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是小學階段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對學生日后的學習生涯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而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又能夠給予學生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對學生的學習具有促進作用。本文中,筆者分析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對培養學生數學素養,提高課堂教學品質的措施進行詳細探討,希望能夠為今后相關內容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小學;數學;素養;品質
一、 引言
在小學數學的《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數學是一門重要學科,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采取有效手段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只有這樣才能夠滿足《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也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課堂教學品質。
二、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培養數學素養存在的問題
多數教師已認識到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性,并采用了一些手段進行培養,但在實際培養過程中仍存在以下問題。
1. 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時候,經常性地會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比如,在講解某方面的數學知識時,教師仍舊會以學生是否掌握該知識來對課堂教學的效果進行評價,而不是從學生的數學素養是否在該堂課中有所提升進行評價,這種傳統教學觀念的存在依然影響著數學素養的培養。
2. 教師對數學素養理解不深
何為數學素養?簡單來說,數學素養指的是用數學觀點、數學思維方式和數學方法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其傾向性,具體涉及數學意識、數學思維、數學興趣、數學習慣、數學品質等內容。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數學素養的基本內容理解不夠透徹,因而在數學素養培養的過程中出現各種問題。
三、 培養數學素養,提升課堂品質的策略
數學素養對數學學習影響很大。通常數學素養高的學生比數學素養差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表現得更加優秀。因此,數學教學中要采取有效策略培養數學素養。
1. 深入鉆研數學教材
教材是落實教學大綱,實現教學計劃的重要載體,也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主要依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以教材知識內容為基礎進行擴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能“只教教材”,要針對教材進行詳細的分析和研究,對教材中的知識要有全面的了解,借助教材內容,將知識由淺入深的傳授給學生,使得學生能夠形成更深刻的認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例如,在講解“三角形”單元知識之前,教師應當熟讀教材,對教材中的三角形特性、三角形分類、三角形內角和以及圖形的拼組等內容有一個全面的掌握,考慮除了這些知識是否還可以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適當添加一些其他相關的知識,如根據三角形的內角和去適當擴散一些外角和的知識,讓學生有所了解。根據圖形拼組的知識去適當擴散一些對稱、平移等知識。如果教師對教材知識解讀比較到位的話,之后課堂教學的開展將會變得更加順利,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以及課堂品質的提升也變得更加有可能。
2. 做到“先學而后教”
要想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教師就必須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做到“先學而后教”。所謂“先學而后教”指的是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先對所要學習的內容進行學習,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針對其中學生普遍存在的難點進行重點講解,而不是對教材中的每一方面都進行講解。這種“先學而后教”的模式,能夠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自己的思維主動去思考和解決數學問題,并且在這一過程與同學積極討論,對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幫助巨大,有助于課堂品質的提升。例如,在講解“多邊形的面積”這一單元時,具體以平行多邊形的面積為例。教師讓學生先預習一遍教材,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以前學到過的有關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知識,學生會發現平行四邊形和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是一個道理,因而起到非常理想的預習效果,課堂教學效率也會提升。
3. 培養學生數學意識
對于學生數學意識的培養,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聯系生活實際。數學知識來源于現實生活,是現實生活的真實反映。將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無處不在,這對學生數學學科的學習具有非常大的幫助,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問題。比如現實生活中的購物消費,要引導學生聯系數學中“認識人民幣”的知識內容;又比如,現實生活中的籃球場,要引導學生聯系數學中“面積”中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同時,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光用數學眼光去看待問題還不夠,還應當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讓學生能夠通過實踐操作去理解數學知識,并且在給予學生實踐操作的時候,盡可能地以合作的形式進行,這樣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讓學生在實踐探究的時候體會到合作學習的快樂。這樣一來,學生的數學意識得到有效的提升,能夠在面對數學學習的時候運用數學思想、數學方式去解決問題,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數學課堂的教學品質。
4. 分層次進行教學
學生相互之間是不同的,不同的學生其學習水平、學習習慣以及性格等方面也各不相同。對于小學數學教師來說,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層教學,這樣將更加有助于課堂教學品質的提高。不可否認的是,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分層教學的難度很大,甚至在有些人看來不切實際,但是這的確是一種提高教學品質的有效方法,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嘗試。例如,在講解“簡易方程”單元知識的時候,就可以進行分層教學。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不同的小組學習水平各不相同。對于學習水平較高的小組,教師布置稍復雜的應用題,而學習水平較低的小組,則布置簡單一點的應用題。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待學生的學習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之后,在從整體出發,進行復習鞏固。
四、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當僅僅將目光集中在傳授學生數學知識上,還應當注重對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不僅可以改善課堂教學的現狀,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還有利于學生的數學學習,同時還對學生今后的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巍.培養數學素養打造高效課堂[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6,12(4):145-146.
[2]王玉情.回歸課堂本真培養數學素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7,12(1):237-238.
[3]王學榮.打造活力課堂提高數學素養[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2,36(7):85-85.
作者簡介:劉美芳,江西省贛州市,江西省興國縣實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