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持續多年,更多采用的還是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隨著時代發展,對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更多要求,老舊的灌輸式教育方法顯然不再適用。因此,必須采用新的教學方法,開發新的思政教育資源,為高校思政教育構建科學化、體系化的教學體系,提高高校思政教育教學水準。
關鍵詞:高校;思政教育;隱性課程
高校思政教育教學體系的更新需要對各種教學資源進行開發,思政教育是關系到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重要課程,但高校往往將思想教育作為顯性課程,忽視對高校思政教育中隱性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導致高校思政教育為發揮應有作用,使得思政教育功能弱化。本文針對高校思政教育中隱性課程的開發和利用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促進高校思政教育隱性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的建議。
一、高校思政教育隱性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現狀
高校思政教育隱性課程是通過受教育者在無意識間受到的思政教育知識,提高的思政教育覺悟。高校思政教育隱性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能夠幫助學生在行為中體現思政教育的教學成果,使學生對思政教育的學習由被動轉向主動。但當前高校思政教育在隱性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方面存在著以下問題:
(一)高校不重視思政教育隱性課程資源開發
高校在思政教育隱性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中起到主導作用,高校領導的言行思想等對思政教育隱性課程資源開發具有重要影響力。但當前高校管理者更多將高校日常事務管理當做高校管理工作的全部,忽視了高校思政教育隱性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重要性,給高校思政教育隱性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帶來巨大障礙。
(二)高校沒有充分利用思政教育隱性課程資源
當前思政教育僅僅局限與思政教育課堂教學中,沒有將思政教育隱性課程的開發和利用實施在專業課教學當中。同時,在高校課程教學過程當中,更多是對專業知識的教學,丟失了思政教育各種課程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觀念,無法做到將專業知識和思政教育隱性課程資源內容相結合,對思想教育隱性課程的利用不充分。
(三)思政教育教師水平不足
教師是教學活動中的引導者,當前思政教育教學中,教師的專業水平教差導致教師教學過程中缺乏責任意識和專業意識。教師在思政教育過程中,僅僅是照本宣科,缺乏對思政教育隱性課程概念的了解與認識。同時,思政教育教師沒有意識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在思政教育課堂教學中的教學觀念和思維模式落后,使得思政教育達不到預期效果。
(四)缺乏優秀校園文化的建設
思政教育隱性課程的開發還應當包括對校園文化的構建。校園文化作為思政教育隱性課程的一種,能夠使學生在優秀校園文化的熏陶下,感受到思政教育內容,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優秀的校園文化還能夠在整個校園形成人文精神氛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和行為方式,影響學生對事物的看法,培養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優秀人才。
二、高校思政教育隱性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的建議
(一)提高對思政教育隱性課程資源開發的重視
高校領導應當轉變觀念,提高高校思政教育隱性課程資源開發的重視程度,利用自身在高校的影響力使思政教育隱性課程資源能夠被充分開發利用。在高校管理中,將思政教育隱性課程資源開發納入高校管理事務中,使用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對思政教育隱性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促進高校隱性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發展,為社會提供更多優秀人才。
(二)將思政教育隱性課程與專業課程相結合
想要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學成果,促進高校思政教育發展,必須將高校思政教育隱性課程和專業課程相結合。在專業課程中納入思政教育知識內容,能夠在專業課程教學中體現人文精神,充分利用思政教育隱性課程。專業課與思政教育隱性課程的結合還能夠提高學生子啊專業課程方面的學習效率,為思政教育和專業課程知識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三)提高思政教育教師水平
高校應當聘請專業的思政教育教師,具備專業知識的教師能夠在自身專業知識的指導下,對思政教育隱性課程進行研究開發。同時,具備專業思政教育知識的思政教育教師能夠自覺對思政教育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進行更新,改變傳統思政教育課堂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通過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能夠提高思政教育教學水平,幫助學生樹立思政教育方面的學習興趣。
(四)建設優秀校園文化
高校應當著力于校園文化建設,為學生提供優秀的校園文化氛圍,幫助學生在環境熏陶下自覺規范自我言行,樹立符合社會主義發展需要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校園是高校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環境對人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建設優秀的校園文化,能在不知不覺中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總之,高校思政教育中隱性課程資源的開發對高校思政教育各方面都起著重要作用。針對高校思政教育隱性課程資源開發中面臨的各種問題,高校領導應當提高對高校思政教育隱性課程資源開發方面的重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將專業知識教學和思政教育隱性課程知識相結合,提高自身思政教育教學方面的水平,建立優秀校園文化。通過以上措施提高學生的思政教育認知水平,為社會提供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程辰.高職院校思政教育隱性課程開發的現狀與問題分析[J].時代教育,2016,(14):57.
[2]錢江飛.高校思政教育隱性課程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28(05):99-100.
作者簡介:
熊弢(1982—),男,漢族,江西南昌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