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柏祥
“賢”意即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古代漢語中就有賢明、賢達、賢良等詞,今天也有任人唯賢、選賢任能之說。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2017年6月28日的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其中也指出,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見賢思齊就蔚然成風。足見,“立賢”乃中華民族之優良傳統。紹興市群賢小學作為一所以外來建設者子女為主要生源的特殊學校,以校訓“博學、樂群、感恩、立賢”為核心,全面推進學校“立賢”育人的實踐探索。其中博學、樂群、感恩既是育人子目標,更是育人載體與路徑,最終指向“立賢”這個終極目標,即爭做賢者,做一個德才兼備之人。
一、以豐富的課程建設營造“博學”
博學,意為強學博覽。引導師生唯有勤奮努力,博采眾長,才能學有所成,學以致用。
1.以拓展課程培訓興趣。學校面向全體學生開設“立賢”課程超市,全校流動兒童足不出校便能免費參加校園足球、中華武術、跆拳道、輪滑、古箏、笛子、小提琴、拉丁舞、國畫、動漫設計等50多門課程的興趣拓展培訓。
2.以校園節會展示才藝。學校定期舉行讀書節、科技節、體藝節、足球運動會等活動,為孩子們搭建起展示才藝、共享資源的多彩舞臺。
3.以博學獎勵尚學成風。為鼓勵寒門學子在學業上攻堅克難, 2011年起學校推出“博學獎勵”制度,通過每年獎勵成績優異和進步最大的學生,有力促進了良好學風的形成。
二、以融洽的校園體驗構建“樂群”
樂群,意為善于交往。引導師生應珍惜緣分,和諧相處,并在合作中實現共同成長進步。
1.以情感體驗感悟融洽。為讓來自五湖四海的學生在和諧的環境中成長,培養孩子們學會自信地、快樂地、友善地交往,學校開展“暢敘家鄉話鄉情”、“畢業留念訴衷情”等富有特色的群體活動。
2.以師生結對增進融洽。自2007年以來,全校教師堅持每學年結對一名貧困學生,通過“平時輔導談心、期中外出活動、期末上門慰問”的方式,拉近了師生距離,唱響了愛的贊歌,有效幫助貧困學生克服人際交往的自卑心理。
3.以規矩養成促進融洽。讓學生與他人交往,與社會交融,學校特別重視養成教育:
(1)規而有格。學校加強“入格”訓練,讓新生習慣慢慢成自然。比如:靠右行走,不在走廊樓梯奔跑喧嘩,早餐不進校園,不亂丟垃圾,節約水電,衛生工具按要求擺放等等。
(2)規而有范。學校加強榜樣的示范。比如:學生打掃教師現場指導的示范作用,老師按時進出教室的表率作用,學生行禮問好教師回禮的榜樣作用。
(3)規而有律。學校強調自律和他律相結合,及時的督促引導學生,幫助學生糾錯。但有一點,教育是慢的藝術,急不得,學校堅持讓學生每天進步一點點。
好習慣的養成,“量化”檢查是西藥它治標,“文化”營造是中藥它治本,中西藥結合才能標本兼治。所以,群賢小學加強不定時的檢查督促,更注重正能量的文化打造!
三、以美善的言行舉止唱響“感恩”
感恩,意為感恩于心,報恩于行。引導師生要感動于他人之美善,同時努力實踐做最好的自己。
1.以夸夸活動學會欣賞。為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美好情操,學校成立伊始便高舉感恩教育旗幟,通過開展“夸家鄉、夸紹興、夸夸身邊的人和事、評選感動校園十大美德少年”等一系列主題教育實踐活動,較好地促進學生“學會欣賞”。
2.以爭章激勵樹立自信。為增強感恩教育的可持續性,學校從2009年起在“雛鷹爭章”的基礎上推出“群賢爭章”評價激勵制度,引導廣大學生自信自強、積極上進。《弟子規·入則孝》中講到:親所好,力為具,新所惡,謹為去,身有傷,怡親憂,德有傷,怡親羞。感恩是孝德的放大,懂得感恩,是一切美善的源泉,也是生命教育與安全教育的起點。
3.以愛心超市引導美善。愛心企業、愛心人士捐贈的一些學習用品、生活用品,群賢小學不是簡單的看誰貧困就給誰,而是會放到“愛心超市”。學校會激勵每一個學生,要有上進之心,進步之行,但凡表現優秀或進步者發給群賢章,學生拿著群賢章可以到“愛心超市”兌換自己需要的喜歡的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甚至可以兌換到一些特殊的獎品,比如志愿者老師陪你看電影,去科技館,去公園玩等等。總之,學校通過“爭章兌獎、多元獎勵”的方式,實踐“單一的給予”向“多元的激勵”轉型。
四、以濃厚的文化氛圍凸顯“立賢”
立賢,意為見賢思齊,立志成才。引導師生要有一顆向賢之心,同時做到知賢和行賢相統一。
1.以文化引領營造氛圍。立學校之賢,在于塑“人人思賢,處處育賢”的學校形象;立教師之賢,在于塑“崇德愛生,協作自省”的教師形象;立學生之賢,在于塑“身心健康,樂學進取”的學生形象。立賢教育之關鍵,在于每一個群賢師生都“懷思賢之心,行育賢之道,修知賢之德,擁行賢之能。”
2.以課程改革培德育能。培德,群賢小學在優化常規養成教育課程的同時,特別優化感恩主題課程,夸系列微課程,結對勵志課程,還有,國學校本課程正在啟動實施。育能,群賢小學在優化常規三級課程的同時,進一步優化學校課程體系,特別加強足球特色課程,校園節會課程。還有,優化“立賢課程”、“群賢爭章”、“愛心超市”的評價與激勵,努力讓“立賢”育人的實踐探索更具實效,走得更遠!
3.以環境打造創設意境。樓幢命名:群賢樓、思賢樓、集賢樓,保持不變,體育館改稱賢強館,寓意有德行有勇力。群賢校門正對的花壇處設一個“賢”字樹年輪雕塑造型,寓意學校立賢文化的宗旨即立德樹人。廣場命名:校門口為群賢廣場,寓意學校敞開胸懷,悅納群賢畢至;兩教學樓之間兩個小廣場分別命名知賢廣場和行賢廣場,寓意立賢須知行合一。廳堂改稱聚賢廳,寓意在此匯聚展示賢人、賢事及師生賢良的作品。校園主路命名:啟賢,求賢,志賢,賢德、賢能,寓意群賢師生向賢之心路。校園休閑長廊命名:修賢長廊,趣在諧音。
在“博學、樂群、感恩、立賢”校訓的文化浸潤和思想引領下,群賢小學通過十年的探索與實踐,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辦學佳績,先后獲得“感動紹興十大人和事”、“市群體師德創優先進學校”、“市教育科研基地學校”、“市文明學校”、“市紅領巾示范學校”、“浙江省體育特色學校”、“市綠色學校”、“市示范家長學校”、“全國德育先進學校”、“越城區區長獎”、“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等榮譽稱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