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化學和我們的生活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自然界中的任何物質,都是由化學元素所構成的。小學自然課中,就蘊含著豐富的化學知識,直到升入高中后,我們一直都在接觸化學、學習化學知識。而學習的化學的宗旨,并非是應對各種考試,而是真正能夠運用化學,對我們生活中的各項現象和問題進行解釋和運用,真正實現學以致用。本文對高中化學知識如何在生活中進行運用,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知識;高中化學;運用
世界由物質組成,化學則是人類用以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門歷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學科,它的成就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化學中存在著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兩種變化形式。
一、 對化學的初步認識
化學的歷史淵源非常古老,可以說從人類學會使用火,就開始了最早的化學實踐活動。我們的祖先鉆木取火、利用火烘烤食物、寒夜取暖、驅趕猛獸,充分利用燃燒時的發光發熱現象。當時這只是一種經驗的積累。化學知識的形成、化學的發展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道路。它伴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而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而它的發展,又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推動歷史的前進。作為自然科學的一種,化學的應用非常廣泛。我們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可立足于兩個層面研究化學,既宏觀和微觀層面。從微觀上分析,化學主要是科學的研究組成物質的微觀粒子,包括夸克、原子、分子,研究物質的變化規律,如性質和結構等。從宏觀上分析,主要是研究物質的存在狀態、熱量,對其顏色進行觀察?;瘜W學科具有極其悠久的歷史,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利用化學的手段,能使人類更好的認識自然界,并實現對自然界的改造。
二、 高中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具體運用
1. 在衣食住行方面的應用
在生活中,我們不小心,衣服上會沾染鐵銹、污漬等,而用洗衣粉,又不能有效清除這些污漬。而這時運用所學的化學知識,就派上了大的用場。利用金屬鐵能與草酸反應生成氫氣及溶于水的鹽這一化學原理,就輕而易舉的清除了衣服上的鐵銹。
我們都知道,如果長時間使用燒水壺,會不可避免的出現一層厚厚的水垢,學習化學之后,我們知道了水垢是沉淀的碳酸鈣。為了有效清除水垢,我們可通過醋酸與碳酸鹽反應生成溶于水的酸和鹽的化學原理。
食用醋是我們的飲食中不可或缺的食材,在化學中稱為乙酸。在我們的生活中,醋有非常廣泛的用途。在對肉菜制作的過程中,將適量的醋加入,可軟化骨頭中的磷脂和鈣,在湯里溶解之后,能使人們更好的吸收營養。將醋加入到蔬菜中,能夠避免破壞維生素,對維生素能實施很好的保護作用,同時能產生更加鮮美的味道。同時,醋還具有一定殺菌的作用,特別是腸道內的痢疾性病菌。在秋冬季節,感冒病多發,在室內煮醋,能將空氣中的細菌和病毒殺死。人體胃中如果分泌較少量的胃酸液,會導致萎縮性胃炎的出現,若是對食用醋經常食用,可充分發揮輔助治療的效果。同時,可利用食用醋去保養皮鞋,能保持皮鞋鞋面光亮。為了將金屬容器里面的污垢清除,可利用醋酸與金屬發生化學反應,用醋進行浸泡,能恢復光潔的金屬表面。
在搬進新居時,常常讓我們苦惱的問題,就是各種貼面板和密度板中含有甲醛,這是一種有害的致癌物質,會嚴重威脅到人體的健康。而通過學習化學,查閱相關資料,我們了解到,在一般情況下,人造板材中甲醛會有3至5年的釋放期。因此,必須要經過適當的開窗和通風,人們才能入住新裝修的房子。
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有了越多越來的工廠和汽車。同時也相應的增加了廢氣的排放量。而廢氣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也會威脅人體的健康。
2. 在醫藥方面的應用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會生病。而治病的最基本的方式就是藥物治療。但食用藥物時,還有許多安全事項要引起我們的高度注意。若是對抗生素進行服用,在短期內不能飲酒,否則會造成心臟衰竭,嚴重的會出現生命危險。而這種用藥安全隱患問題,常常被人們所忽視。學過化學之后,我們就知道,這是雙硫侖樣反應。作為一種催化劑,雙硫侖主要是在橡膠的硫化中運用。一旦與這種物質接觸,在與酒精接觸,人體內就會出現一系列反應,如面部潮紅、胸悶氣短、惡心和頭痛等。而產生雙硫侖樣反應,是出現這類問題的主要誘因。服用頭孢曲松等抗生素類藥物,都會出現這類反應。
雙硫侖樣反應的主要原理是,在人體內進入乙醇之后,會通過身體里的乙醇脫氫酶的作用,向乙醛轉化,在通過乙醛脫氫酶的作用,向乙酸轉化。在這過程中,若是人體內部堆積了乙醇,就會有各種不適癥狀出現,最終出現雙硫侖樣反應。即便人體與極少量的乙醇接觸,對于敏感的人,也會有這種不良反應出現。所以,在吃藥時候,應禁止喝酒。
三、 如何在生活中更好的運用理論知識
1. 對化學基礎理論知識熟練掌握
為了更好的學習化學,我們首先應做好預習工作。在課堂上認證聽講自己不理解的知識。并著重做好標記,課后在認真復習,真正做到溫故而知新,及時向老師求教自己不懂的知識。為了更好的理解化學實驗,可親自動手操作。通過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便于在生活中熟練掌握和運用化學知識。
2. 利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有效銜接課內與課外,緊密結合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與生活中對應的現象。例如:當我們學習如何使用pH試紙后,利用人體皮膚呈現微酸性的特征,就可對平時使用的爽膚水的質量進行辨別。爽扶水與皮膚的pH值越接近越好,既不對周圍的環境產生破壞,也更容易被皮膚所吸收。通過運用理論知識,能使購買化妝品時無法辨別真假的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同時也能對我們的皮膚更好的保護。
四、 結論
通過運用理論知識,能對生活中的各類現象更好的解釋,真正實現學有所用,既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同時也能激發我們學好化學的信心。為此,只有將理論緊密結合生活實際,才能使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得到巧妙的解決。既使我們擁有的化學知識和生活常識更加豐富,同時也培養了我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凌澤登.淺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師的角色轉變[J].勞動保障世界,2017(27).
[2]趙元霞.構建高中化學微課生態系統策略[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3).
作者簡介:朱博文,河北省衡水市,河北武邑中學1517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