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寧 魏冬
[摘要]現代教育理念日益更新,而教育中的班級管理模式也需要與時俱進,與當代的社會主題緊密結合。現代化的管理觀念為人性化管理,而社會主題又是民主與和諧。在這種背景下班主任對學生管理方面的心理疏導便顯得尤為重要,這種模式的根本理念在于關注學生的心理成長,讓班級中的每一位成員都能健康快樂成長。班主任對學生的心理疏導,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班主任要想在學生心理輔導方面有所成效,就必須密切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
[關鍵詞]班主任;學生管理;心理疏導
班級管理在學校教育中是極不容易的,這一情況來源于班級管理的特征及學生的思想性格特點。一般來說,學生由于不具備判斷是非的能力。故而學生在心理上往往具有叛逆的特點,對于命令式的管理往往具有抵觸情緒。當代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在思想上自我性比較強,表現欲望較為強烈。這些思想上的特點難以使他們絕對服從命令。如果立足于他們的思想特點,關注他們的心理并加以引導,就能夠改善班級管理的效果。
一、班主任班級管理現狀
班主任班級管理現狀不容樂觀,班主任在實際的班級管理工作中遇到諸多問題與障礙。而教師不注意管理方式及模式的創新,會直接導致學生學習質量的下降。受舊有教學模式的限制,班主任班級管理在管理方式與管理模式中都存在諸多問題。而在實際的班主任班級管理中,新課改觀念又尚未深入人心,因此,批評說教式的管理模式仍然阻礙著班主任班級管理水平的提高。
此外,學生在班級生活與學習中,缺乏自我能動性。由于舊有管理模式的限制,導致學生在學習中處于被動地位,這不利于班主任班級管理水平的提高,限制了學生的各種能力。在實際的教學中,以生命化教育理念為指導,與學生進行心靈溝通、心理輔導,這是改變班主任班級管理現狀的有效途徑。
二、班主任如何指導學生心理
首先,要將差異化教學、個性化教育應用到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學生無論在個人能力、性格特點,還是在思想認識方面,都存在諸多差異,這種差異性就決定了班主任在實際指導學生心理過程中不能單純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方法,而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性與個性,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加以了解,做到對癥下藥,讓學生在輕松自由的環境中成長。
其次,班主任在實際管理工作中要充滿人文關懷,融洽師生關系。班主任的人文關懷是新型班級管理模式中的具體體現,班主任在實際管理工作中要充滿溫情,能夠真正包容學生的缺點,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同時還要成全學生。只有做到這些,才能對學生的心理加以輔導。
此外,在具體的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盡好自己的本分,融洽師生關系,讓學生在和諧的環境下學習知識。而融洽師生關系最好的辦法,便是在課堂上建立適合班級、適合學生的激勵機制。教師在整個班級管理過程中,要耐心、細心,要發現學生一點一滴的進步,并且給予肯定,及時加以表彰鼓勵。對于退步的學生,教師要耐心與其談話,找出退步的原因,然后與學生一起進步。這樣的師生關系,才是正常健康的。
再次,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時,要本著“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我們主張素質教育,其根本內涵也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這和“以人為本”有著相通之處。班主任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要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了解學生,遵循“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于學生的異常要及時關注。
三、對學生心理輔導的意義
班主任加強對學生的心理輔導,能夠看出,在班級管理中是立足于人的。在學校教育中,心理輔導指的是關注生命的教育,尊重學生的生命,尊重學生的個性。班主任需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對學生進行教育,所采用的管理模式要為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服務,立足長遠,為他們的生命成長提供便利條件。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能夠充分理解學生、鼓勵學生、感化學生,讓學生真正從學校獲得生命的升華,而非簡簡單單獲取知識。
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輔導,能夠讓學生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能夠使學生自身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本文所提到的雖然只是學生在學習方面的能力,但是學習能力的提升對學生其他方面也會有影響。此外,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符合新課改的要求,是新課改在班級管理方面的重要實踐,有利于促進新課改在班級管理方面的深入推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