為危害外,還需要關注其他危害。這就需要技術骨干依靠自己的業務能力及時察覺到風險因素,在事故發生前進行準確的辨認識別,組織各個班組員工開展頭腦風暴,在單位范圍內進行普查,篩查危害存在情況,歸類分析后上報給部門。部門需要根據上報結果,針對風險因素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措施的制定需要以技術骨干為核心,對風險因素進行討論分析,按照風險控制層次理論要求的順序,從組織、技術、保護等方面制定完善的措施。措施描述需要使員工能夠一眼看清需要做什么和怎么做,這樣才能保證措施的可行性。企業需要不斷完善作業環境,改進個人防護用品,為平安作業服務,使企業文化處處彰顯安全這根紅線。
三、結論
電力企業是風險高發的企業,隨著全社會對電能需求的持續提升,電力企業在不斷擴大自己的同時,也面臨越來越多的風險因素。主要風險集中在電力設備管理與生產運營階段,因此,電力企業需要從這兩個方面嚴格落實風險管理策略,根據風險管理體系中的相關理論采取具體的管理措施,達到消除隱患、保障企業安全穩定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吳翔.淺談安全生產風險管理在輸電專業的推廣及應用[J].低碳世界,2016(28):159-160.
[2]李素梅.淺談管理層人員如何應用風險管控方法實現安全生產[J].通訊世界,2015(16):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