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焰
摘 要: 目前,《網頁設計》這門課程已經成了各大高職院校必開的一門課程,如何使學校的教學滿足企業的需求,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充分掌握專業崗位技能,充分體現出高職人才培養的職業性和實踐性,筆者主要從教學定位、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考核方式四個方面對教學改革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 網頁設計;教學改革;教學方法
一、引言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市場對“網頁設計師”崗位需求與日俱增,《網頁設計》課程,成為了高職類學校的熱門課程,幾乎所有的高等職業院校的計算機相關專業都開設了該課程,為了讓教學與社會崗位不脫節,培養的學生能夠最大限度滿足企業的要求,筆者將結合職業院校學生特點、課程的實踐性以及《網頁設計》課程本身的特點,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課程的教學改革方案,希望本研究能為相關高職院校教師的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二、課程現狀及存在問題
1、學生差異大
隨著高職院校自主招生模式的全面實施,每年通過自主招生進入高職的學生比例逐年上升,高職院校的生源質量普遍有所下降,經調查發現,通過全國統一高考錄取的學生在學習效率、學習氛圍、學習的專注度上,都要比自主招生的學生表現好,多數教師表明,通過自主招生入學的學生基礎比較差、學習態度差。
2、學生對網頁設計課程的興趣不同
筆者所在學院有四個專業開設了該課程,分別是電子商務、計算機應用技術、軟件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和軟件技術的學生由于所開課程大部分都是代碼類的,代碼基礎相對較好,基礎掌握比較牢固,很容易和后期的生動網頁實例連貫起來,大部分學生興趣比較濃厚,學習積極性高;但是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專業基礎比較差,所學課程理論知識偏多,多數同學認為寫代碼和電子商務專業不相關,容易產生恐懼、畏難、無所謂的情緒,進而失去學習的耐心和勇氣。
2、課程內容設置不合適
社會發展迅速,尤其是IT技術更是日新月異,教師要有危機感,多了解專業動態和前沿技術,淘汰不符合市場崗位需求的陳舊教學內容,讓培養的學生能夠盡可能的滿足企業崗位的要求,讓學校的教學不與企業脫節。
三、教學改革措施
1、課程定位與目標
《網頁設計》是一門純實踐課程,本課程以圖形圖像處理技術、動畫設計基礎為前導課程,從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特點出發,以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為目標,使學生具備網頁素材搜集、網站布局和規劃、網頁元素制作、腳本代碼編寫、網站發布、網站管理和維護等知識和技能,并培養學生團隊協作能力、溝通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項目實施能力,同時也為后續課程《PHP動態網站設計》的學習奠定基礎。
2、教學內容的設置
網頁設計相關的職業崗位有 :網站美工、網頁前端設計師、網站編輯、網站開發、網站維護等。根據行業崗位需求及計算機相關專業學生特點,確定各個專業學生培養目標及對應崗位。計算機應用技術、軟件技術專業學生開設課程系統全面,網頁設計技術強,側重培養網頁前端、網站程序開發的能力;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熟悉商務網站的操作流程,側重培養網站美工、網站編輯、網站維護的能力。
《網頁設計》課程的構建,以不同專業學生對應的崗位所需的職業能力為目標,依據網站開發的流程,進行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開發與設計,劃分課程為 :網頁美工設計、網頁制作、網頁動態效果編程、動態網站開發四大模塊。每個大模塊依據職業成長規律,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知識結構設計項目,項目依據課程標準、網站建設的典型職業活動進行設計和排列。項目內容從簡單到豐富、功能從單一到復雜,從而使學生由易及難,由簡及繁。項目之間在知識能力結構上呈遞進兼有包容的關系,體現了“重復步驟、不重復內容,螺旋上升”培養學生掌握技能的原則,同時也符合學生的實際認知規律。前后課程鋪墊好、關聯性強,相關開設課程可以設置為 :網站美工設計→html+css→JavaScript→php動態網站開發。教學實施過程中,課程課標、教學設計根據需要進行適當的調整和改進。
3、教學方法的改革
(1)展開分層教學模式
學生計算機基礎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基礎水平較高,上課的內容對于他們來說比較簡單,很快能上手,課程任務也能高效完成。有的學生雖然上課比較認真,平時也很努力,但學起來很費力,還是跟不上大部分學生的學習進度,導致他們對該門課程失去了信心。也有的學生學習目的和學習態度就不對,對任何課程都無法產生興趣。采用分層教學法,將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習者分層、教學目標分層、教學任務分層、教學評價分層,讓教學更有針對性,因材施教,在有限教學資源條件下,利用分層教學法在較短的時間內增強學生的信心,提高教學質量,優化教學資源,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2)以“項目”為基礎,以“工作過程”為導向
采用項目教學法,將實際的網站設計項目直接在課程上再現,以項目為驅動,帶動各知識點,讓學生邊學邊練。這不僅能讓學生了解網站開發的流程,也能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快速吸收所學內容。在項目展開的過程中,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在課堂教學實施中積極探索具有職教特色和專業特點的行動導向教學模式,以職業崗位工作過程為導向、以職業能力培養為課程核心、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學生“做中學、學中做”的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創造力,不僅使學生學會完成職業活動中的工作任務,更要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就業和可持續發展。
4、考核方式的改革
最后學生的考核應以完整的項目來體現,并且覆蓋面要寬,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在項目完成后,要及時進行總結與評價,以促進學生的進一步發展。這個階段是開展項目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當學生完成項目后,要做的就是各個項目小組進行項目成果的總結。總結內容包括項目成果的匯報與交流,在活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困難及解決的方法,收獲與感受,活動小結等多個方面。總結形式靈活多樣,可以是書面文字或電子文檔,也可以用作品展示。評價在項目展示完成以后,通過教師評價、學生評價等形式對學生進行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的職業技能和素質評價。
四、結語
《網頁設計》是一門實踐性、綜合性較強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如何結合專業學生特點,依據行業及崗位需求規范,來設計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及考核方式,滿足不同專業學生技能培養需求,是本文論述的重點,希望通過以上改革,能在后續的實踐課堂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小美.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探索[J].大眾科技,2012(3).
[2]張紅軍.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在網頁設計中的運用 [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 ,2014(9):11-18.
[3]張鑫.基于Dreamweaver 的教學網站設計[J].軟件導刊,2009(9):63-64.
[4]賈衛華.基于項目教學的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改革與實踐[J].廣西教育,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