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現代化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使我國教育事業得到蓬勃發展,而中學圖書館作為基礎教育設施也在不斷的規范、完善中。本文對新課程背景下中學圖書館在學校教育活動中占據的地位和發揮的作用進行了探討,以期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中學圖書館;定位;作用
引言
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使中學圖書館基礎教育建設受到重視,已逐步將中學圖書館納入現代化教學體系。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更需要不斷的更新中學圖書館工作,創新圖書館管理模式和館藏文獻結構,不斷更新服務理念提高圖書館服務質量,提升圖書館服務于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一、新課程背景下中學圖書館的定位
(一)重要的教育教學資源中心
圖書館作為現代化教育的重要課程資源,也作為新課程改革的重點改革對象,是我國教育領域的一大革新。新課程背景下的圖書館具有特定的、新時代的內涵,即圖書館是重要的教育教學資源中心。在《中小學圖書館(室)規程》中明確提出中小學圖書館要堅持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實現圖書館中收藏的各類文獻、書籍、報刊等切實運用到教學領域,以有限的教學資源創造無限的教學任務[1]。新課程背景下,中學圖書館的館藏資源、網絡資源等都會無比豐富,這對教師和學生而言成為新的教育教學資源中心。
1.學生學習、實踐基地
新課程改革堅持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為核心,倡導學生學習積極參與性,同時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培養學生協同合作精神,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和創新精神,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新課程背景下學生不僅可以通過現有教學體系學習,也可以在生活、社會等方面學習所關注、所喜歡的任何東西。總之,以學生興趣為根本,以自主學習為核心。使圖書館作為新型的教學資源中心成為學生、教師熱衷之地。
2.培養學生閱讀素養的關鍵場所
新課程背景下的中學圖書館不僅要具備傳統圖書館的收藏、整理書籍、信息等功能,也需要具備培養學生信息處理能力和終身閱讀的習慣[2]。中學圖書館匯集了學校大部分的書籍、資料和網絡資源等,也結合現代自動化和信息化技術給學生提供了信息系統檢索和電子閱覽室等圖書館附加功能。目前,多數中學圖書館已開展圖書館信息檢索教育,幫助學生掌握現代化的檢查工具例如聯機檢索、網絡檢索等。以實際應用體現中學圖書館培養學生素養關鍵場所的重要定位。
3.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引導者”
中學是培養學生正確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的關鍵階段,例如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遵紀守法等。此時,中學圖書館又擔負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任,構建科學、文明、合理的圖書館館藏結構,增添具有思想性、知識性、科學性、道德性的書籍、報刊等。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中華民族精神和文化傳統,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操,集本主義精神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質[3]。
(二)提高新課程背景下中學圖書館作用的措施
1.加強圖書館自身建設
加強圖書館自身建設可以從以下幾點方面入手:
首先,轉變圖書館管理觀念,摒棄原有圖書館只為教師服務的觀念。積極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完善學樣藏書建設、圖書館管理制度、圖書館服務制度等。以新課程改革為背景完善中學圖書館建設。
其次,積極建設現代化圖書館,為了實現現代化教育目標,實現教學資源共享,提高中學整體教學質量。
最后,完善館藏文獻結構,增加館藏數量,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學知識體系也在不斷的改革創新中。而原有的圖書館所藏書籍等資料已無法滿足教學需求,因此,建立完善的圖書館館藏文獻結構,規范圖書類型比例,增加圖書館館藏數量,構建科學、合理、現代化的藏書體系對推動學校新課程改革和現代化教育具有重要意義[4]。
2.開展課外閱讀指導活動
新課程改革使學生自主學習時間不斷增加,這也給學生自由閱讀創造時間。因此,中學圖書館可以利用這個因素積極開展課程閱讀指導活動,吸引學生自主到圖書館學習、閱讀。關于開展課外閱讀可以采取以下幾個方法:
第一,閱讀指導講座,以學生的閱讀興趣,探究興趣,特定問題等為基礎針對性的開展相關的指導講座。引導學生積極閱讀,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第二,做好圖書推薦,圖書館也要做好宣傳工作,吸引學生,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例如組織學生參加圖書館,參與圖書館管理,美化圖書館閱讀環境等。也可以采取張貼海報,學校廣播等方式宣傳圖書館,以多種渠道推薦圖書館,推薦優秀書籍等相關讀物。
第三,舉辦專題活動,圖書館可以舉辦各類關于圖書館的專題活動,以吸引學生積極參與。例如,舉辦關于文學創新、時事熱點等專題的圖書節活動,創辦讀書社或文學社等社團。總之,舉辦各類圖書專題活動,吸納愛好閱讀的學生,以少數帶動多數,在校園創造良好的讀書氛圍,進而推動圖書館建設。
3.加強網絡資源整合,實現資源共享
新課程背景下中學圖書館的建設要積極開辟圖書資源渠道,構建多元化的圖書館館藏結構。利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依托學校網絡中心,積極建設數字化、信息化圖書館成為當前中學圖書館擴館的主要形式之一[5]。例如電子圖書建設,全文數據庫建設,多媒體學習資源庫建設,數字資源平臺建設等。中學圖書館網絡資源的整合不僅有利于學生、教師查閱資料、書籍,獲取更豐富的知識,同時也可以實現資源共享,提高中學圖書館教育教學作用。
二、結語
總之,新課程背景下中學圖書館無論是在定位,還是作用上都有一個全新的突破。為了提高中學圖書館管理水平,仍需不斷的完善圖書館自身建設,優化各項功能,結合信息技術整合網絡資源,積極開展課外閱讀指導,吸引更多的學生走進圖書館,愛上閱讀。
參考文獻:
[1]尚永梅.新課程改革下的中學圖書館建設[J].文學教育(下),2017,(10):102-103.
[2]胡燕南.中學圖書館現狀分析及現代化管理探討[J].教育與裝備研究,2017,33(08):10-13.
[3]于作松.淺談中學圖書館現代化建設的有效途徑[J].辦公室業務,2017,(15):160-161.
[4]賴宇丹.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學圖書管理對策探究[J].吉林教育,2017,(14):25.
[5]張艷.中學圖書館服務轉型的實踐與思考[J].當代圖書館,2017,(01):25-28.
作者簡介:
石高莉(1982—),女,漢族,廣西桂林人,初級,研究方向:圖書館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