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從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控五個方面,對JC公司內部控制現狀及問題進行分析,有針對性提出完善內部控制的措施。
關鍵詞:內部控制; 內部環境;控制活動;風險評估
一、JC公司內部控制現狀分析
JC公司成立于1994年7月,是一家國有四星級酒店,擁有的標準間、商務間、公寓套房、豪華套房共200余套;設有茶樓、游藝室、理發店、中式餐廳等。
(一)控制環境
JC公司根據國資委和相關的法律法規,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董事會有九名董事構成,其中有六名外部董事,外部董事由國資委委派,同時根據《公司法》設立了三名監事,其中1人為職工代表,1人為持股單位代表,1人為股東代表,還成立了財政審查委員會。建立了《人力資源管理制度》,規范包括了人員招聘、績效考核、薪資福利、晉升、培訓等。形成了符合行業特點的企業文化。
(二)風險評估
JC公司按照國資委《企業全面風險管理》建立了《企業風險控制管理制度》,把公司風險分成內部風險和外部風險,明確了公司的風險評估方法和重大突發事件處理流程。
(三)控制活動
JC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包括了采購制度、財務會計制度、不相容職務分離制度、授權審批控制、公司預算制度、項目管理制度、績效考核制度等,以規范其經濟活動。
(四)信息與溝通
JC公司實行的信息溝通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內部信息溝通和外部信息溝通。內部信息溝通,建立了定期報告制度,通過書面形式或者郵件傳輸等方法定期反饋工作進度所遇問題,并且定期召開總經理辦公會議,討論公司各項經濟指標的完成情況。外部信息溝通,有客戶滿意度調查表,客戶可將填寫的點查表投入意見箱中,每月對調查表進行一次匯總整理,然后將統計信息反饋給總經理。
(五)監控
外部監督是委托的會計師事務所來進行,主要是對企業的年報進行審計。內部主要是由財審會負責,對實施內部控制的情況進行常規、持續的監督檢查。
二、JC公司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控制環境分析
JC的董事長和總經理為同一個人,實質上董事長將企業的控制權、執行權和監督權集于一身,沒有起到董事會對經理層的監督作用,使得董事會的表決成為了一個程序上的形式。發展戰略從公司創立初期到現在一直在從事簡單重復的經營活動,在公司的章程中并沒有明確的提及公司的發展方向和具體的戰略目標。旅游專業和外語專業的員工較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這與四星級酒店不匹配。
(二)風險評估分析
JC是酒店類行業,與其他行業相比較,具有顧客的流動性大、二十四小時全天候營業、經營的周期性等特點。風險的評估顯得尤為重要,JC公司的風險意識薄弱,所做的風險評估工作,更多的是為了滿足國資委的要求,且尚未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大大降低了對可能出現的風險的反應速度。
(三)控制活動分析
JC公司對物資的需要變化性很大,存在一些物資需要即時采購,這部分采購隨意性很大,一般由采購人員或者要使用部門購買物資,以現金支付、事后再到財務部報銷。這樣的即時采購的價格合理性難以判定,采購物資的質量更是難以保證。采購工作由采購部門全權負責,雖有財審會部門的財務委員監督,但負責采購監督的是采購主管,缺少外界對于采購部門、采購人員、采購主管的監督機制。酒店的采購方法為兩名采購人員先是將采購資料送到財務室,經財務室審核批準后,確定了采購的物資,就完成了采購審批過程,再由采購人員進行采購,采購工作中的監督力度不夠,容易出現采購人員相互勾結吃回扣的情形。
(四)信息與溝通分析
JC公司要求各部門的行政人員做一個每周部門工作進度表,并附帶所遇問題,于周末之前發給該部門的部門經理,各部門經理每月做一次匯總表發給總經理和副總經理。但真正實施的極少,大多沒有按時提交信息。 同時上級傳達的指令可以很好的傳達到下級,但下級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不能及時反饋給上級,直接影響工作效率。
(五)監督分析
JC的內部監督主要由財審會負責,但財審會的成員為各部門的主管組成,相當于各部門自行監督各部門的運作,沒有設立單獨的審計部門,相對來說對其內部監督的獨立性較差,不能較好發揮內部監督作用。
三、JC公司完善內部控制的措施
(一)優化公司內部控制環境
完善公司治理機構,董事長和總經理由不同的人員擔任,形成相互牽制的機制,充分發揮董事會的決策和監督智能。完善人力資源的招聘、培訓、考核和晉升制度,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加入公司,特別是旅游和外語方面的專門人才,以滿足公司發展的需要。
(二)加強風險預警與防范
經濟的日益發展,企業的經營活動無時無刻不存在風險,特別是酒店類不確定因素眾多的企業,加強風險預警與防范顯得尤為重要。JC公司管理層應樹立風險意識,成立風險管理機構,落實部門和人員的責任,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完善相應的風險分析制度,采取科學的方法防范經營中存在的風險。
(三)完善控制活動
對于JC即時采購存在的問題可以通過制定相應的即時采購規章制度來約束規范采購人員的隨意性,并應在采購前確定好物資的采購標準,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將采購人員和驗貨人員想分開,避免發生以次充好的情況。采購人員采購的問題可以通過多方問價選最優方的辦法解決,并且不能僅靠兩個人完成整個采購工作,可以將采購與付款人相互分離,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
(四)打造信息溝通平臺
JC公司存在下級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不能及時反饋給上級的問題。對于信息溝通的問題可以有以下解決措施:一建立的定期報告制度,必須嚴格執行,對與超期提交報告的采取處罰措施,將定期報告制度納入到績效評價中去,與員工的薪金相關聯;二加強對信息技術的開發和利用,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平臺來實現信息的交流與溝通;三加強與消費者的溝通可以及時了解員工工作情況并起到良好的監督作用。
(五)強化內部監督
內部監督制度是企業內部控制能夠順利實施最重要的防線。JC要想各方面都正常有序,高效的運行就要加強自身的內部監督制度,實行內部審計,可以設立單獨的審計部門,建立專門的公司內部監督制度,定期開展內部審計的評價工作,以進一步提高內部監督質量。
參考文獻:
[1]甄菲菲.AC乳業有限公司內部控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7.
[2]王亞慧.LD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銷售業務內部控制研究[D].天津農學院,2017.
[3]王琦.關于企業內部控制的思考[J]. 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6)
[4]蘇華董.COSO內部控制框架的發展、特點及對我國的啟示[J].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2)
作者簡介:
陳容(1974.6-)攀枝花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研究方向:內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