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冉
【摘 要】輔導員承載著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教學的重要補充。輔導員專業化在定位、學術、職責、隊伍等幾個方面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輔導員;專業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28-0136-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8.061
【Abstract】The counselor carries on the tas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It is an important supplement to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ory.The counselor's specializ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aspects of orientation, academic,duty and team.
【Key words】Counselor;Specializati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關于進一步加強和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2004]16 號)是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綱領性文件,明確規定“輔導員、班主任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輔導員按照黨委的部署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班主任負有在思想、學習和生活等方面指導學生的職責。”,我國高校輔導員隊伍正在發生深刻的變革,其核心是輔導員專業化發展。[1]當前的輔導員制度仍沒有達到真正的專業化,輔導員專業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仍需探討。
1 輔導員及輔導員專業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
輔導員是指從事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生日常管理、就業指導、心理健康以及學生黨團建設等方面的工作的教師。[2]作為高校教育與管理的重要一員,輔導員在高校學生事務管理中扮演重要重要角色,具有教師與管理者的雙重身份,在“立德樹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承載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與學生走得最近,最關心、最了解學生的是輔導員[3],專業化的高校輔導員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和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1.1 輔導員是高校顯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輔助者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出,要用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這一主渠道”。用好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教學這一主渠道,除了重視課堂教學的內化作用,還要注意用其他方式鞏固課堂教學的效果。在鞏固課堂教育的方面,輔導員支持、組織、開展的各項工作可以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和輔助。由于各類活動不拘泥于某種,更有吸引力,更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2 輔導員是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推動者
隱性思想政治方式豐富多樣,“包括優化校園物質環境、加強校園網絡管理、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完善校園制度和完善課程體系等方面。”[4]輔導員通常是院系社團的負責人,通過引導、支持社團活動,使課堂理論在實踐中得到鞏固;校園環境建設是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發揮的一個主要渠道,輔導員則更多的參與學生事務,對校園軟環境建設具有積極的作用。輔導員是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推動者。
2 輔導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非專業化的困境
輔導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但是當前我國高校的輔導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的作用并不樂觀,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問題:
2.1 認為輔導員工作是“跳板”
在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存在很多中年的高校學生事務管理者,他們擁有很高的職業認同感。對學生管理工作的認同是擁有工作熱情的第一步,而我國的輔導員中年從業者翎毛鳳角,大多數人在輔導員崗位工作兩三年就轉崗行政或教學崗位,人員流動、更替頻繁。人員不固定造成的對學生工作的陌生,對學術事務的輔助作用不能真正體現出來,缺乏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經驗,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發揮。
2.2 輔導員工作者專業的不對口
我國雖有思想政治教育和高等教育兩個相關專業,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專業的輔導員人才培養模式,缺乏相應的學科建設。以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為例,培養的多是與思想政治相關的課程,并不強調學生工作與管理,與輔導員工作的要求相去甚遠。目前為止我國尚未設置專門的輔導員的本科生、研究生培養學位,距輔導員專業化還有很長的距離。相比,美國現已具有完備的學生事務管理的培養體系,所有的教學計劃必須包含學生發展理論、學生特征和大學對學生的影響、個人和團體干預、學生事務的組織和管理,以及評價、評估和研究等5個相關領域的學習。[5]輔導員專業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3 輔導員工作者能力參差不齊
輔導員來源不專業是最主要原因,后期學習跟不上也是重要原因。輔導員從業者來源非專業化已是不爭的事實,為彌補來源的非專業化,培訓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培訓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從業者具有較高的思想政治教育及相關學術專業水平、理論修養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多因素的限制,培訓機會有限,但尚未有對培訓產出進行檢驗的標準,培訓效果難以衡量。
3 輔導員專業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有效發揮
有學者曾提出,輔導員專業化的標準有:專業化的學術、專業化的職責、專業化的隊伍、定位專業化、有專門的輔導員職業認可機構和機制。[6]成熟的輔導員制度必定是滿足以上幾個標準的,輔導員專業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 輔導員定位需要專業化
定位問題實際是一個觀念問題,2014年發布的《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中規定,輔導員是“是高等學校教師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就是說,輔導員是教師,作為與學生接觸最多的輔導員在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更是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首先需要進行觀念上的轉變,輔導員崗位不只是處理學生事務,也承擔著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任務,輔導員可以并且應該成為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另一主體。[7]要充分認識到一支專業化的輔導員隊伍對于新時期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品德教育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摒棄一些不符合時代要求的觀念和做法。
3.2 專業化的職責
輔導員專業化的職責是指輔導員所從事的工作具有明確的專業指向性、專業相關性和專業不可替代性,履行特定的社會職責。專業化意味著分工細化,鮑威:“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學術事務指導、學生心理疏導和健康咨詢、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等諸多方面,都是專業性很強的領域,輔導員在完成職業化階段后,要在專業化發展實踐平臺上進行專業化提升,實現術業專攻。”如果輔導員職責界定清晰,做到了職責專業化,那么輔導員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的教學任務就是明確的,任務明確才能有計劃、有根據的制定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計劃,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也才能取得更好效果。
3.3 專業化的隊伍
只有在整體上即輔導員隊伍達到專業化才算是真正的輔導員專業化,專業化不僅指實踐層面的,在理論和學術層面也應該是成熟的。要培養專業化的研究隊伍,對工作理論進行總結和提升,用理論更好的指導實踐。因此,要支持輔導員研究項目,要使其形成與其工作隊伍相匹配的理論研究隊伍;為輔導員參加校外培訓和國內外學習考察創造條件,提供支持,形成濃厚的學術氛圍,鼓勵和支持輔導員攻讀相關專業學位和業務進修,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3.4 有專門的輔導員職業認可機構和機制,學術和社會地位不斷提高
目前,我國尚未有專門的輔導員資歷認可機構,輔導員的學術和社會地位普遍不高。而其他專業如教師、心理咨詢師、人力資源師等,已形成了專門的輔導員認可和評定機制,社會認可度比較高。因此,輔導員也需要形成專業的職業認可機構,對從業者進行職業資格評定和審核,使其形成系統的輔導員機制;得到社會的重視與認可是輔導員群體增強工作自信和工作熱情的重要一步。
3.5 輔導員隊伍具有從事專業研究的能力
輔導員要摒棄傳統的以經驗為主導的工作模式,積極探索學術型、研究型的發展道路。這就要求輔導員工作隊伍具有較強的專業理論與技能知識,較深入的專業研究能力,能夠將理論學習與工作實踐有機結合起來,開創專業研究化道路。當今關于輔導員的理論仍然停留在實踐層面,多是實踐性的,尚未進行理論的總結和升華,缺乏輔導員理論研究的人才。因此,有意識培養輔導員專業研究能力,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訓體系,開發建設一批定期集中和日常實驗的培訓基地。
輔導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角色,輔導員專業化作為一種重要的發展趨勢,將使輔導員工作成為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并駕齊驅,也是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一方面,亟待得到學界關注。
【參考文獻】
[1]胡建新.高校輔導員專業化標準的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8):41-44.
[2]林泰,彭慶紅.清華大學政治輔導員制度的特色及其發展[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3(6):85-90.
[3]郭佳.淺談高校教育改革中輔導員的作用[J].中國水運(理論版),2007,5(10):235-236.
[4]戴艷君,李桃.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應用[J].企業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2010(3):236-239.
[5]李永山,楊善林.美國大學學生事務專業人才培養的歷程、經驗與啟示[J].中國高教研究,2015(4):26-31.
[6]曹松林.高校輔導員專業化問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
[7]劉秀英.高校輔導員專業化面臨的困難與對策[J].山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1):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