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信息化時代全面到來,新媒體的出現對于各行各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潛力,如何利用新媒體更好地發揮應有的功能,促進行業不斷創新和發展,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新媒體的出現對于大學生教育而言,也提供了更多的方式方法。當前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在教學形式、內容等方面還需要不斷完善和優化,如何利用新媒體技術,更好地發揮大學生思政教育的作用,對于全面提高大學生整體思想政治水平,提升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對新媒體如何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有效發揮作用提出了具體的建議和措施,以期為相關課題的研究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措施
伴隨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媒體全面走進公眾的視野,并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等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大學生由于還未全面踏入社會,所以思想不成熟,所以需要不斷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觀,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修養,才能成長為對社會更加有用的人[1]。如何借助新媒體,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效果,是當前擺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要研究課題。
一、新媒體基本內涵概述
隨著計算機互聯網等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發展,新媒體應運而生,通過利用手機、電腦社交軟件和信息平臺等,從而提高信息傳輸、共享和應用水平。新媒體具有顯著的時代特征和優勢。
一方面新媒體在信息傳輸形式和傳輸速度上具有明顯的優勢。人人都可以借助新媒體設備進行信息傳輸,在傳輸內容和形式等方面也突破了傳統的文字內容限制,以更加多樣性的視頻、圖片、聲音等形式進行傳輸,傳輸速度快,接收對象多樣性,這種三維立體的網絡形式大大方便了公眾隨時隨地掌握信息和利用信息。另一方面將碎片化的信息進行實時更新和傳輸,信息量更大、內容更豐富。
二、新媒體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傳統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主要是教師講述為主,按照教學大綱和教材內容進行機械性講解,由于思想政治內容比較枯燥,加上學生面臨其他的學科壓力,對于思想政治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學成效不顯著。引入新媒體,可以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和特點將其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習效果,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2]。新媒體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載體。新媒體的出現大大吸引了大學生的眼球,學生也習慣于從新媒體平臺上獲取更豐富的信息,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課堂可以借助新媒體優勢,向學生傳輸正確的積極的系統的思想政治信息。
(2)為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利用新媒體微博、微信、論壇平臺等,能夠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互動討論中,及時了解掌握學生的思想政治傾向和心理動態,挖掘學習需求,為更好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提高教學活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三、積極利用新媒體,有效發揮其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作用的具體措施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大學生思政教育課程體系建設更加重要,新時期如何全面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修養,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三觀,對于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3]。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以機械性講解為主,教師習慣于依靠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對于新媒體如何應用等還存在一些不足,想要全面發揮新媒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完善和優化:
(1)以教學目標和教材內容為基礎,創造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圍。教師要充分利用新媒體,在掌握新媒體基本內容、形式和方法的基礎上,借助有效載體,結合教學目標要求、教材課程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豐富性,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學習,已經從單純的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向著理論和實踐有機集合轉變,教師要及時將課本教材和國家有關的最新的時政要聞等聯系在一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學的全面性,所以教師可以充分借助網絡視頻等,對當前反映社會發展的政策、問題等通過新媒體網站、郵箱和QQ群、微信公眾號等向學生進行推送,從而便于學生及時了解最新的時政訊息,同時教師要將課本內容和社會熱點話題有機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各種辯論賽、創新設計大賽等,增長見識,激發創造能動性,全面提升思想政治修養。
(2)以學生為中心,借助新媒體構建更加豐富的教學課堂。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有自己的觀念、想法,思想活躍,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師也要注重方式方法創新,以學生為中心,充分挖掘學生的興趣和潛力,借助新媒體優勢,提高教學互動性。一方面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微電影,改變傳統的課堂理論教學形式,結合教學內容,積極搜集和課程內容相關的視頻資料等,制作成微電影等,從而吸引學生的眼球,在學習中進行討論,傳輸相應的理論知識,課后組織進行心得交流,讓學生對抽象的思想政治課程內容有更加生動的理解和深刻的把握,增強記憶,提高修養。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學生群體常用的軟件和工具,將班級學生組織起來,定時進行教學內容發布,并注意運用多種形式,鼓勵學生積極自主搜集相關內容進行分享,并設置討論互動區、留言板等,鼓勵學生積極獻計獻策,同時將教學難點和教學測驗等情況及時發布,讓學生及時了解自身的學習情況,并不斷交流學習經驗等,提高整體教學成效[4]。
總之,隨著計算機互聯網等現代化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媒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教學內容、教學形式等更加多樣化,想要全面發揮新媒體的作用和功能,需要教師以學生為中心,結合教學目標要求創新性探索不同的教學形式,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進而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思想政治修養和綜合素質,為社會輸送更多高素質綜合性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秋蘭.基于新媒體如何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有效發揮作用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16):74-76.
[2]張慧芳.新媒體如何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發揮作用[J].新聞研究導刊,2016,(20):37.
[3]伍冬云.試析新媒體如何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有效發揮作用[J].人力資源管理,2016,(06):175-176.
[4]洪念德,劉曉琴.新聞傳媒在推動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J].新聞戰線,2015,(05):163-164.
作者簡介:
王燕(1980—),女,漢族,四川廣安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