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數字化校園建設是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實現現代化教育的重要的手段。要立足學校實際,開拓創新,發揮信息技術優勢,打造信息化的教學環境,為實現學校的長久發展注入活力。
關鍵詞:高校;數字化;建設
一、 數字化校園建設的內涵
高校數字化建設是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的現代化教育改革創新工程,提高院校的信息化能力。院校通過校園網硬件和軟件兩方面的建設,打造一個集教研、管理、交流、生活于一體的功能性教育平臺,實現院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推進院校的信息化改革進程,全面達成數字化校園目標。
所謂數字化校園,從教育意義來說,即通過學校字數化建設,全面實現院校教育過程的信息化。它具有如下幾個特征:
1. 教材資源多媒體化:所謂教材資源的多媒體化,即充分發揮多媒體,甚至超媒體技術的功能,實現傳統教學內容的形象化、動態化、系統化。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將會為院校教育活動提供日益豐富的多媒體教育資源,如教材、工具書、文獻資料、教具等都將會多媒體化,將傳統的教學資源轉化為集聲、光、電、動畫、立體景象于一體的新面貌呈現出來。
2. 教學個性化:借助人工智能技術構建智能導師系統,從而實現對學生個性和獨特需求進行智能分析、個性測定,為學生篩選更加合理的學習研究方向,實現教育的個性化,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3. 學習自主化:現代院校教育更強調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成為了當前院校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而數字化教學可利用超文本、超媒體類的電子教材,為學生的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教材提供了非常廣闊的平臺,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4. 管理自動化:CMI(計算機管理教學)系統是一項利用計算機進行教學過程管理的系統軟件,它主要包括電子學檔(身份信息,活動記錄,個人獎懲情況,主要作品,品德評價等)、電子測試與評卷、學習狀況分析、研究內容分配等功能。通過電子學檔可以實現教學評價的全面性、客觀性、科學性,它更加強調學習過程的評價。
5. 環境虛擬化:網絡是一種突破時空限制的虛擬世界,這就為院校教學活動提供了更加自由的發揮空間,這就是網絡化教育的重要特征。當前已經有了虛擬化的教室、圖書館、社團、閱讀廣角、出版社等功能性空間,促進了院校教育的虛擬化發展。
二、 實施數字化校園建設的指導思路
1. 建設數字校園的基本指導思想
院校的數字化建設應以教育改革為目標,以促進教育發展為動力,借助信息技術發展,推動院校教育向更加現代化、信息化方向發展,使高校教育的發展與創新迸發出更大能量。
以教育發展為動力,就是隨著當前社會對人才的強大需求,院校必須依靠信息化教育才能實現院校辦學質量和規模,激發院校內部潛能,實現跨越式發展。另外,數字化校園也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創造了機會,使院校教育更加貼近實際,與社會發展聯系也更加緊密。
以教育改革為目標,即院校的數字化建設并不是要讓信息技術取代傳統的教學資源,而發揮信息技術的催化劑作用,促進當前高校教育的創新與變革,實現高校教育的現代化。當前,這樣的變革已經初見成效。如:
(1)師生定位的轉變。數字化校園教育環境有效打破了傳統的教學資源分配模式,突破了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突出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2)教學目標的轉變。改變了傳統教學強調知識講授的教育模式,轉向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如自主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創造力等的培養。
(3)由接受向探索轉變?,F代化的高校教育應強調合作型學習、探索性學習,資源型學習,由被動接受向自主探索轉變。
(4)由封閉教育向開放教育轉變。數字化建設為院校教育的開放性轉變創造了機會,實現了校內教學內容、教學資源與校外資源進行無縫對接,相互促進發展;也為多元化的教學體制提供了契機;院校教育功能也更加開放,可以為不同類型、不同需求的學習者提供學習資源和學習方式,使院校開放教育更加適應社會需求,也能滿足學生的多元化學習需求。
2. 建設數字校園應采用的策略
院校數字化校園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它需要不斷發展,完善,以滿足院校豐富的信息化需求。為此,在數字化建設時一定要講求一定的策略。首先,規劃合理,實施步驟科學,推廣有效。其次,加強校內外資源的互聯互通,優化院校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第三,積極創新變革,形成院系特色。院校各個科系都有自己獨特的教育特色,應繼續保持和發展自己的特色、優點,逐漸形成自己的教育風格。第四,抓重點,快發展。院校有些科系比較適合與信息技術融合,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教學特色。對此,應加大建設力度,促進其快速發展,形成自己的學科優勢。
校園數字化建設需要堅持一定的原則:
(1)設施建設是基礎:校園數字化建設要規劃全面,配套合理,資源分配合理,同時,還要為后續發展、更新留出充足的空間,以實現數字化建設的可持續化發展。
(2)資源開發是重點:數字化校園應注重教育資源的建設,這是數字化校園建設的重點。包括:數字圖書館、文獻資源庫、學術交流信息庫、科研資源等。
(3)師資培訓是關鍵:師資隊伍的信息化素養決定著學校數字化資源功能的發揮,必須強化師資培訓工作,使教師能夠熟練運用信息技術,實施信息化教學。
(4)政策配套是保障:促進院校數字化教育的有序發展,需要相應的規章和政策來維護,只有在規則內的教育活動才是最科學、最有效的。
總之,在數字化學校的建設中,信息化教育教學環境的建設應該置于核心地位。要充分發揮信息化技術優勢,對我校教育環境進行改革創新,發展學科綜合的新優勢,創造教師教育一體化的新特色,形成一個功能比較完善、富有本校特色的信息化教育系統。
作者簡介:陸棟,江蘇省無錫市,無錫南洋職業技術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