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允
【摘要】當前有不少的教師培訓班疏于管理,班級制度不完善,服務質量差,培訓效率低。作為培訓班班主任,應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通過營造和諧氛圍,加強服務,注重溝通,有效整合,提高培訓效率,使培訓工作順利進行,達到預期目的。
【關鍵詞】教師培訓班;班級管理;尊重;可持續(xù)發(fā)展
從教二十幾年了,筆者擔任過班主任、教導主任、校長、教學輔導員,期間經歷了不少酸甜苦辣,但深感苦中有樂。2013年,我縣掀起了學習杜郎口教學模式的熱潮。為了響應縣教育局號召,我鎮(zhèn)開設了相應的校本培訓班。筆者作為全鎮(zhèn)教學輔導員,自然成為培訓者,并負責培訓班班主任工作。為此,班主任工作迎來了新的機遇、新的挑戰(zhàn)。我原以為班主任只要交代參訓教師填好每天的簽到表、教師培訓數(shù)據(jù)收集表,以及辦理學員們的往返車費報銷手續(xù)等簡單工作就萬事大吉了。經過幾期的培訓,我才真正體會到培訓班班主任的苦與樂。
一、以人為本,做好班級管理
不管何種類型、何種層次的培訓班,都需要班主任在較短的時間內盡快把參加培訓的學員組織起來,使大家形成一個整體,有序地開展共同學習活動。這就需要班主任在學員報到后,盡快掌握學員有關信息,了解有關情況,及時挑選班委,建立健全班級組織。班主任要把班級主要活動安排及有關規(guī)定和要求向學員講清楚,落實好,使大家在較短的時間內能夠安心愉快地投入培訓學習活動,做到班級組織機構健全,各項工作進展有序,各項管理制度科學規(guī)范[1]。
2013年8月,全鎮(zhèn)第一期杜郎口教學模式培訓,筆者擔任培訓班班主任。培訓之前,我及時組建班委,召集班委開會,旨在安排班級管理工作。在實際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中,筆者尊重班干部群體的意見和建議,積極組織他們針對本次培訓工作進行討論和分析,將以人為本的思想融入班級管理工作中,凸顯班級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在具體實踐中,筆者組織班委會成員積極針對培訓工作進行討論和分析,對班長、學習委員、副班長等人的意見和建議進行整合,進而在以人為本管理的基礎上群策群議制定班級管理策略,提高管理的實際效果,為培訓工作的優(yōu)化開展提供了相應的支持。
二、尊重學員,關愛參訓教師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務者。學員來自各個小學,統(tǒng)一集中到中心校培訓。這就要求班主任在學員報到后,盡快安排好各項服務工作,使學員能夠來時愉快,學習安心,走時舒心。由于每期培訓班的周期不長,加之學員來源不同,把這些不同級別、不同年齡的人員臨時集中在一起,而且培訓班的工作頭緒多,不確定因素多,就要求班主任有較強的綜合組織能力和較高的管理水平,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把大家組織在一起,團結在一起,共同和諧愉快地學習、生活[2]。首先,班主任必須掌握一些專業(yè)知識,如對培訓的內容、重點、難點要有所了解;其次,班主任還要掌握一定的科學管理知識和基本技能;再次,班主任要有較強的服務意識。班主任既要善于人際協(xié)調,又要能夠埋頭苦干,任勞任怨,做耐心細致的具體工作,為人處事不急不躁,不卑不亢,胸有成竹,熱情禮貌。
每一期培訓區(qū)區(qū)六天時間,在這六天里,什么事都有可能發(fā)生。培訓紀律非常嚴明,學員病事假或者曠課達半天的,都要留到下一期再培訓。很多學員對此表示不理解,班主任就要做好協(xié)調工作。
第一,從培訓性質來說,培訓要求全員參與,在參與過程中領會其理念,體驗其過程,分享其成果,便逐漸掌握其操作技巧。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就會落下許多學習活動,就缺少很多的體驗與心得。因此,病事假除特殊外,一般不批假。
第二,就培訓目標而言,培訓是為了讓參訓者在培訓過后能順利開展工作。任何一種新興的教學方法都不會輕而易舉地運用到新事物中。參訓者必須先理解其主要理論體系,初步掌握其操作要領,然后在自己的工作中持續(xù)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不斷豐富其內涵以逐步達到胸有成竹[3]。因此,班主任有必要讓參訓教師明白培訓的近期目標,即要把通識培訓的課型方式、備課方式、學習方式、評價方式等帶回去;長期目標則是在后期的監(jiān)測與后續(xù)培訓中,明白有哪些轉變,有哪些困惑需要解決。
第三,從培訓效果來看,不僅要看師生的地位是否發(fā)生了根本改變,更主要的是看學員的學習是否是實實在在地發(fā)生;不僅要看教師是否真正關注學員的學習過程,還要看教師是否關注與指導學習弱勢學員進行有效的學習,幫助學員克服學習障礙。如果只把這些要求說給學員,那就是空洞的說教。在培訓中,筆者身體力行地讓學員們體會到學習在自己身上實實在在地發(fā)生。一般來說,培訓的第一、二天,學員們或不太適應小組學習活動,或不習慣共享小組合作成果,依然是我看我的筆記,你說你的想法,或習慣于等小組成果,自己卻沒有積極思考,大膽交流。針對這樣的情形,筆者在提問時有意識讓那些不積極思考、不參與小組學習活動的學員多回答問題,逐步讓他們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這樣,學員們不僅感覺到杜郎口教學模式的樂趣,也明白了怎樣在教學中監(jiān)督、幫助那些不積極參與學習的人員。其余諸如大膽發(fā)言,發(fā)言時面向大多數(shù),認真傾聽等培訓細節(jié),筆者也一一抓住不放。
三、做好總結,注重可持續(xù)發(fā)展
每次培訓即將結束,多數(shù)學員便歸心似箭,這時候總結尤為重要。它不僅是培訓知識的再一次強化,更能保證繼續(xù)教育培訓的連續(xù)性。筆者曾參加過一次“區(qū)培”,培訓結束時,首先是教師引領我們將幾天來的培訓知識按表格方式進行梳理、再現(xiàn),形成自己的知識網絡;接著是教師給我們提出培訓后的期望。他說:“我們要善于把培訓變成可持續(xù)發(fā)展,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杜郎口教學模式。不要在培訓期間剛接觸新理論時很激動,在回家的路上隨車子晃動時還想怎樣實踐,到家后工作一忙就什么都不動了。就像我們平時說的從激動到晃動到不動。如果真是什么都不動,那么,我們就辜負了培訓的主旨。”
基于此,在培訓總結會上安排學習委員做培訓收獲總結后,本人還就專業(yè)發(fā)展和后續(xù)培訓內容進行一次小型報告,與學員們交流回去后開展工作的思路與做法。會后,許多學員都跟我說:“以前參加培訓,結束時覺得非常輕松,這次不同,結束時覺得身上擔子很重,任務很艱巨,好像培訓剛剛開始。”是的,我們的工作才剛剛開始,我們還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風雨兼程,并肩作戰(zhàn)。我堅信:有思路才有出路,有實力才有魅力,有進取才會成功……
通過擔任培訓班班主任工作,和學員們一起培訓、學習,筆者受益匪淺,真正體會到教學相長,同時深感自身理論水平有待提高,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有待不斷改變與更新。我相信在實際工作中孜孜不倦地學習探索,是可以不斷地提高和完善的。
【參考文獻】
[1]姜娜.管辦評分離背景下中小學教師培訓班級管理工作新思考[J].時代教育,2016(06):74.
[2]葛建中.教師培訓機構要適應時代需求,實現(xiàn)工作轉型——在2012年湖南省中小學教師培訓機構管理專業(yè)委員會年會上的講話[J].教師,2013(01):5-7.
[3]吳平.市級骨干教師培訓的班級管理[J].師資建設(理論與政策版),2012(02):52-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