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錦輝 龐一飛
第一次提出“知行合一”理念的是明代思想家王陽明,意思是一個人的內在知識要和行動統一起來,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合一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好。
同學們都聽過紙上談兵的成語故事吧,戰國時期的趙括從小學習兵法,談起行軍打仗沒人能說得過他,因此十分驕傲,自以為天下無雙。但是等到他真正上了戰場,因為只會死搬兵書上的條文,沒有戰場經驗,又不知靈活運用,結果輸得一敗涂地,40萬趙兵全軍覆沒。由此可見,知行合一是何等的重要啊!
我們很多同學把學習理論知識擺在首位,卻常常忽略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要知道,除了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理論必須結合實際。只學知識而不去實踐,一切只是空談,惟有“知行合一”才能收到我們想要的效果。
最近發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情,讓我對“知行合一”有了更深的感觸。媽媽要求我每天早上六點鐘起床跑步,一開始我很不適應。第一天,我才跑了一半的路程,就累得氣喘吁吁、滿頭大汗、腰酸背痛,真的好想就此放棄了,這時耳邊響起歡快的鳥語聲,仿佛在對我說“尹轆仁,加油,你能行!”我強忍酸痛繼續向前跑去,此刻已經精疲力盡,抬頭一看目標已經不遠了。我對自己說:“我一定要堅持,我必須得堅持!”就這樣我跑完了全程。接著是第二天,第三天……一直到今天,我已經堅持九十一天了。每逢下雨的時候我就跑自己家的樓梯,從一樓到六樓十個來回。現在的我,感覺晨跑是那樣的暢快。我能看到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呼吸到最清新的空氣,上課時更加聚精會神,就連打乒乓球時也格外順手了。我真為自己高興,因為我做到知行合一了。
在我身邊,在我們東方紅小學,有著許多知行合一的好少年,我們的班長嚴于律已,以身作則;歐陽同學善思好學,樂于助人。肖同學勤勞善良,尊老愛幼。劉同學執著堅定,鍥而不舍……我們要引以為楷模,把“知行合一”落實到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中,這樣,成長路上才會碩果累累!
習近平爺爺也多次強調知行合一。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才能真正成為博學篤行的華夏傳人。作為新一代的小學生,更應當、也必須將遠大的夢想和當前的學習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做“知行合一”的好少年。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而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做孝順父母的“好幫手”,做團結友愛的“好伙伴”,做文明禮儀的“小標兵”,做“知行合一”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