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振剛
【摘 要】本文以職業崗位能力需求為基礎,以項目化教學為手段,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從課程目標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設計、教學單元設計制作設計、考核方式設計四個角度,探討了該課程的項目化教學實踐方式。
【關鍵詞】教學改革;項目化教學;計算機應用基礎
中圖分類號: TP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27-0198-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7.091
【Abstract】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professional ability,referring to the project oriented teaching mode,this paper designed a teaching practice in course objectives,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units,assessment methods of the computer application course.
【Key words】Educational Reform;Project-oriented Teaching;Computer Application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針對全院各專業一年級學生開設的一門計算機公共課程,是計算機的入門課。本課程以培養高素質人才為目標,以提高學生的職業競爭力為重點,著重滿足各專業學生的職業辦公能力培養需要。
1 課程目標設計
能力目標:能對計算機硬件進行簡單的組裝,會解決一些常見的電腦故障;能利用搜索引擎搜索網絡資源并能較好的利用網上資源;能簡單配置局域網;能正確收發電子郵件;能熟練使用Windows操作系統,并進行個性化設置;能用Word編寫通用文檔、電子簡報、招聘登記表、畢業論文排版、商務信函等;能用Excel制作表格,并對表格數據進行格式化設置、管理、分析和維護;能用PowerPoint制作動態演示文稿,如產品培訓文稿、年度工作匯報文稿、演講文稿等。
知識目標:熟悉計算機軟硬件;熟悉網絡資源搜索;掌握局域網的簡單配置及郵件收發;熟悉Windows操作系統,并進行個性化設置;熟悉Microsoft Office集成辦公軟件的安裝、功能、組成;掌握Word、Excel、PowerPoint軟件的使用。
素質目標:具有勤奮學習的態度,嚴謹求實、創新的工作作風;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具有高度責任心和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及一定的判斷分析問題的能力;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
2 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設計
項目一、輕松駕馭計算機。能力目標:能初步認知計算機的基礎理論;能掌握計算機系統組成及工作原理;能正確使用計算機、操作開關機;能選購、組裝計算機。能簡單處理局域網中出現的問題;會進行局域網IP地址設置;能正確收發電子郵件;能正確進行網絡打印機的設置。主要支撐知識:計算機發展歷史;計算機特點及分類;計算機軟硬件系統組成;計算機數制轉換;計算機使用注意事項;計算機的選購、組裝。局域網類型;IP地址和域名地址及設置;電子郵件的申請、收發、抄送、附件;郵箱參數的設置。訓練方式、手段及步驟:教師通過工作場景引入知識點,通過互動及提問方式引導學生了解基礎知識點。然后引入局域網的概念,演示操作IP的配置、電子郵件的應用、演示網絡打印機的配置。
項目二、WINDOWS7的使用。能力目標:能了解WINDOWS7操作系統的基礎環境;能掌握WINDOWS7基本配置及控制面板設置。能正確操作系統文件的配置;能正確操作WINDOWS7完成日常工作。主要支撐知識:個性化桌面的定制;控制面板的管理。文件的基本操作;文件夾的管理。訓練方式、手段及步驟:教師邊講解邊演示操作,學生邊聽邊操作,然后進一步進行整體練習。
項目三、實用文檔制作。能力目標:能使用Word創建、錄入、編輯文檔,實現基礎排版;能使用形狀繪制各類圖形,實現公文制作。能使用插入對象中的元素創建文檔;綜合使用和合理搭配實現圖文混排;能使用頁面設置對文檔修飾。能使用各類表格工具創建編輯表格;能使用水印功能增強文檔的實用性;能使用頁眉頁腳充實文檔的實用性。能使用樣式快速統一編輯文檔;能使用插入目錄功能創建目錄;綜合使用所有功能快速對長篇文檔排版。能使用Word批量制作商務信函。主要支撐知識:文本的輸入;字體的設置;段落格式的設置;語法拼寫檢查;形狀的繪制;插入對象的使用;頁面布局;分欄的設置;圖文混排;表格的插入、編輯;水印的制作;頁眉頁腳的設置;頁面布局的設置;格式刷的使用;樣式的使用;自動生成目錄;書簽和批注的插入;郵件功能使用。訓練方式、手段及步驟:演示案例作品,教師講解知識點及操作,學生模仿,然后進一步進行項目實訓。
項目四、處理實用數據。能力目標:能使用Excel錄入正確的數據;能使用數據有效性輕松錄入數據;能使用格式及套用樣式來美化表格;能使用頁眉頁腳及打印區域的設置。能使用多種方法輸入函數;能使用函數完成工作表數據的統計;能處理不同數據類型的計算。能使用數據排序、數據篩選來處理數據;能使用分類匯總、合并計算對數據進行統計匯總;能使用圖表、數據透視表對數據進行分析。主要支撐知識:工作薄、工作表和單元格的使用;單元格格式的設置;數據類型的設置;快速填充數據;頁面頁腳及打印區域的設置;條件格式的使用;插入公式;插入函數;單元格數據的引用;數據排序;數據篩選;合并計算;分類匯總;數據圖表;數據透視表。訓練方式、手段及步驟:演示案例作品,教師講解知識點及操作,學生模仿,然后進一步進行項目實訓。
項目五、制作演示文稿。能力目標:能掌握Powerpoint文稿的基本操作;能對文稿添加圖片、音頻、視頻,增加可視化效果;能制作帶有公司Logo的母版。能熟練對文檔中的各種元素運用動畫效果;能掌握文稿的計時演練,打包操作。主要支撐知識:文檔的輸入;插入圖片;插入視頻;插入音頻;幻燈片的設計;幻燈片母版的設計;動畫制作;幻燈片切換;幻燈片排練計時;幻燈片打包。訓練方式、手段及步驟:演示案例作品,教師講解知識點及操作,學生模仿,建議學生發揮創意,然后進一步進行項目實訓。
項目六、綜合訓練。能力目標:能熟練運用操作系統、Word、Excel的所有功能。主要支撐知識:Windows操作系統;Word操作;Excel操作。訓練方式、手段及步驟:將以上所有項目進行匯總,統一訓練,實現綜合應用。
3 單元設計
以“制作單位應聘登記表”單元教學設計為例,該單元能力目標:能使用各類表格工具創建編輯表格;能使用水印功能增強文檔的實用性;能使用頁眉頁腳充實文檔的實用性。知識目標:表格的插入、編輯;水印的制作;頁眉頁腳的設置。素質目標: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及一定的判斷分析問題的能力;具有創新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教學重點:Word文檔中的表格制作。教學難點:Word文檔中的表格的邊框設置。
單元教學內容設計如表1所示。
4 考核方式設計
考核分為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其中過程性考核占60%,終結性考核占40%。過程性考核:平時成績10%:學習態度及考勤5%、課堂提問5%,報告及實訓作業50%。終結性考核的內容與要求:采用OSTA(辦公應用模塊)以證代考,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完成相應的項目,采取上機考試方式,在期末進行。
【參考文獻】
[1]張一春.精品微課設計與開發[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張一春.信息化教學技術與方法[M].中國教育網絡.2013(10).
[3]戴士弘.論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下)[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1).
[4]戴士弘.論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上)[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