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燦蕾
摘 要:煤炭行業是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型產業,在我國建國后的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進程中,煤炭行業貢獻巨大,有力的支持了國民經濟的崛起和騰飛。改革開放后,我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從計劃經濟轉向了市場經濟,市場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建設中正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原有的管理模式發生了一系列的改變,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迎來了新的歷史時期。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不放松,以思想政治教育為統領帶動企業全面發展,這是我國企業管理工作的傳家寶,也是企業管理工作中的優勢所在。如今,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邁入了新常態,在新的市場環境下,煤炭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然要面臨著許多新問題,新情況和新特點。基于此,文章在簡要闡述市場經濟環境下加強煤炭企業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基礎上,探討了企業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路徑。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煤炭企業;市場環境;問題;路徑
一、市場經濟環境下煤炭企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市場經濟時期不同于計劃經濟時期,計劃經濟時期企業的生產任務是由上級主管部門安排的,企業只需要按照上級主管部門的指令行事即可,可以不用考慮銷售問題,而市場經濟則不然,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被賦予了更多的經營自主權,企業需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企業是否具有盈利能力,企業能否生存下去,命運掌握在了企業自己的手里。競爭是市場經濟的根本屬性。企業要在市場環境中生存和發展下去,就必須要勇于投身到競爭的大潮之中,在競爭中加壓負重,開拓創新。煤炭企業是我國的傳統能源企業,在建國后的經濟發展道路上,曾經多年保持著“一枝獨秀”的壟斷局面,頗有些“尾大不掉”之勢。但是,當前煤炭企業所處的市場經濟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我國的經濟發展已經邁入了新常態時期。新常態下,國民經濟發展速度已從高速增長轉向了中高速增長,從高數量增長轉向了高質量增長,從要素驅動轉向了創新驅動,新常態下,煤炭企業“一家獨大”的優勢早已風光不再,曾經的“黃金十年”也已成為昨日輝煌,新常態下,我國企業改革力度進一步加大,國家層面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入進行,而所有這一切,都無一例外的撬動了市場格局的調整和市場競爭的加劇。新常態下,煤炭企業迎來了發展的新時機,也迎來了發展的新挑戰,煤炭企業在新的市場環境下要想保有優勢,繼續前行不掉隊,不被市場競爭的大潮淘汰出局,就必然要強化企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筑牢企業發展的思想防線和理論基礎,依靠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疏導員工的思想,解決員工疑惑,為企業再塑輝煌,重新成為市場大潮的弄潮兒營造出一個穩定和諧的良好發展環境。
二、市場經濟環境下煤炭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首先是政治理論水平有待提高。市場經濟環境下的企業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復雜性和多樣性,沒有一個高標準的政治理論水平作為工作的指導,企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無法達到新時代的新要求,因此,提高思政工作者的政治理論水平刻不容緩。
其次是部分員工放松了對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認識,片面的認為只要把生產搞上去了,只要把經濟效益搞上去了,企業的發展就可以穩步前進。這些員工會簡單的認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用處已經不大了,政治學習已經沒有意義了,因而參與政治學習的積極性較低,熱情不高。
第三是企業員工的個人素質參差不齊,差異較大。煤炭企業由于規模龐大,機構眾多,基層生產單位和輔助生產單位林林總總,各具特色,員工組成的來源渠道和文化程度也不一而足,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有城市的,也有鄉村的,有高學歷的,也有低學歷的,這些問題的存在,無一不加大了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度。
第四是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力度不足。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互聯網+”、融媒體等新興的傳播媒介正在影響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而當前煤炭企業在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對于這新興宣傳媒介的應用還很少,很生疏,企業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還需要進一步加大創新力度。
三、市場經濟環境下加強煤炭企業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
要加強市場經濟環境下煤炭企業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以下幾個方面可供借鑒。
首先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預見性。對于政治學習松動、積極性不高的員工,要通過“約談”、“開小灶”等方式提前打好預防針,防止他們在政治學習中掉隊。
其次是要關注礦工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煤炭企業本來工作環境就艱苦,現在又處于轉型發展的關鍵期,礦工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難是難免的,因此,企業思政工作者一定要關心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幫助他們解決困難,耐心向他們講明國家政策,讓他們的思想回到健康的軌道上來。
第三是要結合市場環境改進工作方法。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煤炭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許多新的形勢和挑戰,企業員工思想上的波動也比較大,外來思潮和不健康思想對員工的侵害時刻都存在著,因此,企業必須要深入分析市場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點、新難點,著力改進原有的工作方法,如此方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四是堅持群眾路線的工作方針。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的政治路線是我黨思政建設工作的一貫方針。縱觀我黨發展歷史,以不容爭辯的事實告訴我們,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堅持群眾路線方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當前我國煤炭企業正在著力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工作,在這種新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廣大職工群眾思想上出現一些波動和問題是難免的,也是很正常的,因此,煤炭企業在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要堅定不移的遵循群眾路線,傾聽群眾心聲,做好群眾的思想、心理安撫工作,為企業后續工作的有力開展夯實群眾基礎。
參考文獻:
[1] 施正炎.構建煤炭企業文化體系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J].人力資源管理.2012(11).
[2] 馮君.淺析創新思維在國有煤炭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積極作用[J].現代商業. 2014(05).
[3] 賈海麗.經濟利益多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轉型[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 2009(05).
[4] 陳奇娟.社會工作的價值理念與工作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運用[J].社會工作(下半月).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