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平生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各類學校針對教學材料、教學方式進行了較大的改革,在新的教學理念下,教學質量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但是一些偏遠地區依舊采用的是傳統的教學方式。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同時闡述了基于新課標下的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提高的創新途徑,最后總結全文。
【關鍵詞】新課標 初中數學 教學質量 教學方式 創新途徑 存在問題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0-0119-01
數學作為學習中的主科之一,具有嚴謹性、抽象性的特點,學習數學知識能夠促進學生提升自身的思維邏輯能力,轉變數學認知,確保學生思維朝著成熟化方向發展,為學生后期的學期奠定基礎。
一、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問題
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采取的教學方式大多為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在數學學習中,學生的主動性不強,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不多,無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主動性,進而無法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多媒體技術逐漸應用到數學教學活動中,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存在著濫用多媒體技術的現象。在數學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主要是幫助學生將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化,但是,若是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每節課都應用多媒體技術,會使得數學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無法得到凸顯,影響著教學目標的進行。
若是教師缺乏先進的教學理念,在教學活動中依舊會采取傳統的教學方式,忽視學生在新課標背景下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無法參與到新課標教學中,進而影響著數學教學質量。
二、基于新課標下的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提高的創新途徑
(一)提升數學師資隊伍力量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主要擔任的是引導者的角色,因此,數學教師的素質水平直接影響著整體的教學質量。在新課標背景下,想要提升初中教學質量,首先要提升初中數學師資隊伍力量。各級教育部門、學校應該重視數學教師的培訓工作,通過開展各類培訓,幫助數學教師更好的理解在新課標背景下,初中數學的教學目標。為了確保培訓工作的有效性,學校還應該制定相應的考核體系,考核內容可以包括:板書設計、教學理念闡述、教學方案設計、教學手段設計等形式,全面提升初中數學教師的師資力量。學校應該建立多渠道的教學理念更新方式,促使初中數學教師和新課標的規定一致,規范教師的教學方式,使得教師緊跟時代的步伐,選擇與時俱進的教學方式。例如:某市某中學重視教師師資隊伍的建設,通過培訓、講座的形式不斷的完善師資隊伍力量,并且開展了定期考核及時發現師資隊伍中的缺陷,并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將培訓和考核融入在一起,通過開展公開課的教學形式,無形中形成一種競爭機制,促使數學教師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加強教師之間的業務交流,選擇適合自身、班級學生的教學方式。通過對比,該校學生的數學平均成績相比其他院校高出2.6%左右。
(二)科學利用教學輔助手段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這門學科涉及的知識比較抽象。數學教學活動即是將抽象化的知識逐分解、通過簡單的闡述,使得學生掌握知識點。在分析闡述的過程中,需要借助一些輔助教學手段,例如:三角板、圓規、菱臺等教學工具。還要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將抽象的知識點通過視頻、圖片的形式展現出來。例如:在八年級第三十二章《四邊形》教學內容時,教師會借助四邊形、菱形、矩形、正方形四種四邊形的教學,首先要分析這四類的共同點,接著觀察四邊形—菱形,矩形—正方形之間的對轉關系。教師應該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并歸納相關的知識,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共享知識,總結兩對四邊形之間的關系,以此提升數學課堂質量,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協作能力、實踐能力。
(三)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標明確指出過,在教學學習中,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主要擔任的是引導者、組織者的角色。想要實現學生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師首先要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實踐,通過各類實踐操作、計算,在不斷的摸索中解決數學問題。教師還應該重視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以便及時發現學生的困惑點,采取最佳的方式解決學生的疑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該設計一些問題,活躍課堂的氛圍,對回答正確的學生,教師應該給予表揚,滿足認可的需求。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標的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創新教學方式,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促使學生奠定堅實的數學基礎。
參考文獻:
[1]魏林. 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益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08,(06):100-101.
[2]奚兵.新課標背景下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2015,(31):138-13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