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磊花
[摘要]現階段高校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壓力逐漸增大,教育工作者對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開展也越來越重視,展開了多方面的探索與嘗試,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給人們的工作、生活都帶來了很大的改變,對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實現與“互聯網+”時代特點的密切結合,利用這一時代特色,使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能夠與時俱進,更加符合社會的實際需求。本文對“互聯網+”時代下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進行了分析,探索了這一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開展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大學生;就業指導
[中圖分類號]C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 5918( 2018) 14- 0028- 03
doi:10. 3969/j. issn.1671- 5918. 2018.14. 013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對大學生就業指導來說是一種機遇,能夠促進教育的改革與創新,現階段大學生在就業方面遇到了很多困難,這也成為了國家、社會普遍關注的一個問題,為了實現高質量就業及充分就業,就需要與時代發展潮流相適應,對“互聯網+”時代的優勢進行充分的挖掘與利用,使其能夠在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得到落實,實現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新發展。
一、大學生就業指導的內容
(一)大學生就業形勢及心理準備指導
在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為了幫助大學生正確的做出人生選擇,需要幫助其了解市場需求特點,了解自身的就業前景,使大學生建立市場意識,認識到自身的優勢與不足之處,使大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的實際發展狀態。高校開展就業指導工作需要引導大學生清楚的認識當前的就業形勢,并且能夠對其有一個正確的看待,防止對自身能力抱有太高的期待,保持適度的優越感,也不能受到傳統就業觀念的影響,在實際的就業道路上要堅持奮斗、努力實干,做好迎接就業競爭的準備。另外,在大學生擇業的過程中,需要對自己有一個理性的評價,對就業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種情況進行充分分析,在面臨困境的時候能夠承受相繼產生的變化,做到就業的心理準備,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對大學生成功就業也是有幫助的。在就業指導中需要注重對大學生進行心理準備上的指導,使大學生在機遇面前能夠理智分析,科學選擇,使自身的知識能力有用武之地,對出現的問題也能采取合理的處理措施,減少慌亂情況的發生。心理準備主要包含有自身的心理素養、職業道德及角色定位等內容,對大學生進行積極的心理疏導,使其形成正確的就業觀,具備更加樂觀向上的心理素質,從而更好地與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相符合。
(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指導
大學生在讀自身的發展方向及行動計劃進行確定的時候,不僅要考慮實際情況,還需要對存在的各種影響因素進行科學的分析,為了讓大學生選擇正確的職業,避免盲目地跟從,就需要從自身實際出發,制定合理的發展目標與方向??梢?,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指導是非常必要的,它對大學生的擇業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大學生只有對自身情況有一個全面、清晰的認知才能合理的確定自己的職業方向,完成職業設計。在全面了解自我的過程中,需要對自身的優點與缺點進行深入、理性的剖析,明確自身能力的高低,在結合原有的工作經驗對就業方向進行規劃,解決“我能干什么”的困惑。在對自我進行了解的時候對存在的優勢可以進行繼續完善,不斷充實自己,使自己的人生價值得以實現,對自我的認知應該是客觀的,對存在的缺點不能選擇逃避,可以征詢家人、同學、朋友的建議,也可以到專業的咨詢機構獲得科學的評測。
(三)大學生求職技巧及就業政策的指導
對大學生求職技巧進行指導值得就是在應聘中的相關技巧,為應聘者帶去更好的印象,一方面,需要指導大學生掌握正確的應聘著裝要求,合理搭配服裝、管理外在形象能夠對招聘結果產生一定的影響,合體的應聘穿著能夠彌補應聘者自身的一些不足,提升自身氣質。此外,還需要對招聘單位進行提前的了解,了解其屬性及業務范疇等信息,同時了解求職崗位的相關信息,做到心中有數,在應聘時才能更加有自信。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是以相應的就業政策為基礎開展的,大學生要對雇傭、用人等關系中的相關人事規定進行清楚的掌握,同時對我國及各地區的當年的就業相關制度進行了解,就業政策能夠提供給就業階段的大學生一定的利益,也包含有相關的制約條款,能夠體現就業動向方面的法律規定,與面臨畢業的大學生之間息息相關。在對就業政策進行指導的時候要防止學生進入盲區,消除其在擇業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疑惑,學校需要組織對相關就業政策進行宣講,在了解國家就業政策的基礎上,實現自身理想與社會現實的有機融合。
二、“互聯網+”時代對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影響
(一)就業信息獲取及資源共享更方便
“互聯網+”時代發展背景下,所有的社會元素之間都得到了更加緊密的結合,給人們的工作、生活都帶來了很大的改變,特別是對大學生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很大的改變,使得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開展也受到了影響。觀看網絡視頻、關注微信公眾平臺的就業信息更新等都已經成為了大學生的日常生活組成內容,在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也能夠借助微博、郵箱、微信等信息化方式進行就業信息、面試技巧等內容的推送與更新,學生根據需要對相關信息進行搜索與閱讀、觀看,這些在傳統的就業指導工作中是不具備的。另外,在這一時代特點下,能夠實現對各種資源的整合與共享,通過構建交流平臺,通過互聯網絡進行信息資源的共享,完善數據庫,結合學校內部與外部的有用資源,使就業指導工作始終能夠掌握最新的就業信息,加強與外界的聯系,提高自身實踐能力。
(二)更新就業指導理念,獲得及時的信息反饋
“互聯網+”時代能夠實現互聯網技術與生活生產的有效融合,突破了傳統的工作模式,為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提供新途徑、思路,當代大學生對互聯網是非常熟悉的,日常生活離不開互聯網絡。同時“互聯網+”時代對大學生的思維方式也產生了影響,在了解這一特點之下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能夠更好地讓大學生接受,比如開展網絡云課堂、網絡面試、網絡講座等的出現,都要求就業指導工作進行理念的更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就業指導中尊重學生的意見,在新媒體客戶端設置信息反饋渠道,收集學生的建議和意見,實現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不斷改進,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三、“互聯網+”時代下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開展策略
(一)利用互聯網打造“云課堂”開展就業指導工作
傳統的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主要采取的是課堂教學的方式開展的,課堂教學一般耗費的時間會比較長,再加上當代大學生自身具有更強的自主性,個性比較張揚,在課堂上學習比較難集中注意力,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從而就會影響到學習的效果。在“互聯網+”時代下,可以通過開發“云課堂”的方式,利用互聯網技術將相關的就業指導課程視頻傳輸到網絡平臺上,讓大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去自主安排、選擇學習的時間,只要有網絡都可以開始學習,也突破了地點的限制,同時學生還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點去選擇具體的學習內容。在實行“云課堂”的過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所上傳的視頻內容應該按照相關的人才培養要求以及實際的市場需求、教學大綱規范等設置為必修課與選修課兩類課程,視頻時間控制在三十分鐘左右,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進行學習。此外,教師不能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太過放任,應該采取措施對其學習過程加強監督與指導,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夠及時地進行解答,讓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能夠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建立并完善大學生就業指導互聯網平臺
在“互聯網+”時代下高校針對大學生的就業形勢,應該積極建立一個多元化、全方位、個性化的互聯網就業指導平臺,通過這一平臺及時的發布最新的招聘信息及相關的宣講會、講座信息,讓學生可以對信息進行自主篩選,及時了解最新的就業動態,也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與就業選擇機會。另一方面,在互聯網平臺上設置相關的通知、公告類的欄目,及時通知大學生相關的就業信息內容,現代大學生隨時隨地能夠連接網絡,這樣所有學生都可以及時的接收到相關信息與通知。此外,在互聯網平臺上還需要設置相關的問題解答欄目,針對大學生在就業擇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答疑解惑,加強就業指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聯系,提高就業指導工作的效率。高校還需要指派專門人員對平臺上的信息的閱讀量等數據進行關注與科學的分析,為今后就業指導工作的開展提供借鑒,開通反饋平臺,及時的收集學生給出的反饋信息或者是提出的建議、意見,實現平臺的不斷優化,保障學生能夠享受到更高質量與個性化的服務。
(三)舉辦多種就業指導活動,鼓勵創業
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不能只是停留在課堂上,更加需要的是走出課堂,與社會實際相結合,讓積極就業、勇于創業成為一種校園文化,營造一個良好的就業創業氛圍。利用“互聯網+”的相關技術,在高校舉辦多種形式的就業指導活動,比如簡歷制作大賽、模擬面試招聘大賽、禮儀指導、創業模擬活動等?,F在在網絡上也有很多類型的線上就業創業、職業指導的模擬軟件,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模擬的形式更加清楚地了解就業的整個過程環節,認識到應該注意的相關問題。
當前的就業形勢是比較嚴峻的,自主創業也就成為了一種緩解就業壓力的途徑。國家與地方政府也相繼出臺了關于大學生創業扶持的一系列政策,鼓勵大學生創業,通過創業可以促進就業?;ヂ摼W的快速發展也為大學生的創業提供了更多機會,“互聯網+”時代為大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創業平臺,而且降低了大學生創業的門檻,不需要太高的成本也能進行自主創業。大學生需要抓住“互聯網+”時代的這一優勢,積極創新,勇于嘗試,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結合自身情況主動進行創業。
結束語
“互聯網+”時代下人們的生活、工作都產生了很大的變化,而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形勢更加嚴峻,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在就業指導工作的開展中把握時代特點,對相關工作進行思路及理念上的創新.與“互聯網+”時代相結合,深入研究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在這一時代背景下開展的途徑與方法,找到一條合適的道路,使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能夠順利的開展并且取得良好的效果,幫助大學生更好地實現就業夢想。
參考文獻:
[1]張鵬,互聯網時代下“90后”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8):233.
[2]王坤,“互聯網+”背景下農村大學生就業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J].農業經濟,2017(12):100 - 101.
[3]張宏源,淺析“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創新對策[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11):221,223.
[4]章桂芝,康學梅,陳小蕊,“互聯網+”時代開啟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新征程[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7(9):172.
[5]王芳,趙冰,張卓林,武勝軍,王正,“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工作方式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2017,4(8):20 -24.
[6]韓明英,淺析“互聯網+”時代下高職院校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與改革——以廣西財經學院為例[J].現代交際,2017 (10):154 -155.
[7]許瑜銘,“互聯網+”視閾下大學生就業指導路徑改革探索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17.
[8]石智崗,信息時代下大學生就業工作面臨的挑戰與對策研究[J].校園英語,2016(33):22.
[9]盧曉,“互聯網+”時代創新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對策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36(3):172 -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