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少軍 李彧 楊井然
摘 要:電力供配電系統自動化控制技術的有效落實,能夠憑借自動化技術,有效提升整體電力企業設備運行的效率,并在此基礎上清晰設備統籌環境特性,確保區域環境內部電力供應質量具備優勢;同時更能基于控制系統優勢,確保整體運行環境穩定,并能夠針對環境隱患有效察覺,以便保障電力企業經濟發展具備穩定性。本文基于電力供配電系統自動化控制技術原理展開分析,在明確當前技術現狀和技術優勢同時,期望能夠憑借發展趨勢分析為后續電力企業提供良好參照。
關鍵詞:供配電系統;自動化控制;發展趨勢;應用分析
1 電力供配電系統自動化控制原理概述
電力供配電系統自動化控制技術是基于當前城市電氣功能運行需求提供的保障措施。在技術落實過程中,既能夠憑借控制和監測系統條件,有效針對當前電力運轉環境提供掌控平臺,從而加強電力企業職能運轉積極性;同時更能夠憑借自動化控制技術的特性,為后續相關數據獲取與設備運轉環境提供持續化的技術協調環境,以便整體經濟發展和電力質量能夠得到有效提升。由此可見,在當前城市電力功能拓展環境中,電力供配電系統自動化控制技術已經具備深入論述的意義,只有確保相應技術落實在有效,才能夠促進整體電力企業在經濟和功能運行方面的發展。
其中,在落實電力供配電系統自動化控制技術過程中,應當清晰技術分為饋線、用戶、變電站和管理四個體系進行分析,這樣才能夠確保整體電力運行環境具備技術延伸條件同時,更不會對功能環境使用中的質量造成影響。基于控制影響程度的分析,在本次論述過程中,應當從變電站和管理雙方面進行深入分析。
首先,從變電站角度來看,在落實監測與運行工作過程中應當由自動化裝置進行控制,如此不但確保了整體人力成本的有效降低,同時更能夠基于信號傳導條件,為后續智能化管理技術的深入搭建穩定平臺,從而真正鞏固功能環境穩定性,并在此基礎上促使變電站管理環境簡化,以便后續功能條件能夠有效落實,同時也避免了電力系統故障情形出現;其次,從管理角度進行分析,基于信息技術對數據的收集特性,應當明確工作的層級關系,并針對相應線路行程模塊化的運行環境,這樣便能夠將細致的運行狀況和設備素質條件有效提供給管控平臺,以便有效發掘環境內部事故隱患,并降低了操作的復雜性。另外,在技術落實過程中,應當明確相關操作制度和識別方式,這樣才能夠在電力運行環境中,提供持續化的功能拓展平臺,從而適應當前城市電氣功能發展需求。
2 電力供配電系統自動化控制現狀和運用分析
2.1 自動化控制現狀
在落實電力供配電系統自動化控制技術過程中,可知其系統優勢能夠準確把控整體電力功能環境,從而基于數據等條件有效降低設備損耗,提升整體供電企業的經濟性;其次,在落實技術過程中,基于網絡信息化技術能夠有效提升整體電力用戶使用感官,并在此基礎上降低資源浪費;最后,基于當前城市電氣功能環境需求,在技術不斷革新的時代中,此種技術的有效落實既能夠憑借自身參數的精確性鞏固整體工作質量,同時更能夠基于數字化優勢,展開更加細致化的地區數據調控工作,以增強電力環境穩定。
基于以上論述和當前技術落實狀況,相應缺陷也非常明顯。首先便是電力供配電系統自動化控制技術對設備條件要求較高,若無法有效提供保障措施,則勢必會影響整體設備環境壽命,從而降低功能自身所具備的經濟性;其次,基于我國對技術研究深度仍舊存在一部分疏漏,導致實際落實過程中問題頻出不斷,若無法針對性采取優化對策,則勢必會破壞電力企業原有的經濟平衡環境。
2.2 自動化控制運用
電力供配電系統自動化控制的技術運用具有可觀的收益。首先,其大大減少人工的使用。自動化控制技術使得電力供配系統的運行速度大大加快,處理數據的能力顯著提升,全面監控了每一個環節,因此,電力供配系統故障的機率大大降低,導致縮短了維修工人的維修時間,節約了維修費用。所需要的人工監測也大大減少,工人只需要在計算機前控制系統,就能掌握整個電力供配系統的運行狀況。其次,電力供配電系統自動化控制也促進了供電企業效益增長。整個電力供配系統的效率全面提升,故障程度逐步減輕,供電時間增長,電力供配系統運轉速度加快。對用電受眾而言,有了更好的用電服務,對企業有著更大的信心,企業的名聲得到良好的宣傳,收益也隨之上升。
3 電力供配電系統自動化控制發展趨勢
現在,電力供配電系統自動化控制正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其必然會有更高效的技術,更優質的設備,更快的處理速度,更自動化的系統。因此,我國要把握好當前的發展機遇,大力發展電力供配電系統自動化控制技術,掌握領先技術,達到世界前列,加快電力系統的發展進程。
3.1 遠程操作體系的落實
現在,由于計算機對信息的處理能力越來越強,傳輸速度不斷增加,自動化的程度也越來越深,對電力供配電系統遠程操控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且,這門技術的研發相對簡單,可以更快出成果,在現實中使用頻繁,有一定的需求市場。如果電力供配電系統的遠程控制距離加大,則操作上能夠更方便快捷,適應更多環境。
3.2 調配管理工作的滲透
要達到電力供配電系統自動化控制的調配管理,首先要將信息共享,建立數據處理庫。其次要提高計算機的智能處理能力,大大縮小處理數據的時間,增加存儲數據的容量。在這個基礎上,對系統軟件有一定要求,因此,需要開發相應軟件,更快捷方便的使用計算機的信息處理和收集功能。
3.3 安全設備平臺的構建
電力供配電系統自動化控制的安全是重中之重,其分為三個級別。首先,要保證電力供配電系統的監測和控制的精確度,能夠快速發現系統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并迅速作出反應,防范于未讓。其次,在作出反應的時候,能迅速隔離故障區域或者切斷整個系統,防止故障擴大,影響系統的其他設備。最后,要防止信息的泄露,保證計算機通訊安全,能夠防御系統自身安全,攔截或抵抗惡意信號或病毒。
4 結束語
電力供配電系統自動化控制技術的有效落實,既需要完善的網絡信息化環境提供數據溝通渠道,從而確保整體通信系統能夠被細致構建,鞏固整體網絡信息能夠被有效獲取;同時更應當基于自動化技術特性,對電力企業設備環境展開統籌工作,確保整體數據能夠在操作平臺環境中有效識別和分析,才能確保后續先進技術具備滲透橋梁。故而,在論述電力供配電系統自動化控制過程中,應當明確自動化功能的適用環境和拓展素質,這樣才能夠基于技術平臺提供的遠程操作等條件優勢,并有效鞏固當前城市電氣功能環境運行穩定。
參考文獻
[1]邢峰,劉秀林.電力供配電系統自動化控制發展趨勢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14):191-191.
[2]楊振沖,劉麗霞.電力供配電系統自動化控制發展趨勢分析[J].環球市場,2016(13):172-172.
[3]李洪凱,朱彥升.電力供配電系統自動化控制發展趨勢分析[J].華東科技:學術版,2018(1):253-253.
[4]高向榮.電力供配電系統在自動化控制發展趨勢[J].電子測試,2017(1):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