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華
摘 要:為了讓阿奇霉素藥物有分散片當中崩解劑的具體選擇以及組合有良好的科學性,在本實驗中對崩解劑各種類型成分配比進行了分析,并對藥物顆粒的流動性、崩解片藥物具體崩解時間等關鍵性指標進行了分析,確定出了最佳的崩解片成分選擇以及組合方案。
關鍵詞:阿奇霉素片;崩解劑;制藥;選擇;組合
分散片屬于是一種速崩類型的固體制劑,而在這種崩解藥物使用中其崩解時間應能處于一定時間內,在限時類型檢查措施中要能將崩解時間控制在3分鐘內,但傳統類型片劑輔助材料難以滿足崩解片劑快速崩解方面的需要,需要技術人員能開發出更高質量的崩解劑來推動崩解藥劑的研發方面的發展。
由于傳統的片劑輔料難以達到分散片快速崩解的要求,開發、利用新型崩解劑成為片劑新劑型研究的重要課題。交聯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羧甲基淀粉鈉(CMS-Na)、低取代的羥丙纖維素(L-HPC)、微晶纖維素(MCC)是目前應用較多的新型崩解劑。PVPP在促使片劑快速崩解同時,還可改善顆粒流動性,并且崩解性能不會經時改變。CMS-Na吸水性及膨脹性能好,其充分膨脹后體積可增大200~300倍。L-HPC具有很強的吸濕性和吸水膨脹性,經顯微研究L-HPC溶脹過程隨擴展力而變化,溶脹性越強,擴展力越大。使片劑在崩解過程中產生氣泡,增加崩解動力,并可減小崩解后的顆粒細度。MCC是目前應用較廣的一種輔料。它具有海綿狀多孔管狀結構,遇水后,水分子易進入片劑內部,破壞微晶之間的氫鍵,促使片劑迅速崩解。本文以阿奇霉素(1)為模型藥物,對處方中MCC、PVPP、L-HPC、CMS-Na在分散片中的用量進行試驗,考察處方中不同崩解劑及其不同用量配比對崩解時限的影響。
1 儀器以及材料
ELS-4六管崩解儀(上海黃海藥檢儀器廠),1原藥(石家莊第一制藥廠),CMS-Na(臺灣產),MCC(臺灣產,型號PH102),L-HPC(西安惠安化工廠),PVPP-CL(德國進口分裝)。
2 實驗方法以及結果
在制備崩解藥物的階段中,通常會采用獨立壓片的方式對崩解劑進行處理,將崩解片的重控制在0.4克左右,同時將片子的具體硬度控制在4千克左右,對崩解藥片的實際崩解時間進行分析,記錄、研究崩解現象中蘊含的信息。
2.1 崩解片具體處方選擇
將處方用量的1和崩解片藥劑、填充藥劑完全混合,采用濕法制粒方式進行藥物制備,在這一階段中使用的粘合藥劑為質量分數為百分之1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之后在采用烘干處理方式,以規格為14目的篩子進行藥物過篩處理,向其中接入潤滑劑、崩解劑,在各種藥物完全添加之后,采用均勻壓片方式進行處理,將片子硬度控制為4千克,并將平均偏重重量控制為0.55千克,對各處方顆粒實際流動性以及片子實際崩解時限進行分析。
從整個試驗結果來看,在向其中加入了CMS-Na物質的崩解片存在著崩解時間長度不合格的問題,在這一藥物崩解的過程中出現了藥物在吸收水分之后快速膨脹的問題,并且在這一過程中還會形成一種透明狀的膠團,但即便是處于這種狀況下,藥片也未出現崩解。因此在選擇處方實際成分的階段中,需要從處方當中去除掉CMS-Na物質,并使用其他有效藥物作為替代物質。
2.2 崩解劑物質實際用量分析
崩解片當中加入了不同類型的成分之后,其實際的崩解時間長度往往也會存在較大差異,而從單一類型崩解劑壓制后的崩解片實際崩解時間長度來看,PVPP類型崩解片的崩解時間最短,而在使用L-HPC或者是MCC作為崩解藥物的時候,其實際崩解時間往往較長。但含PVPP物質的崩解片雖然崩解的時間較短,但這一PVPP物質的成本價格較高,因此在實際的制藥環節中要能控制好藥物當中各成分的具體比例,使得崩解片藥物能在崩解速度以及崩解時間方面達到最好的效果。因此在實際開展處方當中各成分調整的時候,在處方2各成分比例的基礎上,又對MCC、PVPP以及L-HPC的實際比例進行了調整,實際的調整結果為表3。
從最終的實驗分析結果來看,當崩解片當中PVPP物質的實際用量越大的時候,崩解片藥物的崩解效果也就越好。而MCC實際用量對于崩解片最終崩解時間長度影響較小。因此在最終進行崩解片當中各成分含量調配的時候,認為通過調整崩解當中各成分比例,將崩解時間控制在90秒以內為最佳,同時由PVPP物質的成本較高,因此要能選擇各組成分當中PVPP物質使用量最小的配比方案,這樣就能讓崩解片的實際崩解時間符合預期,同時崩解片的成本也能被有效控制,在綜合了各方面因素之后,最終選擇了崩解片配比方案當中的2-2處方。
3 討論
阿奇霉素是新一代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具有抗菌譜廣、生物半衰期長、組織滲透性高、化學和生物穩定性好、不良反應小、耐受性好等優點。臨床上廣泛用于呼吸道、皮膚軟組織及泌尿生殖系統感染。阿奇霉素水溶性比較差,制成普通片在體內溶出和吸收受到很大影響。分散片是一種新型的速效制劑,既可直接口服,亦可快速分散在水中后飲用,相對于普通片劑和膠囊劑具有服用方便、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和不良反應小等獨特性能,特別適合于抗感染、解熱鎮痛等需快速起效藥物,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近年來,無論在藥物品種的開發、制備工藝的改進,還是在臨床應用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進展。
MCC是一種質量優秀的崩解劑以及填充劑,在試驗中也表明MCC有著良好的親水性,使其能在崩解中發揮良好的效果,但這種物質的溶脹性較差,難以完全滿足崩解片的各方面要求。而L-HPC物質雖然有著良好的溶脹性,但該物質的親水性較差,也未能完全達到崩解片的預期要求。而在實際制定崩解片物質崩解方案的階段中,讓MCC、PVPP以及L-HPC合理組合,能讓崩解時間被控制在較短時間內,同時也會讓藥物顆粒的實際流動性,讓崩解片各片的重量差異被控制在較小范圍內。
參考文獻
[1]董磊,田學文,韓麗霞,etal.阿奇霉素分散片的處方工藝研究[J].醫藥衛生:全文版,2017(1):00238-00238.
[2]吳珺瑛.阿奇霉素分散片聯合喉咽清口服液治療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的療效及安全性[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28):3949-3950.
[3]陳玲,覃軍,胡荊江.哌拉西林舒巴坦聯合阿奇霉素治療兒童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療效及其對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6,24(3):98-101.
[4]李德燕.阿奇霉素分散片聯合鹽酸多西環素片治療非淋菌性宮頸炎的療效對比研究[J].醫藥衛生:全文版,2016(5):00211-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