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繪本是近幾年比較流行的幼兒學習讀物,由于它擁有生動的情節和畫面,所以也深受很多幼兒的喜愛。在很多幼兒教學課堂中,一些教師也將繪本作為單獨的一門課程加以教學,雖然這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但是并不利于學生思維的開拓,能力的提高。然而,通過深入的研究調查發現,將繪本有效的融合到幼兒區域環境活動之中,其教學成效將會是最大化的。鑒于此,本文主要就“融合繪本進行區域環境活動的創設”這一主題進行淺析。
關鍵詞:融合繪本;區域環境活動;創設;進行淺析
一、 引言
科學表明,一本好的繪本,往往能讓一個不識字的幼兒通過僅看畫面就能理解內容大意。所以在各類區域環境活動,比如:美術區域;游戲區域中充分利用繪本,則能促使幼兒教育教學工作的成效實現最大化。不過,在融合繪本創設區域環境活動之前,教師必須要對幼兒年齡特點、興趣愛好等內容進行提前的了解,也只有這樣,幼兒在學好繪本知識的同時,才能夠在區域活動中愉快的玩耍和學習。
二、 融合繪本進行區域環境活動創設的注意事項
(一) 做好相應的教學鋪墊
由于幼兒所學的知識都不是很多,以致于對于有的繪本知識還不是特別了解,所以將其融入到區域環境活動教學中的時候,教師應該做好相應的教學鋪墊工作。
比如:在繪本《獾的美餐》中,就出現了一個新的事物——“獾”,雖然很多幼兒在動物園內看到過各種動物,但是“獾”這種動物還是比較少見的。為此,作為幼兒教師,在正式區域活動開始之前,就要引導幼兒們對“獾”到底是一種什么動物加以深入的了解,這樣,當幼兒帶著繪本知識進入到區域環境活動中的時候,才會具有正確的認識,即“獾”是雜食動物。
總之,教師在將繪本融入到區域環境活動教學中的時候,一定要事先對繪本進行了解,從而也才能避免幼兒在活動中遇到各種不必要的問題。
(二) 充分考慮幼兒的實際年齡
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其實際學習情況也是存在諸多區別的。心理研究表明,3歲左右的幼兒,他們對于繪本的理解往往還需要借助相應的情景;而3歲到6歲的幼兒,則可以進行自主的繪本閱讀和學習了。因此,作為專業的幼兒教師,在融合繪本進行區域環境活動創設的時候,就必須要對幼兒的實際年齡進行充分且有效的考慮。
比如:在針對3歲幼兒班教學繪本閱讀《黃色的,是蝴蝶嗎?》的時候,教師就要將繪本中的相應情景遷移到較為真實的情景之中,比如:公園、農場、馬路等。然后教師再帶領幼兒們走進不同的場景,從而也將促使他們深入地感受到“捕捉蝴蝶”的真實游戲過程。總之,充分考慮幼兒的實際年齡情況,然后再制定科學的教學方式,對于幼兒教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工作。
三、 融合繪本進行區域環境活動的創設具體表現
(一) 將繪本融合到美術區域環境活動之中
每一本繪本,里面都有很多巧妙的美術表現手法,比如:撕貼的、印染的、拓印的等等。對于教師來講,將繪本融合到區域環境之中,最關鍵的一點則是要找出適合現階段幼兒們學習的,否則就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目的。
比如:在美術區域環境活動中,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心理、生理都正處于發育階段,所以他們對于美術繪畫的意識都不是很強烈,因此,教師為他們選擇的繪本往往有《小黃和小藍》《這是什么形狀》等比較簡單的,畢竟,幼兒們繪畫并不是真的按照繪本描繪某個物體的形狀,更多的是將其當做是一種好玩的游戲。
不過,對于大班幼兒而言,他們結合繪本參與到美術活動中,其實是希望畫出完整圖形的,為此,教師選擇繪本的難易度則可以在小班的基礎上有所加大,比如:繪本《大腳丫跳芭蕾》就特別適合中大班的幼兒,他們借助繪本,也能夠畫出基本的人物造型了,即便不是特別的完美,但是也體現出了:融入繪本,美術區域活動教學的效果也將更加明顯。
(二) 將繪本融入到科學區域環境活動之中
繪本原本和科學是沒有任何必然聯系的,但是由于部分繪本的內容也具有科學性,因此,將融入到科學區域環境活動中,則更利于幼兒對于知識的學習以及掌握。
比如:在繪本故事——《是誰便便在我的頭上》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把幼兒分成幾個不同的小組,然后再引導幼兒去拿放置在科學區域內的小動物的便便圖片,當一個小朋友拿出一個動物圖之后,其他的幼兒就要拿出與之相對應的“便便”。通過這一游戲,幼兒們不但能夠掌握科學知識,而且還能加深對小動物的認識。
除此之外,在安全問題能夠得到保證的前提下,教師還可以為幼兒建立小型實驗室。比如:在學習完繪本——《肥皂泡泡》課程之后,教師就可以在區域內放上水、肥皂、洗潔精等工具,并引導幼兒親自制作泡泡肥皂水。
(三) 將繪本融入到表演區域環境活動之中
調查發現,很多的幼兒都具有十分強烈的表演欲望,為此,教師就可以根據幼兒的這一性格特點,將繪本教學融入到表演區域環境活動之中。
比如:在《一步一步,走啊走》這一繪本中,主要講述的就是寶寶模仿烏龜、大白鵝、小兔、鴕鳥等動物走路的趣事。通常,幼兒在讀這本書時,就會情不自禁地伴隨故事,并做出相應的動作。借此機會,幼兒教師完全可以為幼兒們播放符合這一教學活動主題的音樂,并鼓勵幼兒走到臺上去進行表演。通過在表演區域開設這一教學活動,幼兒不但能夠學到知識,而且還能有效增強自身的膽量。
繪本既可以是一個單獨的閱讀教學模式,同時也能夠融入其他學科知識教學之中。對于幼兒而言,繪本是比較簡單且有趣的讀物,而如果教師在區域環境活動中能夠融入繪本,那么,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也將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提高,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曾遇到的很多問題也都將會迎刃而解。
參考文獻:
[1] 孫惠芳.兒童繪本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5(06).
[2] 沈春玲.融合多種元素體現繪本閱讀的潛在價值[J].新課程·上旬,2016(04).
[3] 喻爽.小游戲 大樂趣——淺談繪本在區域游戲中的延伸[J].動漫界,2017(03).
[4] 徐丹.如何有效開展區域中的繪本閱讀[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6(10).
[5] 袁薇薇.傳統文化元素如何融入兒童繪本創作——基于兒童心理的視角[J].中國出版,2016(04).
[6] 吳文霞.淺談繪本角色扮演中音樂的巧妙融合[J].時代教育,2016(02).
[7] 倪燕.有效開展繪本游戲的活動研究及策略[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7(01).
作者簡介:
陳艷,江蘇省常州市,江蘇省常州市三井中心幼兒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