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博 趙迎歡
[摘 要] 文章旨在結合我國醫藥行業的發展現狀,在“互聯網+”的視閾下找到行業協會的定位以及轉型發展的路徑,重新構建我國醫藥行業社會共治模型,為醫藥行業協會積極參與行業協同共治提供指導。
[關鍵詞] 政務公開;政務服務;“五公開”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23. 077
[中圖分類號] D63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8)23- 0183- 04
0 前 言
我國社會組織在改革開放初期不足1 000個,到2017年已經發展到75.9萬個(民政部統計數字),基本形成了覆蓋國民經濟各個門類、各個層次的社會組織體系。作為政府與市場之外的第三方社會組織,行業協會在全面深化社會體制改革、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國市場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健全的市場體系及市場運行機制離不開行業協會的作用。十八大報告在論述社會體制改革時要求加快形成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現代社會組織體制。從醫藥行業發展和互聯網技術進步的現實情況來看,都需要加快社會共治步伐,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
1 “互聯網+”視閾下我國醫藥行業協會機遇與挑戰
2015年7月,國務院發布《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將以移動互聯、云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為核心的“互聯網+”行動計劃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意見》明確指出要充分發揮政府、產業聯盟、行業協會及相關中介機構作用,形成支持‘互聯網+企業走出去的合力。支持行業協會、產業聯盟與企業共同推廣中國技術和中國標準,以技術標準走出去帶動產品和服務在海外推廣應用。隨著互聯網與各行各業的融合越來越深入,更多的實體連接在了一起,互聯網已經發展成為一種新業態,同時也對傳統行業與傳統領域帶來了新的挑戰。
在前互聯網時代,行業協會基于業務往來與地域相近形成關系網絡、逐步積累社會資本,待時機成熟時建立正式組織,實施集體行動。為了彌補自身社會資本的不足,傳統的行業協會商會在建立時往往需要依托精英人物的威望和社會關系。而在互聯網時代,社交媒體的出現令企業會員可以在現實與網絡空間同時建構社會網絡,加快了社會資本的積累進程,同時也減少了對精英人物的依賴。傳統的行業協會通常通過召開年會、理事會議、定期活動等方式為其會員提供建立強關系的正式機會。但這種方式對產生黏合型社會資本的作用并不充分,往往需要會員間非正式的社交活動予以補償。而互聯網帶來的社交媒體的普及已為行業協會商會擴大積累社會資本的空間范圍與持續性奠定了技術基礎。
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使得行業協會的外部技術環境產生巨變,其部分職能有被技術替代的可能。那些能有效運用互聯網技術的行業協會更有可能取得競爭優勢。在互聯網時代,行業協會商會遭遇到的最大挑戰可能來自互聯網平臺型企業。相較于行業協會,后者在互聯網運用方面擁有巨大的技術、資本和市場優勢。目前,行業協會商會的信息發布類職能已基本可以被取代:行業類的B2B垂直網站能夠提供更為專業、全面的行業信息;移動互聯網用戶端,如微信、微博、新聞客戶端等可以比會刊、協會網站等傳統渠道更有效地發布協會信息,而且成本更為低廉。與此同時,信息發布職能缺失會繼發引起部分統計分析、市場調研、技術指導類第三方服務職能逐步被開源的數據網站所取代。這些網站往往通過免費服務迅速沉淀大量的客戶數據,并通過廣告或其他增值服務的方式營利。
另一方面,隨著公眾對互聯網工具的應用與關注度逐漸升高,信息過載的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再加上網絡信息監管法規的滯后,造成互聯網上出現了大量冗余信息與非準確信息,這些也對行業協會的工作效率提升形成了阻礙。
2 “互聯網+”視閾下我國醫藥行業協會的定位
醫藥行業協會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均處在利益關系中,尤其在“互聯網+”背景下,各利益相關主體的關系錯綜復雜,因此有必要對我國醫藥行業協會在“互聯網+”視域下做出新的定位,以明確其角色、責任和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依據賽拉蒙教授的三分模型,基于利益相關廣度我們對“互聯網+”視閾下我國醫藥行業協會定位。
賽拉蒙教授把柯漢(J.L.Cohen)和阿拉托(A.Arato)所提出的“國家-經濟-公民社會”三分模型應用于對第三部門的研究,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國家-營利組織-第三部門”的模型,從而在理論層面上確立了非營利組織在社會領域中的重要地位。“第三部門理論和治理理論在從傳統公共行政向現代公共管理轉變的實踐過程中,相互影響, 共同發展,推動了一種嶄新的公共管理范式——‘多中心公共治理范式的確立,這種新的治理范式構建出一個政府、非營利組織和私營部門多中心公共治理主體共同治理公共事務的合作網絡。如圖1所示,行業協會作為非營利組織,在這個治理網絡中處于公共治理主體地位,與政府之間有著平等合作的伙伴關系。”“在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的數字化時代,公共管理的整體性治理范式日益凸顯?!蓖ㄟ^為公眾提供滿足其需要的、無縫隙的公共服務,從而達到整體性治理的最高水平,是對新公共管理改革過程中嚴重“碎片化”的戰略性回應。
在三分模型的基礎上,根據其利益代表廣泛性,基于宏觀、中觀與微觀三個維度,將政府組織、第三方社團組織與企業組織劃分為四個階段。圖2描述了一個政府與企業之間利益相關廣度的四階段模型。其中公共物品是非競爭性非排他性的,不會因增加一個人對其分享而增加成本;與之相對應,私人物品會因分享人數增多而導致成本增加。一般需求是指與行業外部其他組織或群體無差別的、對公共物品的基本需求,由政府向社會成員平等地提供;特殊需求是指行業內部的個性化需求,如行業市場信息、技術培訓等物品的需求。
政府的利益相關廣度涵蓋整個行業,服務對象包括行政主管部門、行業協會、俱樂部等非正式組織,以及會員企業,提供一般需求的公共物品,以法律法規為行為準則,處于宏觀維度;行業協會的利益相關廣度延伸至協會章程所涵蓋的一定領域范圍內,服務對象包括全行業所有會員企業與非會員企業在內的全部訴求,提供特殊需求的公共物品,以法律法規和行業準則為行為準則,處于中觀維度中較高的層級;俱樂部等非正式組織的利益相關廣度只延伸至加入組織的會員范疇,僅服務于全體會員企業,提供一定程度上的特殊需求公共物品以及一部分私人物品,以法律法規、行業準則和會員制度為行為準則,處于中觀維度中較低的層級;企業的利益相關廣度只包括企業自己,只提供私人物品,以法律法規、行業準則、會員制度和企業規定為行為準則,處于微觀維度。
基于我國政府缺乏行業協會監管經驗的客觀因素,以及行業協會在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所起作用存在高度復雜性的特點,我國采用“一業一會”制度用以增強政府對行業協會監管的針對性,降低監管的政治風險。但這也限制了行業協會市場化競爭,限制了協會運行績效。有研究表明,只有當政府縮小監管空間使得其與行業協會的合作收益為正時,行業協會參與社會共治才會真正發揮作用,且政府的監管空間越小,行業協會能力越強,行業協會參與共治就越有可能。但行業協會規模及能力的有限與龐大的行業企業數量存在突出矛盾,一些企業因“一業一會”制度下有效組織規模的限制而無法加入行業協會。供需比例的失調以及對行業協會認知定位的不準確,導致多數行業協會發展呈現“俱樂部化”的異化趨勢。行業協會區別于政府和企業作為第三方社會組織存在,不能僅定義為代表會員企業利益。行業協會應站在行業發展的高度,代表全行業企業的訴求,不應僅限于服務會員企業或少數企業代表。
3 “互聯網+”視閾下我國醫藥行業協會在社會共治中的角色及作用
醫藥行業發展亦需要站在數據之巔的頂層設計,把信息孤島連成一片陸地,連接的是數據,普惠的則是民生。圖3描述了醫藥行業社會共治金字塔模型的頂層設計(戰略層)、分級規劃(戰術層)與基礎建設(戰斗層)內部結構與外部環境。
行業發展戰略的規劃需要政策的指引、科技的進步、資源的整合以及人才的涌現。醫藥行業可簡單歸納為“學-研-產-銷-用”五個環節,“學”即人才引領,作為產業鏈的開端,始終貫穿著產業鏈的全過程。目前我國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多集中在相關領域高校,而政策制定多由政府機關的政策研究機構、技術機構以及相關領域高校完成,因此頂層設計中應包括代表學術力量與技術力量的高校,以及代表技術權威的政府直屬技術機構。作為政府監管職能的有效補充,應組織相關領域行業協會組建“行業聯合會”作為指導行業資源整合的頂層設計。此外,結合我國黨政制度的實際,頂層設計中還應包括黨組織。因此,以產學研為主體的頂層設計將從人才培養、政策宣貫、科學研究以及組織建設的高度對行業發展進行整體性治理。
在第二層級(戰術層)的分級規劃中,醫藥行業中各領域將在整體性治理頂層設計的指導下各自發展,包括醫藥研發、注冊、生產、檢驗、監測、臨床試驗、質量管理、學術推廣、銷售代理、電子商務、人力資源、金融事務、法務事物等具體環節。作為公共治理的主體,各領域的行業協會將起到重要作用。第三層級(戰斗層)的基礎建設是分級規劃的具體實施。在整體性治理范式的指導下,醫藥行業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在政府監管與媒體監督下能排除相互拆臺與腐蝕的政策環境,“更好地使用稀缺資源,通過將某一特定政策領域的利益相關者聚合在一起合作產生協同效應,以及向公眾提供無縫隙的而不是碎片化的公共服務”?!盎ヂ摼W+”對行業協會的“技術賦能”效應體現為內部組織強化與外部功能重構?;ヂ摼W技術加速了實現工業互聯、質量控制、降低成本、融資便捷、數據分析、行業整合的功能,能使供需雙方精準對接。但同時,互聯網技術所產生的數字鴻溝將使能否有效運用互聯網技術成為行業協會新的競爭要素。
“互聯網+”帶來了眾包思維與眾籌模式,這是一種更為靈活且門檻更低的成本分攤模式,為進一步強化行業協會的選擇性激勵機制提供了技術上的可行性;社交媒體的出現與普及,為行業協會累積社會資本的空間范圍和持續性奠定了技術基礎;同時互聯網技術所產生的數字鴻溝使得那些能有效運用互聯網技術的企業更有可能取得競爭優勢,這也加劇了市場的競爭性,加重了政府對互聯網經濟的管理責任。互聯網技術的進步使整體性治理成為可能?!罢w性治理的核心思想在于,借助數字化時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立足于整體主義思維方式,通過網絡充分發揮多元化、異質化的公共管理主體的專有資源和比較優勢所形成的強大合力,從而更快、更好、成本更低地為公眾提供滿足其需要的無縫隙的公共產品和服務?!迸c傳統金字塔模型有所不同的是,在“互聯網+”的視閾下消費者個人以自媒體的身份加入到對行業的監督過程中;具備互聯網基因的行業協會或俱樂部可能進化為互聯網平臺型組織或企業,對傳統行業協會構成挑戰;同時,互聯網技術使得供應鏈管理效率大大提高,為產業鏈上下游資源整合奠定了基礎。
“互聯網+”視閾下我國醫藥行業協會在社會共治中處于中層的戰術層,由此客觀上要求醫藥行業協會“下沉”,在諸多具體實踐領域中扮演重要的參與者角色,既發揮傳統的政府與企業之間的紐帶和橋梁作用,同時又兼具對產業鏈資源適度整合的功能以及為政府決策做好參謀和咨詢建議。如圖4,構建了“互聯網+”視閾下我國醫藥行業共治的新模型。在這個模型中,行業協會處在戰術層,而由行業協會組成的行業聯合會則處在戰略層,由此足以見整體思維視角下我國行業協會在社會共治中的地位與作用。
4 結 語
在“互聯網+”的視閾下,醫藥行業協會應重新尋找正確定位并接受技術賦能,利用互聯網技術加快轉型升級,為推動行業發展積極發揮平臺作用。建立并完善行業信息共享機制,梳理數據收集整合渠道,構建數據倉庫,建立大數據應用分析與挖掘機制,充分運用現代技術手段,加大數據信息的利用率,豐富信息展示手段,提升服務質量與水平?!胺e極參與社會管理,與政府分工協作,共同治理社會事務,實現政府管理社會與社會自我管理的過程的融合,達到整合社會管理資源,協調多元化的利益和社會矛盾的目的,最終形成高效的社會管理格局”。
主要參考文獻
[1]金躍文. 社會共治需要行業協會的智力支持[N]. 中國醫藥報,2014-04-21(004).
[2]郁建興,沈永東,周俊. 從雙重管理到合規性監管——全面深化改革時代行業協會商會監管體制的重構[J]. 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4):107-116.
[3] 宋曉清,沈永東. 技術賦能:互聯網時代行業協會商會的組織強化與功能重構[J]. 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17(2):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