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育輝
【摘要】教育敘事從學生學習實際和情感需求出發,有助于教師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更好地實現教書育人的目的。教育敘事為小學思想品德課注入了新的活力源泉,營造了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順利達成教學目標。另外,教育敘事也促進了學生身心的發展,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了他們良好的道德品質。
【關鍵詞】教育敘事;小學思想品德課;應用
教育敘事是指重點講解和教育相關的道理或者故事,具體來說,是以通過講故事的形式來描述某一事件、問題,以達到某一教育目標。教育敘事從學生學習實際和情感需求出發,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有助于教師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有效掌握學情,及時調整策略,進而更好地實現教書育人的目的。在小學思想品德課中,教育敘事法對于教師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既是一種機遇,也是一項挑戰。教師要結合課程計劃,預先認真地設計和制定好教育敘事的步驟及策略,從而更高效、更有序地實施思想品德教學。
一、教育敘事為思想品德課注入了新的活力源泉
和以往的教學方式相比,教育敘事更具創新力,其改變了“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并采取多種形式展開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當前階段,越來越多的教師已充分認識到教育敘事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小學思想品德課上,教育敘事作為一種可觀可感、貼切實際、高效有趣的教學方式,為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源泉,很好地起到了溝通師生的橋梁作用。同時,教育敘事的活力還體現在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通過敘事的形式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融入其中,感悟無窮的樂趣。另外,教師在教育敘事中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探討,進一步鍛煉其思維能力,豐富其精神世界,挖掘其潛力,培養其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我和小伙伴》一課時,教師可通過講述“桃園三結義”的故事,為枯燥的課堂及時注入活力源泉。在敘事中,教師介紹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位歷史著名人物在桃園中舉酒結義,對天盟誓,要同甘共苦,同心協力為實現遠大理想和政治抱負而努力奮斗。接著,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要珍惜和同學之間的友誼,要在集體生活和學習中學會相互關心和幫助,學會彼此諒解和謙讓,學會共同合作和遵守規則。
二、教育敘事為思想品德課營造了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
在以往的小學思想品德課中,課堂氣氛呆板沉悶,一些教師只知一味“照葫蘆畫瓢”,將教案上的知識點講解出來,也不管學生是否理解,只求完成教學任務。長此以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受挫,還會對思想品德課產生厭煩心理,失去學習興趣。由此可見,傳統的思想品德教學形式已不再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而運用教育敘事的教學方法可以很好地扭轉上述的不良局面,十分有利于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喚起學生的想象力,引起他們的情感共鳴,健全他們的思想人格。
例如,在教學《為我們生活服務的人》一課時,教師可以講述王進喜、鄧稼先、袁隆平等一些勞模的感人事跡,讓學生在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中感同身受,學習勞模們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而不辭勞苦、無私奉獻的高尚品德和優良風范。然后,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生活中從事警察、司機、理發師、清潔工等各種各樣工作的叔叔阿姨們,他們辛勤服務于我們的生活,毫無怨言,樂在其中,這些高尚的人理應獲得我們的尊重和愛戴。
三、教育敘事在思想品德課中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教育敘事具備啟迪性、形象性、生動性及協調性的特征。在小學思想品德課中,教師應用教育敘事的方法進行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推動他們從“必須學”的被動學習模式向“我想學”的主動學習模式轉變。在具體的教育敘事實踐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并尊重他們的意見,進而引導他們感悟生活,養成良好的學習及生活習慣。
例如,在教學《生活中的交通與安全》一課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播放“交通與安全”視頻,并講述我們周圍發生的因違反交通規則而引發交通事故的故事和案例,讓學生得到警醒。同時,教師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開展大討論——怎樣才是文明的交通行為。同學們頓時熱情高漲,參與積極性高,紛紛各抒己見,如不橫穿馬路,不在馬路上玩耍,不闖紅燈,搭乘摩托車戴頭盔,乘車系安全帶等,大家在教育敘事中很好地增強了交通安全意識。
四、教育敘事有利于教學目標的順利達成
(一)注重敘事過程的完整,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
在小學思想品德課上,教師通過教育敘事的形式,將主觀的闡釋和真實的情感體驗有機融為一體,探討事物的本質,解析生活的現象,直觀形象地開展課堂教學,這樣有利于促進教學目標的順利達成。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注重敘事過程的完整,要緊扣主題,對故事情節進行層次分明的闡述,要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進而提升他們的思想道德情操,促使他們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例如,在教學《扎根在家鄉的傳統》一課時,教師可以從泥塑、剪紙、戲曲、編織等民間傳統藝術的歷史由來入手進行講述,同時要注重敘事過程的完整性;接著,教師繼續講述,引導學生深入了解民間傳統藝術這一鮮明的家鄉特色,使學生了解這些民間傳統藝術最能體現家鄉人的思想、情感和性格,也最能反映家鄉的風土人情和生活狀況。這節課很好地達成了教學目標,極大地升華了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思想情感。
(二)注意敘事情境的設置,推進教學目標的達成
教育敘事是一門藝術, 敘事的表現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亨利·詹姆斯曾說:“每一個故事可以用成千上萬種不同的方式進行敘述。”這說明了從敘事文本的表層來看,敘事的方式是無限自由的。教師在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在敘事情境的設置上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吸引學生的自主參與,讓學生在敘事體驗中觸發靈感,開闊思路,獲取知識,進而推進教學目標的達成。
例如,在教學《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紙》一課時,教師可邊講述邊設置圖文并茂、聲像結合的敘事情境:紙是誰發明的?在沒有紙之前,我國古代的人是用什么來寫字的?如果沒有紙,我們的生活會成什么樣?接著,教師引導學生了解了東漢時期的蔡倫改進了造紙術;沒有紙之前,我國最早的文字都刻在龜甲、獸骨、竹片、簡帛等上面。然后,學生紛紛扮演角色,續編生活沒有紙的故事。這節課通過敘事情境的設置,讓學生親自體驗,既增強了學習興趣,又了解了紙的重要性,同時也突破了本課的重難點,有效推進了教學目標的達成。
總之,在小學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中,教育敘事作為一種科學、直觀、形象、具體的教學形式,不僅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果,還開啟了學生的心扉,促進了學生身心的發展,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參考文獻】
[1]伍麗媛.小學思想品德課中Flash教育動畫的開發與教學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22):140-141.
[2]郭亞萍.教育敘事在小學思想品德課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09):88-89.
[3]張宏,江紅霞.略談小學思想品德課高效課堂實現途徑選擇[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17):120-1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