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海
摘 要: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通過“一帶一路”政策一直致力于推動世界范圍內減貧、脫貧事業發展。黨的十八大強調,要通過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實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目標,如何進一步發掘旅游業的民生功能,針對黑龍江省特殊地理位置所具有的天然優勢,將冰雪旅游項目轉化為服務民生、改善民生的“扶貧工程”。本文通過對精準扶貧的政策研究新成果解讀,結合各地具體的實踐經驗,構建出適合黑龍江省踐行、利用的新模式。
關鍵詞:精準扶貧;冰雪旅游;建設模式
前言
在“十二五”期間,我國已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帶動了約10%的貧困人口脫貧。在眾多的扶貧手段和形式中,旅游扶貧融 “扶貧、脫貧和致富”于一體,以其強大的市場優勢、新興的產業活力、強勁的造血功能、巨大的帶動作用,在我國扶貧開發中優勢明顯。但當前許多地區旅游扶貧的固有功效并未得到充分發揮,旅游扶貧實踐中存在“扶貧對象不明、扶貧目標偏離、扶貧資源配置錯位、扶貧項目和域情不適配、旅游地淪為旅游”飛地“、貧困人口旅游受益率低”等突出問題,其深層次原因在于旅游扶貧的精準度不夠。本文將嘗試構建新的龍江冰雪旅游項目模式,大力發掘各貧困地區冰雪旅游資源,為龍江精準扶貧政策實施提供原動力。
1 黑龍江省旅游開發背景及潛力
黑龍江省官方劃撥為西部偏遠地區,自王震將軍開墾北大荒一來始終以第一產業農林畜牧為主導產業,經濟發展水平較為落后,近年來人才流失嚴重,導致第三產業發展不均衡不全面。據統計黑龍江省2017年貧困縣總數為286個。大部分分布于龍江北部、東北部,這些貧困縣在國家精準扶貧的政策扶植下正在逐步脫貧。黑龍江省本就林業資源豐富,相對原生態,具有很大的旅游發展前景。特別是冬季的冰雪項目,極具開發潛力。現有的冰雪旅游項目除極少數如亞布力、冰雪大世界、雪博會等具有一定的規模、管理建設相對健全,每年都有可觀的利潤。其他冰雪項目并沒有知名度,沒有統一管理,甚至在個人承包管轄下出現“天價魚”“天價房”,近兩年讓很多想來黑龍江旅游的人望而卻步。
國家有政策扶貧,但從脫貧到走向小康也是一段艱難的旅程,只靠國家的努力是不夠的,龍江的貧困縣應根據本地特有的優勢,因地制宜、在冰雪項目上與當地地理人文相結合,特別是少數民族貧困縣將民族特色文化與冰雪文化相結合,吸引眾多的游客,多元化創收。近年來東北通過規劃引領、項目帶動、機制創新,旅游扶貧帶動群眾致富效果明顯。旅游產業已經是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能增強貧困地區造血能力,讓貧困群眾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2016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兩會黑龍江代表團討論時指出,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黑龍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習總書記對黑龍江冰雪經濟給予了充分的肯定的同時更鼓勵了龍江人民加大冰雪經濟建設的勇氣,以及早日脫貧致勝的決心。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即將來臨之際,構建冰雪城鎮旅游項目促進我國精準扶貧項目的開發與模式研究有著深遠的意義。
2 關于我國冰雪旅游促進精準扶貧創新總體思路
2.1 在學術方面的思路創新
本文在研究精準扶貧政策下冰雪旅游開發以旅游產業與區域經濟關系為切入點,對冰雪項目與區域經濟增長、精準扶貧政策的貫徹落實進行評估,充分考慮兩者的相互作用。結合冰雪旅游的特點,在旅游促進精準扶貧政策效應的乘數理論基礎上,對冰雪旅游項目效應的作用機制進行分析,豐富了精準扶貧政策下冰雪旅游促進效應理論研究。
2.2 研究方法方面的思路創新
冰雪旅游促進精準扶貧項目效應受到多種因素制約,各因素之間關系復雜多變,本文應用計量經濟學的模型精確評估扶貧政策下冰雪旅游效應,通過對模型的分析,了解其結構和特征,得出其內在規律。根據問卷調查和東北地區地理環境特點用冰雪旅游發生的主體時段界定冰雪旅游數據提高了精準扶貧政策下冰雪旅游效應量化評估的可操作性。
2.3 實踐應用方面,本文構建精準扶貧政策下冰雪旅游促進效應評估體系,對其進行全面的量化評估,豐富和完善了已有的精準扶貧冰雪旅游項目研究,使冰雪旅游的研究從原來的冰雪旅游資源評價擴展到冰雪旅游與區域經濟的互動關系層面,是旅游經濟效應在特定旅游資源和特定區域的創造性應用。本文在我國冰雪旅游促進精準扶貧項目效應綜合評估基礎上,提出我國冰雪旅游經濟效應調控路徑,為我國冰雪旅游的發展以及政策下冰雪旅游項目的互動關系提供理論支持,對我國冰雪旅游及區域經濟的相關政策提供實踐指導,在精準扶貧政策下冰雪旅游效應實踐應用領域有所創新與實踐。
3 創新模式下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對策
3.1 重實踐輕理論的弊端
急于脫貧往往會陷入功利主義,只有理論聯系實際,實踐的過程中加緊理論建構,才能確保新模式的運行。新的冰雪旅游模式需要理論指導實踐,實踐發展理論。知其然然而不知所以然,那也是先天不足的“貧血”,很難真正實現精準扶貧之路一個都不少,一戶都不落。
3.2 實踐主體及經營方式選擇
前不久,海南省創新提出了發展“共享農莊”新概念。標志著我國鄉村旅游經營模式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共享”的旅游經營方式正在悄然興起。這種全新的旅游發展模式希望可以給黑龍江的冰雪項目帶來新的活力。“共享農莊”的提出,既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下共享經濟的發展趨勢,也為貧困地區冰雪旅游項目旅游經營模式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
“共享農莊”是以農業合作社為載體,公司化運作,實現由農民轉變成為股民、由農房轉變成為客房、由消費者轉變成為投資者,最終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增美。“共享農莊”就是將有條件的村莊、農場、基地通過基礎設施、產業支撐、公共服務、環境風貌等建設,實現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的一種新型產業模式。以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為支撐,以現代農業和民宿共享為主要業態,最終實現共建共享共贏。
引導投資主體與貧困村或貧困戶直接對接,游客承租貧困戶的農房,貧困戶通過出租土地、房產或以土地、房產入股獲得財產性收入以及通過打理冰雪旅游景區獲得務工收入,實現貧困戶持續穩定增收。投資主體和發動社會力量,依托當地資源優勢,共同打造“扶貧基地”等,達到“消費即扶貧,購買即幫困”。
4 結論
冰雪旅游扶貧的核心應該是給當地帶來經濟收益,帶動貧困地區的農民脫貧致富。但是長遠的看應該是充分發揮旅游資源的價值,帶動農民的積極性,提高當地農民的生產技能和綜合素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有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能力,才能真正擺脫窮根子。冰雪旅游收入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分析可獲取社會效益數據量較多,并且可以獲取連續時段的數據,包括冰雪旅游業的就業、稅收等方面。正確評價精準扶貧政策下的冰雪旅游業的產業關聯性可以正確定位冰雪旅游對各相關產業的帶動力度。這也社會效益實踐價值的直接體現。
參考文獻
[1]Ashley,C.,Boyd, C.Goodwin,H. Pro-poor tourism:Putting poverty at the heart of the Purim agenda Significance,2000(51):1-6.
[8]郭煦.“冷”資源變成熱效應 黑龍江開啟冬季新常態[J].小康,2016(27).
[9]吳忠軍.淪旅游扶貧[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4):18-21.
[10]周韾紅.關注旅游扶貧的核心問題[J].旅游學刊,2002,(1):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