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金 謝興
【摘要】高職教育是我國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學校需要以現代社會對各個專業與行業的人才需求為依據,將培養出一批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同時具有豐富專業知識與實踐技能的優秀人才作為學校教育的最終目的,將“應用”作為各專業開設相關課程的基本依據。教師專業是我校的基礎專業,提升教師的職業素養與專業能力是高職學校的基本要求。在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中,教師設計與組織幼兒園課程活動的實踐能力也就成為高職教師專業的重要教學任務。本文將從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保證幼兒園課程與活動的實事求是、開發與完善幼兒園課程與活動資源三個角度分析高職學校優化教師設計幼兒園課程與活動設計質量的理論要求。
【關鍵詞】高職學校 ?教師 ?幼兒園課程與活動 ?設計能力 ?理論分析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2-0024-02
當人才競爭成為國際競爭的主要內容之后,各個國家都十分關注教育教學的人才培養質量,積極展開了教學改革,旨在通過教育提升本國的國民素質,為國際競爭做好人才準備。我國各個部門也十分關注教育領域,且隨著早期教育的普及,幼兒園的辦園水平已經成為社會熱點問題。教師作為設計與組織幼兒園課程與活動的直接負責人,與幼兒接觸最為頻繁,成為幼兒園實現素質教育轉型的基本突破口。因此。高職學校應提升教師設計幼兒園課程與活動的專業能力,使其堅守新課改與素質教育的改革理念,為優化幼兒園的活動結構打造一批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一、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
許多教師認為幼兒什么都不懂,需要教師手把手地說明活動規則與參與課程活動的步驟與程序。然而,幼兒園與常規的教育機構不同,它以開發幼兒的智力,發展幼兒的想象能力、創新能力、表達能力、思考能力等多種能力為主,并不以常規文化知識的教學進度為教學中心,所以還需幼兒教師突出幼兒在課程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保證孩子們的參與度與活動興趣。
在幼兒園階段,以“過河”戶外游戲發展幼兒智力水平的戶外活動很受歡迎,為了提出幼兒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該主動讓孩子們自行選擇參與戶外游戲活動的材料與道具,教師應解放孩子的雙手、雙腳與思想,發散幼兒思維,保證孩子們在課程活動中是主動的、積極的,讓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認識世界,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世界,讓孩子在發現與求知中實現成長與進步。比如,有的孩子選擇用小板凳搭建“橋梁”,有的孩子選擇用積木搭建過河的工具,有的孩子則選擇了一些能夠漫過“河水”的障礙物為“橋”,等等。
二、保證幼兒園課程與活動的實事求是
幼兒的年齡很小,容易接受教師的教導與勸誡,會為贏得教師表揚與認可主動參與園內活動。但是,達到這一目的的前提條件是教師所設計的課程活動符合幼兒的學習興趣,符合他們的成長發展需要,所以需要教師堅持實事求是的活動設計原則,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確定課程活動的內容與組織形式,保證幼兒打心底里喜歡這些活動。為此,幼兒教師在設計課程活動時,應全面分析學情,通過教師觀察、幼兒表述與家長分享確定能夠引起幼兒興趣的課程活動具備哪些特征,以此作為組織幼兒課程活動的基本依據。
一般來講,幼兒園共有三個學段,即小班、中班、大班。雖然只有三年,但是幼兒的智力發育與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卻是十分明顯的。針對這個成長特征,教師也應該靈活調整課程與活動的難度,保證幼兒可循序漸進地實現成長。比如,在小班階段,幼兒們的認知發育都以自身的直觀感受為主,他們能夠通過親眼看、親手摸、親耳聽感知外界事物,并不具備邏輯思維能力,所以教師所組織的課程活動應以幼兒的直觀體驗為基礎。但是,隨著幼兒認知經驗的逐漸豐富與思維能力的發展,教師便可在游戲中加入一些數字、語言、繪畫等知識,讓孩子多參與益智活動。
三、開發與完善幼兒園課程與活動資源
課程資源是指一切有利于實現教學目標與任務的所有資源,包括教材與教輔資源、生活資源、圖書館資源、網絡資源、鄉土資源、文化資源等。幼兒園雖然會以一定的考試活動評價本園在某個階段所得到的教育教學質量,但是并沒有形成統一的考試體系,這就大大削弱了幼兒園的“應試性”、“功利性”,給幼兒教師開發特色化校本課程資源,豐富課程與活動內容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與自由。因此,幼兒教師在組織園內課程與活動時,要充分利用本地鄉土資源。
我國地域廣茂,鄉土資源與民族資源十分豐富。在組織幼兒園課程活動時,教師應多分析本地的鄉土資源與民族資源,挖掘本地的資源特色,從本地民間歌曲、民間舞蹈與民俗風情等多個角度組織校本化園內課程活動,加強幼兒的實際體驗,豐富幼兒的文化素養。
總而言之,幼兒園承擔著啟蒙幼兒智力,優化幼兒品質的重要任務,良好的幼兒教育對幼兒的健康成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職學校必須要訓練幼兒教師設計課程與活動的專業能力,為教師在現實工作中發揮自己的專業素養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鄧誠恩.幼兒園保教一體化的理論探析與現實考察[D].重慶:西南大學,2016.
[2]謝慧敏.生態學視角下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研究[D].聊城:聊城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