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立進??
摘要: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最基層的組織單位,班主任首要是班級管理的組織者,其次才是班級的領導者,同時也是班級德育教育的主要實施者。班主任作為師生聯系的紐帶,既是班級建設的關鍵指導者,又是家校溝通的重要橋梁。班主任工作打造了班級靈魂與凝聚力,同時塑造了學生的靈魂和精神。班主任對創設良好的班集體起著提綱挈領的作用,對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陶冶學生情操和培養全面發展有著引領鋪墊作用。
關鍵詞:班級管理;智慧;綻放;藝術
一、 人治管理——明確班主任的作用和職責
班主任每接手新的班級都是重新開始,針對班級管理的進行時,都會對班級事務事無巨細,親力安排和親自操作,對學生提出嚴格要求,告知學生什么時間做什么,明確如何去做,強制建立班級紅線。班主任首要是班級管理的組織者,其次才是班級的領導者,同時也是班級德育教育的主要實施者。班主任作為師生聯系的紐帶,既是班級建設的關鍵指導者,又是家校溝通的重要橋梁。班主任工作打造了班級靈魂與凝聚力,同時塑造了學生的靈魂和精神。班主任對創設良好的班集體起著提綱挈領的作用,對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班主任猶如班級管理的“管家婆”,不僅是學生思想的引領者,重要的是班級建設的靈魂和精神導師。
班級剛剛組建時,我們可以先用“人治”管理,就是班主任對班級事務事無巨細,明確對班級成員的要求,把班級管理做細,讓工作做實,促使班級盡快步入正常發展。同時班主任要加緊對學生才能的挖掘,選拔并培養學生優秀和積極分子,組建班級“臨時政府”,為搭建完善的班團委夯實基礎。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時,把權力逐步下放班委,放手班級管理與發展工作,讓班級步入法治管理的軌道,為進行法治管理的有效和高效奠定基礎。班級管理的智慧在于提升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興趣和熱情,強化學生作為班級主人翁的責任感,培養學生的能力成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有形、無形中升級班級成員管理的積極性。
二、 法治管理——做到民主,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法治管理就是建立班級制度,對學生進行約束與管理。學生的天性是活潑好動,無以規矩,不成方圓,他們更需要規范的約束。法治的管理注重學生的服從紀律,強調對學生的行為約束,對學生產生心理威懾,給班級的穩定提供良好的外部保障。讓班主任教師的權威與學生的自我教育有機溶合于一個統一體——班規,讓學生既是被管理者,同時又是班集體的管理者,班級管理便由“人治”自然而然走向了“法治”管理的預設軌道。
發展是班級管理的永恒基調。班主任須時時把脈班級管理,時時更新教育觀念,讓自己不僅做學生的良師,更是學生的益友,切實改善師生關系是自己的行動指南,師生平等中尊重學生;幫助學生學習,拓寬學生成長時空,在言傳身教的發展中服務學生;班級管理民主而自信,相信自己的學生能行。我們應當用自己寬闊的胸懷和自信的胸襟,包容學生的失誤,寬容他們的過錯,以情感教育學生,以誠相待任何學生。要做學生喜歡的班主任,師生和諧相處,善待每一位學生,賞識每一個同學。為了達到更盡善盡美的教育,這就需要實現班級的“自治”管理。
三、 自治管理——選拔和培養班干部,形成良好的班風
學生自治管理,簡單點就是班主任“放手”班級管理實現學生的自主管理,從而實現班級的自我管理。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是實施自治管理的基礎,自主水平是成長的必須。班級自治管理讓學生的學習管理能力得到酣暢淋漓的發揮,讓我們的班級管理耳目一新,充分展示了學生自主能力的魅力和力量,有形無形中培養了管理技能與技巧,讓自治管理更加成熟。班級自治管理過程中,學生是實施“自治”的主體,“自治”技巧與能力是關鍵,班主任的“三導”作用(即指導、疏導、引導)是提綱挈領。班主任以局內人的局外眼光恰當指導,適時鼓勵,獎懲分明,放手學生的同時又施以必要的控制,班級自治的成果“小荷才露尖尖角”。學生“自治”是班級管理的突破,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就是班級管理,重要的是班級的智慧管理。班級智慧管理讓班級步入快速發展成長的軌道,形成優良的班風學風,健全班級發展規劃,增強班級凝聚力,提高了班級成員班級管理的熱情和參與度,釋放了學生班級管理的積極性,使其主人翁精神得到高效發揮,最終讓學生的“自治”實現了班級的智慧管理。
四、 習慣和學生分享,培養學生的班級榮譽感
走進班級,微笑看著雙目炯炯的學生,讓他們猜老師的喜悅在何處?浪漫的濡染里,也許會逐漸生出很多雙善于發現的眼睛。習慣于和自己的學生分享成功與快樂,利用師生分享加強學生班級榮譽感教育,在習慣中加強集體凝聚力建設。班級榮譽感是學生的一種積極的心理品質,學生通過自己對身邊人事的關心和熱愛體現對集體的熱愛,激發學生砥礪前行。班級榮譽感就是一個磁力場,學生身處班級榮譽感的磁力之中,表現出主人翁的責任感,熱愛集體中發揮主動性和創造精神,不斷進取中產生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形成班級建設與發展的合力,學生在齊心協力中讓班級更具凝聚力,同心同德使班級更具競爭力。
五、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勤跑、勤觀察、勤了解
了解學生群體和個體的特點是做好班級工作的基礎,全面掌握了學生的個性特點讓班級工作有的放矢中催生出事半功倍的佳績,讓我們的班級耳目一新。班主任在勤跑、勤觀察、勤了解中讓自己對班級管理了然于心,學習態度是否持之以恒,學習目的是否明確,行動能否遵紀守法,個性發展和興趣愛好如何變換。學生到校時我在教室里等待;自習課時我不定時巡視;學生上課時我透過玻璃小窗關注學生的總體課堂表現;兩操時我同時到操場去陪跑做操;大課間時我常到學生中間談心。“勤”字讓我掌握了班級的第一手資料,據此制定出相得益彰的治班措施,讓我的管理方法得心應手。走累的時候,會倚著窗臺,像學生那樣靜靜聽上一陣子的課,心里也會有異常安靜的一段時光。
六、 讓學生的成長中生出靜氣——幫助學生規劃成功
可以設立班級固定的讀經典日。嘗試多為一個學生服務一次,短短的服務卻換取了師生間、家校間無價的真情,為班主任各項工作的開展打下了誠意無限的好基礎。如有課程換了新老師,家長和學生一時間都不大有心理準備,怎樣才能讓學生和家長快速地和新老師相看兩不厭呢?找出兩張紙,把事先打聽過的新老師的優點長處一一列下來,講給家長和學生們聽;再把家長的優點,學生們的優點反復講給新來的老師聽。彼此抱著欣賞的目光走進對方的視野,例如,根據學情需要印制身邊的成功案例,設置不同階段的學習目標,使學生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調動起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作者簡介:
賀立進,一級教師,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靖遠縣東升鎮東興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