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梅
摘 要:目的 了解大學生學業延遲滿足的基本狀況,并且探討其與時間管理傾向的關系。方法 采用《大學生學業延遲滿足量表》 《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表》為調查工具,隨機選取六所高校共500名在校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結果 (1)大學生學業延遲滿足處于中等水平,在學歷層次上有顯著性差異(p<0.01),本科生的學業延遲滿足顯著高于??粕?。(2)大學生學業延遲滿足在性別上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女生的學業延遲滿足顯著高于男生。(3)大學生學業延遲滿足在家庭住址方面和年級間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4)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與學業延遲滿足存在顯著性正相關(p<0.001)。(5)時間管理傾向的三個維度,時間價值感、時間監控觀、時間效能感和學業延遲滿足呈顯著性正相關。(6)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的時間監控觀因子對學業延遲滿足有一定的預測作用。結論 (1)大學生的學業延遲滿足能力處于中等水平,并且受到學歷層次、性別的影響;(2)大學生的時間管理傾向與學業延遲滿足呈顯著正相關關系,且時間管理傾向的各個維度與學業延遲滿足呈顯著正相關關系。(3)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的時間監控觀因子對學業延遲滿足有一定的預測作用。
關鍵詞:大學生;學業延遲滿足;時間管理傾向;關系
一、問題的提出與研究假設
(一)問題的提出
時間管理傾向是個體為了提高時間的利用效率而運用一定的策略對時間進行管理和監控的過程,是自我調節行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和自我控制的一部分。學業延遲滿足是個體為了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放棄及時滿足的抉擇取向,在等待中所表現的自我控制能力,屬于自我控制的部分。因此,時間管理傾向與學業延遲滿足具有相關性,且有研究表明時間管理傾向與學業延遲滿足呈顯著正相關,但是沒有單獨研究兩個因素關系的研究。
我國的學業延遲滿足研究對象主要為中小學生。但大學生群體面臨更大的誘惑與壓力,研究大學生的學業延遲滿足具有現實意義。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隨機選取了綿陽師范學院、綿陽職業技術學院、四川農業大學、西南財經大學、齊齊哈爾大學、四川商務職業學院,發放問卷500份,收回450份,回收率為90%。經過初步篩選剔除無效問卷,得到有效問卷374份,有效率為83.1%。
(二)研究工具
1.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
選取黃希庭、張志杰于2001年編制的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量表信度系數在 0.62—0.81 之間,重測信度系數在 0.71—0.85 之間,具有良好的信度,能夠作為評鑒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的有效工具。
2.大學生學業延遲滿足量表
選取劉玲華、王增文等人修訂的大學生學業延遲滿足量表,量表的信度系數為0.85,因此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夠作為評鑒大學生學業延遲滿足的有效工具。
(二)數據統計分析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
三、研究結果
(一)大學生學業延遲滿足的現狀分析
1.大學生學業延遲滿足的基本狀況
為了了解大學生學業延遲滿足的基本情況,對學業延遲滿足進行描述統計得到平均分和標準差。同時,對學業滿足的得分進行分組,10-20為低分、21-30為中等得分、31-40為高分。
2.學業延遲滿足的差異檢驗
為了進一步比較不同學歷層次、性別、不同家庭住址以及年級在學延遲滿足上的差異,本研究以學業延遲滿足的得分作為因變量,以學歷層次、性別、家庭來源、年級作為分組變量進行差異性顯著檢驗。
對不同學歷層次、性別、家庭來源在學業延遲滿足的得分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詳見表3。
表3顯示,(1)在學歷層次上,???、本科的學業延遲滿足有顯著性差異,根據均值與標準差比較,本科的學業延遲滿足能力高于???。(2)在性別上存在顯著性差異,女生的學業延遲滿足能力高于男生。(3)在家庭住址因素上,來自城鎮和農村的大學生學業延遲滿足能力則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對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在學業延遲滿足量表上的得分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詳見表4。
由表4可知,在學業延遲滿足上各個年級間沒有顯著性差異。
(二)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與學業延遲滿足的關系研究
1.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與學業延遲滿足的相關分析
為進一步了解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與學業延遲滿足的相關情況,本研究采用了數據的相關分析處理,詳見表5。
從表5可以看出,時間管理傾向及其各個維度都與學業延遲滿足呈顯著性相關。
2.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對學業延遲滿足的回歸分析
時間管理傾向各個維度和學業延遲滿足呈顯著相關,初步具備了回歸分析的條件,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與學業延遲滿足的關系,該研究以學業延遲滿足得分作為因變量,以時間管理傾向的時間價值感、時間監控觀、時間效能感三個維度上的得分作為自變量進行逐步回歸,經過篩選只有時間監控觀進入了回歸方程。詳見表6。
表6表明回歸系數的檢驗結果都達到顯著性水平(p<0.001)說明回歸方程式有效的,時間監控觀因子對學業延遲滿足有預測作用,且時間監控觀的解釋量有12.8 %。最終建立的標準化回歸方程為學業延遲滿足=1.187+0.425×時間監控觀。
四、討論
(一)大學生學業延遲滿足的現狀
本研究針對大學生學業延遲滿足的總體狀況采用描述統計法得到均值、標準差以及標準分。進而對學業延遲滿足在學歷層次、性別、家庭住址以及年級四個人口統計學變量上進行差異檢驗:學歷層次、性別、家庭住址三個變量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得出結論:
(1)大學生學業延遲滿足總體處于中等水平,且在學歷層次上差異性顯著,本科高于??粕S纱送茢?,大學生自控能力的發展趨于成熟但是做事仍然容易沖動,學業延遲滿足處于中等水平。本??拼嬖诓顒e,因本??婆囵B方向差異較大及學習氛圍,師資結構等因素造成了差異性。
(2)大學生學業延遲滿足在性別上存在顯著性差異,女生高于男生。由此推論,女生的學業延遲滿足發展穩定持續到成年,在面對誘惑時女生更加傾向于自控。由于我國社會對于男女生的傳統要求不同,因此女生在面對誘惑時更加傾向于自控。另一方面,女生的心理成熟普遍高于男生,而學業延遲滿足是自我控制系統的一部分,因而學業延遲滿足高于男生。
(3)大學生學業延遲滿足在家庭住址因素上沒有顯著性差異。結論與張曉露的結論一致。由此推斷由于我國的發展城鄉差距縮小,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的發展導致城鄉差距縮小。張曉露的研究中城鎮學生學業延遲滿足略高于農村學生,認為初中生是受外部影響而延遲滿足,推測因城鎮父母素質較高使得城鎮孩子的選擇更具有綜合分析能力。但是本研究得出農村學生的延遲滿足略高于城鎮的學生,因為大學生的心理水平趨于成熟,主要是自我延遲滿足。
(4)大學生學業延遲滿足在年級間沒有顯著性差異。本研究發現,學業延遲滿足是隨著年級的增加而呈上升的趨勢。由此推斷,大學生和中學生心理有本質的區別,張開翼研究認為青年期大學生的自我控制水平是一個由強到弱、由低到高的過程。學業延遲滿足是屬于自我控制系統,所以大學生學業延遲滿足隨著年級的增加而增加。
綜上所述,大學生的學業延遲滿足有和中學生相似之處,但是同時具備大學生群體自身的特點。
(二)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與學業延遲滿足的關系研究
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與學業延遲滿足呈顯著性正相關,表明時間管理傾向得分越高,學業延遲滿足得分就越高。時間管理傾向的時間價值感、時間監控觀、時間效能感三個維度和學業延遲滿足呈顯著正相關。說明個體對時間的穩定的態度,以及表現的外顯行為和對駕馭時間的信念都對學業延遲滿足有正向的作用, 所以,加強個體的時間管理傾向能提高學業延遲滿足能力。
由回歸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只有時間監控觀因子對學業延遲滿足有預測作用,而時間價值感和時間效能感被排除,由此推斷個體知道時間的意義但不付出行動,就不能夠獲得更有價值的目標。所以時間價值感和時間效能感對學業延遲滿足沒有預測作用。
得到的標準化回歸方程。說明時間監控觀因子對學業延遲滿足有正向的預測作用。得出結論,能夠清晰的設置目標、安排時間、分清事情優先并且檢查結果的個體,即為實現目標而努力付諸實踐的個體,這樣的大學生學業延遲滿足水平才高。
五、結論
(1)本次研究大學生的學業延遲滿足能力處于中等水平;在學歷層次、性別上存在顯著性差異;在家庭來源、年級上不存在差異。
(2)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與學業延遲滿足存在顯著的正相關;時間價值感、時間監控觀、時間效能感三個維度與學業延遲滿足也存在顯著正相關。
(3)時間監控觀對學業延遲滿足存在良好的正向預測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偉娟.青少年學業延遲滿足及其相關研究[J].華中大學研究生學報,2009,16(3):12 5-127.
[2]張志杰,黃希庭.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編制[J].心理學報,2001,33(4):338-343.
[3]劉玲花,王增文,王翠榮,周士勤.大學生學業延遲滿足量表[M].心理評定量表手冊,82-87.
[4]黃志堅.誰是青年?—關于青年年齡界定的研究報告[J].中國青年研究,2013,31-41.
[5]王其格.試論本、??平逃幕緟^別[J].赤峰學院院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28(1):111-112.
[6]李育輝,張建新.中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應對方式及二者的關系[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4(10):711-713.
[7]張曉露.中學生學業延遲滿足及其與學業壓力應對效能的關系研究[D].西南大學碩士 論文,2008.
[8]黃志堅.誰是青年?—關于青年年齡界定的研究報告[J].中國青年研究,2013,31-41.
[9]張開翼.青年大學生心理分析與健康心理培養[J].岱宗學刊,2006,10(2):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