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核心素養是現代語文教育的重要概念之一,核心素養的價值追求指向“深度學習方式”的重構和“互聯網+”與教育的融合。核心素養的本質在于通過教師有效地“讓”與“引”,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真正把課堂還給小學生、讓小學生收獲成功,實現了教育本真的回歸。
關鍵詞:核心素養;課堂教育;改革
一、 引言
當今的小學語文課堂中,老師大多只是機械性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將課本內容直接教給學生,并沒有將所學知識進行有深度地總結深化,將語文問題上升到語文思想的高度。反觀國外教育,老師會經常讓學生在語文問題中提煉核心思想,使學生明白語文問題各式各樣解答思路的形成原因及重要性。這對于當今填鴨式的教育而言有著很大的意義,啟發我們不斷思考更好的教育方法,這對教育進步有著其獨特的價值。傳統的教學手段受到方法、教學思想等多項條件的限制,課程中的一些較難理解的重難點無法直觀地呈現給學生并被其理解。同時,課堂上學生表現較少,缺少合作、互動、質疑的環節,不僅在知識上會有所缺失,在能力的鍛煉方面也將有較大的阻礙。在課堂教學中恰到好處地對學生的語文思維進行培養與訓練,將可以使課堂的教學更加優質與高效。教師的講授與語文思維的培養相得益彰,將學生的積極性完全調動,也讓教師授課更加輕松,課堂也將回歸最初的活力而不是滿堂灌的模式。將學習內容及時進行歸納總結,使學生得到鍛煉,使他們能夠更快、更自然地接受各個學科的知識并能調動自身思維潛質來思考分析問題。
二、 核心素養的價值追求
(一) 核心素養,指向“深度學習方式”的重構。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讓”不“引”則虛,只“引”不“讓”就空。深度學習的有效性,來自于學生內在的動機和好奇性,來自于學生主動探究和嘗試的興趣的滿足,更要來自于教師的有效地“讓”和“引”。小學語文教材有著鮮明的性格與特點,內外兼修,強調和諧與品味,這同時也是審美的關鍵所在。科學有效地在課堂教學中應用核心素養策略,通過核心素養使得學生可以快速地熟悉語文文化,帶來豐富的語文學習體驗。
(二) 核心素養,指向“互聯網+”與教育的融合。
從經濟的全球化到“互聯網+”,從大規模標準化制造到工業4.0定制化生產。因此,我們亟須從單向度、工具化、標準化的培養范式中走出來,走向未來的學習。教與學不再受時間、空間和地點條件的限制,課堂技術在未來將與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同時,語文學習能力不僅體現在科學基礎上,同時對于人文社會科學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它是思想交流的工具,語言的基礎,應當作為所有學科基礎中的基礎。語言能力,可以來確定在其他學科能力的水平,這是一種必要的學習性語言。此外,對于沒有語言學習僅僅是一個不錯的成績,而不是具有良好的文學品質,語言是一個積累的過程,而不能急功近利,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專注于語言課程的培訓對今后的發展和教育學生的成長。
三、 核心素養的策略構建
目標讓學生明確——老師和學生商討學習方案,同時對于學習的方案進行分析,要進行分層次的教學,不同的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能力是有差別的,因此不能一概而論,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對他們進行教育,使他們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努力學習,讓學生自己成為理想中的那個學習狀態,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使得整個的學習目標是明確的。
問題讓學生提出——在課程中的難題應該讓學生提出,因為學生最懂自己在學習當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因此學生提出好問題比解決是更重要的,因此我們應當讓學生積極主動的提問,讓整個課堂能夠活躍起來,讓學生敢于向老師提問,同時也加強老師自身的水平,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讓學生真正的體會到在學習當中應該有的態度和樂趣。
收獲讓學生表達——讓學生對自己所遇到的問題以及學習后的收獲進行相關的總結與表達,讓學生能夠自己進行總結,這樣就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學生在語文的學習中能有所收獲。
教材中的課文選取經典而有效,名家名作所占的比例很大,意象豐富、意境深遠,可以給學生帶來多彩的核心素養體驗。語言學習,不是學習教科書才是知識,而是將中國文化作為一個縮影。目前國外核心素養主要是一種以兒童為主的生活化教育,它側重于兒童的個體性和自然性,尊重兒童自主發展。在科學知識獲得的同時,更加重視科學探索的過程和核心素養感悟能力的培養,注重核心素養與生活的緊密結合。
四、 總結
我們在看到好的一面的同時,應該看到語文教學仍然有一些沒有解決的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這些問題,將阻礙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所以要找出影響小學語文有效性的主要問題,借助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和語文課程標準,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在老師課堂講授后,再進行自我的復習與糾正,借助核心素養這樣的方法,不僅能有效地將課堂內容擴展加深,也使得學生的學習能力大大提升與改善。
參考文獻:
[1]李文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心理教育研究——以滬教版語文教材為例[J].學周刊,2017(23).
[2]袁聚坡.淺析小學語文中閱讀教學的有效開展[J].學周刊,2017(25).
[3]胡春梅.文本特征:書冊閱讀教學的核心內容——以《小王子》教學為例[J].語文建設,2017(13).
[4]孫波.語文課堂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方法[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7(06).
作者簡介:陸霞,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仙源鎮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