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憲文

【摘要】數據是計算機程序設計的基礎知識點,也是計算機程序設計高級應用的重要基石,而在大數據概念提出后,以及大數據的廣泛應用,機器學習的橫空出世,以及爆發式的增長,可以看到數據在計算機程序設計中的重要作用及地位。如何在大學計算機通識課中,以完整的體系模式,結合當前的發展方向,延伸知識范圍,構建學生的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是本文的重要目的。
【關鍵詞】數據 ?大數據 ?體系模式 ?機器學習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0-0046-01
計算機程序設計是大學計算機通識課的組成部分之一,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了解到軟件的設計過程,而現在的大學教育在該課程中,引入計算機思維的概念,希望通過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思維能力,夯實計算機能力基礎,提高學生素質,加強學生計算機能力。數據的概念及使用是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貫穿了該門課程,在教學中,往往沒有延續性,容易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低,學習效果差。
一、數據
數據作為計算機程序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數據的概念,數據的類型,常量和變量,數組,自定義類型,參數,文件等,數據庫等,貫穿了程序設計的整個過程,如何正確、有效地使用數據,提高軟件的質量,是程序設計的重點之一,而數據的多種形式,反映了數據表現的多樣性,同時也提升了數據使用的復雜程度,容易導致學生學習困難,以下表一反映了數據表現形式的區別:
1.數據的表現
數據在編程過程中,類似于物質基礎,所謂“兵馬未行,糧草先動”,編程過程中,往往首先進行數據的定義,而數據的表現形式,成為決定程序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表一,我們可以看到數據表現的多樣性,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簡單的數據表現,學生接受容易,而到文件,數據庫等環節,由于課時少,相關知識基礎薄弱,學生對于它們的使用及正確的表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效果差,學習積極性受到影響,容易導致學習的兩極分化,成為該門課程的教學要素之一。
2.數據的約束
在編程過程中,數據的使用中,要受到數據的類型,數據范圍,數據的存儲方式等多方面的約束,以《C語言程序設計》中最具代表的指針為例,它既有數據類型的約束,同時又是內存地址,受到存儲方式的約束。
3.數據的一體性
在程序設計時,由于數據對象的多樣性,例如:聲音、圖像、表格、文字、數值等,而數據表現的多樣性,如表一,使得情況復雜。保證數據的一體性,意味著從編程對象的數字化、數據的定義、數據的使用、程序的結果,數據貫穿于整個環節,我們必須保證數據類型、數據范圍、運算特性、存儲特性的一體性。
二、教學環節容易出現的問題
1.片面性
在課程的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往往出現片面性的特點,在簡單數據的使用過程中,沒有數據的定義,沒有數據的輸出,復雜數據的使用,以《visual Basic程序設計》中的賦值語句s=s+1為例,忽略其存儲特性,在循環語句中難以理解和使用。
2.離散性
由于數據使用的由簡入繁,不管多復雜的數據,其實最終都是簡單數據的使用,所以在數據的使用時,教師如果忽略了其一體性,學生忽略知識的連貫性,容易導致離散性的知識島,只記住當前的知識,沒有承前啟后,學生學得困難,教師教得辛苦。 三、教學環節設計
1.漸進式教學
在數據教學環節,由于貫穿了整個教學過程,應當重視其一體性,從共性到個性,從簡單到復雜,既要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又要通過多種方式,使學生及時掌握新的知識點。漸進式的教學需要將不同章節的數據相關知識點,通過預習、針對性教學,實驗性驗證,課后討論,提高性設計,由易到難,漸進式教學。如果忽略了其一體性,變成了離散型的知識島。
2.網絡式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提升網絡課程的作用,構建功能完善,形式多樣的網絡課件和教學軟件,在已有的比較豐富的教學資源前提下,可以逐步完善功能豐富的集成式的教學軟件,更加方便的師生多維度交流(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等間)。
3.提前式教學
在數據的教學環節,我們應當加強提前式教學,通過在線環節,課前布置預習內容、課中通過提問、教學分組討論、短時間課堂測試等環節,提升預習效果,進而達到高效的課堂教學。課后布置學習總結、課程知識延伸學習、以及在線作業和考試等,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參考文獻:
[1]羅敏,劉幫濤,尹德輝,李敏軍. 大學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實驗科學與技術,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