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毅堅
松原市中心醫院骨二科,吉林松原 138000
跟骨骨折在臨床上是一種常見的足部骨折類型,此種骨折多為關節內的骨折,目前在臨床上的手術治療是此種骨折常用的治療手段,改良切口術和傳統L形切口術成為了跟骨骨折主要的手術治療方案,該次擇取該院88例跟骨骨折患者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該次樣本擇取自該院88例跟骨骨折患者中,樣本選取的時間為2015年1月—2017年1月,按照隨機數字的分組方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4例,全部患者均被確診為單足骨折。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 20 例,年齡 20~61 歲,平均年齡(41.2±2.36)歲,發生骨折的原因中車禍患者占15例,高處墜傷患者占12例,其他情況導致骨折的患者占17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占26例,女性患者占18例,年齡21~68歲,平均年齡(40.9±3.45)歲,骨折原因所占的例數依次為21例,14例,9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患者實施改良切口治療,患者在手術前進行硬膜外麻醉,患者使用的止血帶的壓力應該控制在350 mmHg左右,在患者跟骨外側做1個橫弧形的切口,切口止于患者跟骨前結節,切口長度約為9 cm。手術中切開患者皮膚以及皮下組織至患者跟骨的過程中要注意保護患者腓腸神經以及肌腱,充分露出跟骨外側壁以及根部關節。在患者跟骨前方或者是外側使用血管鉗進行跟骨關節面復位操作,部分患者需要在跟骨關節面下方植入不受排斥的異體骨或者是自身骨骸,同時給予患者跟骨外側壁擠壓的操作,隨后在患者的跟骨外側壁上使用骨鋼板進行固定操作,手術最后縫合切口,同時在手術處留置引流片進行引流,使用石膏進行固定。對照組:患者實施傳統L形切口治療,進行麻醉后,在患者側外踝尖2.5 cm處做1個手術切口,在腱前與腓骨后連線的1/3處向下至患者足背部與足底的交界處,切開患者皮膚以及皮下組織,露出跟骰關節以及跟骨外側壁和下關節面。同時調整位移以及跟骨塌陷面。給予部分患者在跟骨關節面的下方植入自體髂骨或者是異體骨,將患者跟骨骨折部位使用骨鋼板進行固定,最后縫合切口,用石膏進行固定。
應用AOFAS評分對患者的臨床治療療效進行評定,總分為100分,其中AOFAS評分在90~100分之間的患者治療效果為顯效,評分在79~89分之間的患者治療效果為有效,AOFAS評分小于79分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為無效。
應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其中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差異用χ2進行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差異用t值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試驗組治療效果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療效分析對比
觀察組患者手術切口長度,手術時間以及術中出血量與對照組進行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切口長度、手術時間以及術中出血量分析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切口長度、手術時間以及術中出血量分析對比(s)
組別 切口長度(cm)手術時間(min) 術中出血量(mL)觀察組(n=44)對照組(n=44)tP 8.9±0.32 13.1±0.44 51.207 0 0.000 0 72.4±5.12 91.8±5.29 17.461 6 0.000 01 100.2±4.17 107.5±6.46 6.297 6 0.000 0
跟骨部位在整體結構上是一個外側壁薄且內側壁厚的長方體結構,是由皮質骨包繞松質骨組成的,在生活中若遭受到暴力的牽扯則會引起骨折。在目前臨床上手術治療方法一共有兩種,改良切口術和傳統L形切口術。傳統L形切口術的手術切口較大,患者受到的創傷大,同時手術過程中的操作使得患者骨折部位難以暴露,增加了手術的難度,而改良切口術與傳統L形切口術相比,彌補了傳統L形切口術的缺點,手術切口小,療效更佳,提高了治療的總有效率。該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7.72%,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1.81%,兩組患者治療療效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手術切口長度為(8.9±0.32)cm,手術時間為(72.4±5.12)min,術中出血量為(100.2±4.17)mL,對照組患者依次為(13.1±0.44)cm、(91.8±5.29)min、(107.5±6.46)mL,兩組患者各項指標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跟骨骨折患者采用改良切口治療,其手術時間短,手術切口小以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小,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
[1]徐浩,蔣元斌,劉耀輝,等.傳統外側“L”形切口鋼板內固定與跗骨竇小切口空心釘內固定治療跟骨骨折的效果比較[J].山東醫藥,2015,55(1):86-88.
[2]楊振軍,何新澤,孫勃,等.改良“L”型切口治療跟骨骨折療效及并發癥相關因素研究[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5,23(12):1123-1126.
[3]宋俊杰.跟骨骨折直形切口與傳統L形切口的治療比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21):67-68.
[4]程千,趙建忠,狄東華,等.改良切口與傳統L形切口治療跟骨骨折的臨床療效對比[J].實用醫學雜志,2016,32(14):2374-2376.
[5]魏宏江.比較改良切口、傳統“L”形切口應用于治療跟骨骨折的可行性[J].繼續醫學教育,2017,31(2):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