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德超
在初中體育課堂中,立定跳遠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教學內容,同時,也是一項能夠衡量學生身體素質的體育項目。立定跳遠能夠較為全面的反應學生的運動技能以及身體的綜合素質,因此成為了諸多初中院校的體測項目之一,因此教師必須要注重學生立定跳遠的練習方法,科學的提高運動成績。學生自身的運動素養、身高和體重都會對他們立定跳遠的距離產生不同方面的影響,但是如果能夠確保是通過合理的訓練方式進行體育鍛煉,所有學生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立定跳遠的成績,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生們的立定跳遠水平進行了簡要的分析。
一、立定跳遠教學中的技術分析
立定跳遠主要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欲擺、起跳、騰空和落地,這四個環節每一個都是影響立定跳遠效果的重要要素。但是在整個跳遠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必須要把握好身體的重心,保持平衡。接下來,起跳才是最為關鍵的環節,跳遠的成績衡量標準就是通過距離判斷,起跳就是控制跳遠距離的唯一要素。在欲擺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在進行這一環節的指導時主要聯系學生的上下肢協調,必須要做到兩腳自然開列,確保距離與肩同寬,在動作時要盡量放松雙臂,前后均勻的擺動,與此同時,兩腿也要進行相應的伸縮,手臂向前時兩腿保持直立,手臂向后時雙腿屈膝,身體也應稍稍蹲下以降低重心,擺臂幅度要盡量大。在欲擺2-5次之后就可以起跳,起跳時雙腳應該用力并且迅速的登離地面,與此同時,手臂要從后向前進行擺動,以此來帶動整個身體像前跳躍。在起跳的哪一點,整個身體都應該盡可能的伸展,盡量讓所有的動力勢能都轉變為動能。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控制蹬地時的力量,如果腳下的動作力量不足,那么整個人都無法獲得向上跳躍的動力,自然也就無法跳躍到理想距離;如果腳下的力量過剩,那么很容易失去重心,導致身體失衡。下一動作是騰空,由于地心引力,騰空的過程往往停留在一瞬間,但是也必須要為下一環節的落地動作做好充足的準備,因此騰空中應該要注意一些小技巧:例如,在身體騰空到最高點位置時應該盡量抬起雙腿、收入小腹,這樣能夠延長學生在空中騰起的時間,自然也會加長跳躍距離。當然,這樣的動作對于腹部力量較弱的女生來說有難度,但是可以嘗試在拋物線最高點時盡量向后擺臂,小腿向前方延展,這樣也能夠達到增大地面距離的效果。最后的環節是落地,同時也是跳遠過程中最簡單的環節,為了最大程度的減少踝關節的損傷,應該讓學生盡量先用腳跟著地,然后再迅速落下整個腳掌。在整個過程中,膝蓋必須要時刻保持彎曲,以此來減小身體快速落地帶來的沖擊力,除此之外,也要適當地前傾身體,維持身體的平衡。
二、立定跳遠教學中的技巧指導
影響立定跳遠距離的因素有很多種,例如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運動技能、動作技巧、還有心理素質等等。其中,心理和身體素質都是依靠學生自身的身體條件,這其中的差異是不容小覷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著重注意跳遠技術的指導。首先,要指導學生的起跳站位動作,進行專項的站位練習,練習場地應該要選擇較為平整且空曠的場地。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進行分組,當其中的一位同學在練習時,其他同學要觀察他的站姿和動作,糾正不標準的行為。第二,要讓學生進行原地蹬地動作的練習,可以先指導嘗試將雙手背在身后,彎曲膝蓋,同時雙腳用力抓地、蹬地,的重復動作,這樣的練習能夠讓學生模擬實際跳躍蹬地的感覺,同時也可以增強學生腿部的力度。在確定學生已經掌握了原地蹬地動作之后,可以進行原地向上彈跳的動作練習,練習的要點原地蹬地的練習相似,但值得注意的是兩條腿應該同時發力。除此之外,在原地蹬地練習的過程中必須要確保動作的連貫性,引導學生完成完整的下蹲、蹬地、伸展一系列動作。第三,教師還要鍛煉學生的協調能力,如果在跳遠過程中上下肢不協調,就會對跳遠結果產生很大的影響,影響身體的平衡,甚至摔倒。常見的不協調現象,例如手臂向后時腿沒有屈膝,或跳起時手臂沒有帶動上半身等等,教師必須要加強原地練習,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找到感覺。
三、立定跳遠教學中的其他訓練
長久以來,立定跳遠都是中學階段的體育教學重點內容之一,并且在多樣的體育訓練項目中也算是技術水平較低的活動,正因如此,一般的學生都能夠掌握立定跳遠的技術。雖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跳遠技術能夠提高跳遠成績,但同時,學生的身體素質是不容忽略的,因此,教師必須要在練習之前了解學生的健康狀況,只有在確保學生身體狀況的前提下才能夠制定科學有效的練習計劃。對于身體狀況不理想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在一邊旁觀,觀察別人的動作,待身體狀況允許后再進行立定跳遠練習。在開始練習前,教師也必須要讓學生做必要的熱身運動,將在練習過程中受傷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如果發現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吃不消、不能完成設定的活動內容,教師必須要及時調整,不能讓教學任務超出學生身體能夠承受的限度。如果在練習過程中學生的身體出現了不適,也必須要及時中斷練習,必要的話要及時采取措施,將學生受傷的概率降到最低。在訓練過程中,教師也要密切地觀察他們的練習效果,有錯誤的地方要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及時指正。
總之,在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在了解學生身體素質的基礎上開展訓練,不斷的規范學生的動作,讓學生按照由簡到難的練習順序反復訓練,積累經驗,確保能夠得到滿意的立定跳遠成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