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顏士杰+莫棨瑜
【摘要】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逐步上升為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創新創業教育逐漸成為各高校育人的重要環節。文章闡述了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與內涵、地方財經類高校金融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在創新創業教育的前行與探索中,為存在的問題提供了解決建議。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地方財經院校;金融專業
【基金項目】本論文系“2016年學校教師創新創業教育研究”專項課題(2016JSZC10)總結性成果。
隨著創新創業的深化,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等文件,有效全面推進了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對高校而言,落實國家創新創業教育的各項政策,踐行國家創新驅動型發展戰略,承擔著為國家創新型發展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撐和人力資源保障的重任。
一、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與內涵
1989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提出了“創新創業教育”的概念,并將創業能力劃為與學術能力、職業能力一樣重要的能力。1991年,中國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新創業教育”項目的成員國,在一些高校進行創新創業教育試點,創辦了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相關課程,同時還創建了多種多樣的創新創業實踐基地,采用不同形式對創業教育進行探索和實踐。
傳統的社會教育觀念認為高校學生在大學畢業后面臨的選擇基本是考研、就業、出國,沒有其他的嘗試和改變。對于高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培養,不單只是培養他們的創新創業精神與創新創業能力。創新創業教育是一種教育理念、一種精神教育,它的本質是一種全面的素質教育。通過全面的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學生將成為具備扎實專業知識和專業實踐能力,具備社會責任感和優秀的人格品質的全面型綜合人才,不畏挫折困難,能夠在社會中與他人友好相處。
創建培養拔尖創新創業人才的現代高等教育模式是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內涵,引導高校師生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教育觀念,實施教育教學創新改革,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創新實踐相結合,最終實現從知識傳授向能力和素質培養的轉變,著重對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創新創業能力和創新創業素質進行培養,從根本上提升高校人才的培養質量。
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創業意識作為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環節,是有別于傳統知識教育的。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轉變高校傳統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加速創業興業教育改革,有助于把握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內涵與真諦,改進人才培養模式,促進高校教育改革發展。
二、地方財經院校金融專業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現狀
目前,許多財經院校開設了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有關課程,成立了相關實踐基地,對創新創業教育進行了多種形式的探究和實踐。然而,中國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還處在初級階段。
如今,地方財經院校主要是依托創新創業實踐基地進行創新創業培養,通過創立創新實踐項目,成立創新實驗基金,實施產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同時,以大學生課外創新實踐活動為抓手,探究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式。目前,創新創業教育形式可以簡單總結為三種:一是在教師指導下設立和經營企業,二是指導學生參賽或參加創新創業活動,三是設置創新創業課程。地方財經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培養模式應當立足實際,以課程教育為重點,結合賽事與活動,帶動更多的學生自覺參與實踐,不斷提升創新創業能力。
地方財經院校在培養金融專業創新創業人才過程中,存在一些共性問題: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匱乏,政策保障力度不足與落實難度大,創新創業教育與人才培養方面銜接不足,創新創業教育學科比較薄弱,課程體系不科學,師資力量缺乏等。唯有妥善地認清現狀與解決問題,創新創業教育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三、地方財經院校金融專業創新創業模式與選擇
(一)搭建高校與金融企業合作的橋梁
只有在良好的社會環境支持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才能得到良性發展,而相關金融企業是社會系統中重要的支持力量。地方財經院校應與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建立創新訓練類實踐項目與平臺,從企業中聘請專業人士作為創業指導教師,圍繞專業開展創業實踐,為學生提供幫助與支持,并利用校企合作的示范基地,發揮學校教學與科研職能,強化管理,使之成為創新創業實踐基地。
(二)創設區域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
除了加強金融企業與高校的聯系,高校間創新創業教育經驗的交流也非常重要??梢月搫訁^域內高校,學習其他高校先進的創新創業教育經驗,總結自身不足,加強交流與合作,互促互進,不斷提高創業創新教師教學水平,擴大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影響,更好地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
(三)完善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借鑒國內外高校創業教育的先進經驗,設立適合本校學生的本土化教育課程。立足于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創業能力的基本內涵,開設適合本校的創業教育課程。
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首先要求學生掌握系統性的創業知識。設立理論學科課程,有助于系統性創業知識的學習,如《大學生KAB創業基礎》《SYB創業基礎》《創業心理學》等課程。此外,還應結合金融學科專業知識,開展多類型的創新創業講座,邀請知名企業家以自身實踐經歷來使學生了解創業的流程、艱辛并從中借鑒經驗。在創新創業課程中,以實踐為主,在實踐中學會知識,培養能力。
(四)改進課程教學方式,重視創業教育內涵
運用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加快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進度。首先,開展理論基礎教學。學生只有掌握創業的理論基礎知識,具備最基本的創業技能,才能更有效地運用于實踐中。其次,豐富第二課堂,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團隊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再次,開展案例探討,更新教學方式,列舉真實、有效的案例,加深學生對創新創業知識的理解和創業活動的認知,增強學生創業內驅力。
(五)構建高素質師資隊伍,探索創業導師輔導制
要實現創新創業教育目標,高校應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培養建設,優化師資配置,構建合理的師資體系。高校應聘請優秀的企業家擔任創新創業教育兼職導師。這些創業導師具備豐富的創業實踐經驗,通過開設創業課程和創業講座,幫助學生解決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為學生創業提供較為全面的指導。同時,創業導師能夠把創業理論與實踐有效銜接起來,利用手上掌握的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創業信息。此外,創業教育教師需不斷完善理論體系,努力提高專業素養,滿足學生對創新創業知識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胡桃,沈莉.國外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對我國高校的啟示[J].中國大學教學,2013(02):92-96.
[2]劉俊賢,李晶,遲到.財經類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建設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 2016(01):438.
[3]張海永,戴澤興,王大星.應用型高校金融工程專業創新創業教育體系[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39(03):87-90.
[4]劉宇峰,孫健,葉安照,等.地方本科院校金融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