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迦元/文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在各個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政府審計服務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它加快了政府審計服務創新的腳步,讓政府審計模式發生了徹底地變化,迫使政府審計服務的方式、平臺、制度、思維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可以發現,目前興起的聯網審計就是“互聯網+”時代下的衍生品,它是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把被審計單位信息進行一定的數據互聯整合,在系統測評和數據動態采集分析基礎上,對被審計單位財務收支及相關資料的真實、合法、效益,進行實時地遠程監督。由此看出,政府審計部門只有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完善審計法規體系,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創新政府審計服務方式,建立云審計平臺及樹立“互聯網+”思維,才能更好地完成國務院《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中“加大審計力度,創新審計方式,提高審計效率”的目標,以更好地履行審計職能,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在“互聯網+”背景下,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傳統的政府審計模式已經不能勝任政府部門對審計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政府審計建設模式必須向更高層次的領域發展,搭建政府移動互聯審計管理平臺,提高政府審計服務水平,加強各部門間審計信息共享交流,充分利用審計資源展開服務。
“互聯網+”行動計劃的提出,為審計信息化建立了更高效便捷地互聯平臺,提升了審計的整體水平,也進一步拓展和深化了審計相關的其他功能。“互聯網+”時代的政府審計服務,旨在讓審計機關在審計過程中汲取大量的數據和信息,將其整理加工后轉移到“互聯網+”審計管理移動平臺,即通過手機把實時的數據信息進行高效地分類、加工、處理,最后上傳至審計項目數據庫,從行業及區域數據中找出有價值的管理信息,為被審單位提供參考,為公眾提供監督和服務平臺?!盎ヂ摼W+”時代對政府審計服務發展產生的影響主要表現為:
第一,有利于政府審計服務精準化。“互聯網+”使得社會分工更加精細化,政府審計服務在其影響下服務水平也向精細化發展,它促進了新型現代審計服務業體系的形成。把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充分應用于政府審計服務中,能更準確地提取海量數據進行分析,使審計服務存在的問題分類更為明確,這一方面為政府審計服務系統總結了內在發展規律,更好地做到了事前精準預測;另一方面則有利于政府對被審計單位更深入了解。此外,對政府審計進行公開,可滿足不同群體對于審計信息的需求。
第二,有利于政府審計服務效率提高。大數據、云計算這些高新技術的發展使得審計聯網成為一種趨勢,它給審計人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審計數據、審計領域空間,對于成功搭建政府審計預警機制、迅速前移審計關口都起著關鍵性作用。只有充分利用網絡發揮審計“全覆蓋”的功能,才能提高政府審計工作的辦事效率?!盎ヂ摼W+”與政府審計服務的結合,是大數據環境下衍生的一種新型服務方式,它是一種快速傳遞信息的手段,遵循了信息時代追求效率最高的原則,而聯網之后的政府審計監督,與現場審計相比也具有了更為全面、時效以及成本低廉等方面的優勢。
第三,有利于政府審計服務水平提高。傳統的政府審計服務,是針對財政決算情況作出的鑒定與公證,其目的在于對國家財政預算資金是否合理使用行為進行監督。因而,政府審計的重點便集中在了中央、地方以及行政單位三個板塊,這就意味著,政府審計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對被審計單位的經濟監督。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政府間的管理審計和績效審計也更加被重視,被審計單位如何對其內部資源進行有效合理的配置、績效考評等都離不開其相應的審計監督。
政府審計服務的質量和水平關系到政府職能的有效發揮,尤其是審計監督職能的發揮。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雖然已經廣泛應用,但政府審計服務應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審計法律制度相對較少
政府審計服務對象主要是針對國家和地方政府各部門以及其它公共機構或者非營利性機構進行財務方面的審計,以達到對其經濟監督作用,更好地實現對政府審計人員的權力監督。當前進行政府審計服務時,缺乏相應的法律制度:一是對審計人員的選拔、職權等沒有做出明確的法律規定,這使得政府審計人員在進行審計服務的實際操作時沒能做到有法可依,降低了審計服務的效率和質量。二是對于審計范圍沒有做出合理的界定。政府審計所規定的范圍沒能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形勢而做出調整使得其進行審計服務時無法律依據,審計難度加大。三是對于違規的審計人員只是簡單的行政處罰,并沒有具體的明確的違規處理程度,減弱了審計人員的違規成本。
(二)審計服務方式不夠創新
政府審計服務質量的好壞與政府的審計方式、方法的恰當與否有關,但一些地方政府審計人員在提供審計服務時并沒有跟隨“互聯網+”時代的步伐:一是依舊采用傳統的審計方式。傳統的審計方法缺點主要在于審計的周期長和審計的完結時間長。審計的過程不持續,審計的實施也不及時,主要采用的是事后審計。二是沒有建立內部信息系統。當前大部分地方政府審計部門還是被審計單位,都沒有建立起信息系統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因此,政府審計人員即使采用了持續審計法,兩者當中只要有一個自身沒有建立內部信息系統,又沒有進行聯網,就無法做到相應對接,審計服務難度加大。三是缺乏審計高技能人才。就目前而言,我國政府審計部門的人員所學專業大都是財務會計、經濟管理,但如今的政府審計工作方式在不斷地升級換代,這就使得我國政府部門高技能審計人才嚴重匱乏,即缺乏審計工程、統計或者計算機方面的人才,如若不培養審計高技能人才,政府審計服務方式的創新就難以繼續。
(三)審計數據分析缺乏平臺
“互聯網+”時代,我國傳統政府審計服務面臨的主要挑戰在于:線索由紙質資料向電子數據轉變;審計時效由事后審計向實時監督轉變;審計覆蓋面由部分被審計單位向審計全覆蓋轉變。隨之而來的云時代,讓大數據一詞成為大眾熱議的焦點,其中頻繁出現的如種類繁多、價值密度低、處理速度快等個性化詞匯,無疑也是審計數據的特征。但這些數據不經過系統的處理,也會導致數據的冗雜,甚至會影響到政府審計工作的正常展開。而云審計就能幫審計人員處理這些冗雜數據,它是讓審計人員把各種數據與資源儲存在“云”端,通過云計算等處理方式,更科學有效地開展審計工作。因此,構建政府審計云平臺,才是解決政府審計問題最好的出路。
(四)審計服務觀念相對落后
當前正處于“互聯網+”時代,要求人們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才不至于被時代淘汰。政府審計人員在進行審計服務時,沒有及時更新觀念主要體現在:一是對專業理論知識和法規政策不及時更新。審計服務是隨著時代發展和審計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如《經濟法》基本上是兩年一大變動,政府審計人員若不及時更新知識結構,在進行審計服務時極易出現服務偏差。二是不掌握相關的技能。“互聯網+”時代,對于信息技術運用尤為關鍵。政府審計人員若不進行相關技能的培訓,不會將審計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相融合,很容易降低審計服務水平。三是沒有創新能力。一些地方政府審計人員未能突破傳統觀念,沒有創新意識,并且找不到學習新興信息技術的平臺,最終導致整體的審計創新能力無法提高。
要想順應“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更好地實現政府審計服務,需要不斷創新政府審計服務,其實現政府審計服務創新的路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完善政府審計法律制度
在大力推行依法治國戰略,建設責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的背景下,政府審計機關須保證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并堅持依法審計原則。因此,一是應明確審計人員選拔制度、界定審計職權范圍。要有具體的審計人員選拔考核制度,對于審計人員的勝任能力、職業道德素養尤為明確。要科學合理界定審計職權,以便審計人員進行審計服務時明確自己的職責。二是要科學界定審計范圍。我國現處于“互聯網+”時代,審計的范圍應當有所擴大,應切實彌補在“互聯網+”相關審計技術和方法運用方面的法律空白,使得政府審計人員能夠在運用這些先進技術進行調查、取證、搜集資料時能夠依法進行,有法可依。三是要明確違規處理程度的法律條文。加大審計違規懲罰力度,讓審計人員恪守職責,愛崗敬業,提高政府審計服務的效率。
(二)創新政府審計服務方式
政府審計方式的創新是政府審計服務創新的基礎。因此,提高政府審計服務方式創新應做到:一是要采用持續審計法。“互聯網+”時代持續審計法將會真正得到普遍運用,把大數據和云計算等高新技術與其它信息技術相結合,對海量數據進行挖掘、處理、分析和提取,以風險為導向,先分析,后進行立項和確定審計服務,讓政府審計服務更加科學化。二是建立完整的信息系統。無論是政府審計部門還是被審計單位都應該建立完整的信息系統,通過云計算和物聯網技術將審計部門與被審單位之間對接,實現聯網審計,提高審計資源的使用效率。三是加強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擴展審計人才招收范圍,招聘一些關于審計工程、統計計算機方面的專業人才,更系統化、全面化地提高審計人員的整體水平,以實現政府審計服務方式的創新。
(三)建立政府審計的云平臺
云審計平臺主要是依托云計算而建立,將政府審計所需要歷史數據、通過云計算、物聯網技術所獲得的聯網數據、圖片等都統一建立在這云審計平臺上,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展開:第一,構建各省市高速審計專網。借助電信專網,搭建縱橫交織的審計網絡??v向實現署、省、市、縣審計機關四級網絡互聯,橫向實現審計部門與黨委、政府重要部門網絡互聯。第二,打造審計數據云中心。該中心可以存放審計部門從各個渠道、系統收集的各類數據,并按照不同行業、單位、年度分門別類進行存放;還可以在云端安裝防火墻、安全身份認證等設備,借助互聯網,向審計機關傳遞安全數據,為大數據應用打通傳輸通道。第三,設置有針對性的技術平臺。平臺搭建的過程中,政府部門應精確測試審計人員技術水平,并針對他們所掌握的技術設置不同的操作平臺,而對于專業技術人才,則可以開發一個原始海量數據的基礎平臺;對于一般審計人員,則應建立一個簡潔易操作的、經過開發應用過的審計平臺,以滿足政府審計服務工作的需要。

(四)樹立審計的“互聯網+”思維
政府審計服務的目的是更好地解決民生問題,促進社會公平。政府審計人員要不斷更新政府審計服務觀念,樹立“互聯網+”思維,首先要及時更新相關的理論知識。政府審計人員要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系,加強對自己的審計業務知識和法律法規知識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其次要學習“互聯網+”相關的信息技術。政府審計人員應當充分與時代接軌,掌握先進的審計技術方法,提高審計服務工作效率。最后要有創新意識。政府審計人員要有敢于嘗試新鮮事物的意識。對于新技術、新理念、新方法都要勇于嘗試,不斷創新,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視野,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做一名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更好地做好政府審計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