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榮
【摘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要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呈現,科學轉換師生角色,將課堂主動權交給學生。由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以學習為中心,優化小學數學教學各環節,構建高效數學課堂,科學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
【關鍵詞】學習為中心 小學 數學教學過程 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0-0129-01
在小學數學過程中,引領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強化學習意識是教師核心教學任務。教師要以學習為中心,完善教學模式、教學手段等,創設“輕松、和諧”的教學情境,優化數學教學全過程,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科學學習數學知識與技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開啟學生興趣之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不斷促進學生學習動力,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構建高效數學課堂的關鍵所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習為中心,優設課堂教學情境,順利開啟學生興趣之門,引領他們走進數學知識殿堂。以“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為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集“圖片、動畫、音像”等于一身的特點,借助暫停、回放等功能,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刺激學生感官,引導學生全方位正確認識長方形與正方形,準確把握各自性質、特征。隨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優勢,客觀呈現長方形與正方形動態圖像,講解二者周長知識點,展現周長推導全過程,促使學生具體化教學情境中全面、準確理解長方形與正方形周長公式這一重要知識點。隨后,教師可以科學設置課堂練習,引導學生分析題意的基礎上,巧妙利用剛學過的周長公式,準確計算長方形與正方形物體周長,消化、吸收該課題重要內容,在無形中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學生參與以學習為中心教學過程的程度,強化他們學習意識,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二、展現學生主體地位,突破教學重難點
在以學習為中心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學生間的合作交流,展現學生主體地位的過程中,不斷挖掘學生多方潛能,引導學生掌握數學科學學習方法,有效突破數學教學重難點。以“三角形的內角和”為例,在以學習為中心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優化新課題導學,結合“三角形”章節下相關內容,巧設問題情境,多層次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在解決課堂問題中,有效鞏固之前所學的“三角形特性與分類”知識。隨后,教師可以巧妙導出“三角形的內角和”這一新課題。在講解新課題知識中,教師可以采用合作學習法,合理劃分學習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科學探討、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相關的實踐操作,去驗證“三角形內角和為180度”這一定理。在此過程中,教師只需要扮演好協作者、組織者、引導者等角色,全方位仔細觀察各小組學生探討情況,進行針對性指導,引導他們利用分類討論數學思維方法,根據三角形的分類,探討是否銳角、直角與鈍角三角形的內角和都為180度,在親身實踐操作中,準確理解、科學記憶該課題重要知識點。教師要根據學生課堂實踐操作中存在的問題,科學補充新課題教學內容,并進行課堂練習,利用三角形內角和知識點,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有效突破“三角形的內角和”教學重點與難點,順利實現課堂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優化以學習為中心的教學過程。
三、注重反饋指導,強化自主學習意識
在以學習為中心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高度重視反饋指導,科學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不斷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以“列方程解應用題”為例,在講解完該章節知識之后,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學生已有的數學水平,科學設置課后練習作業,要求學生利用課堂所學的新知識以及相關舊知識,獨立完成該課題課后作業。教師要全面、客觀評價班級不同層次學生完成情況,客觀分析存在的問題,分層次對學生進行合理化指導。教師要根據學生對“列方程解應用題”知識掌握情況,布置難易度不等的針對性課后作業,進一步鞏固該課題知識。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合理調整方程板塊知識學習中制定的目標,使其更加科學、合理,根據自身薄弱環節,進行針對性練習,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不斷強化自主學習意識。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多層次優化以學習為中心的教學過程,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客觀呈現學生主體地位,借助課堂反饋指導,引導學生科學掌握并應用數學思維,科學學習數學學科。以此,不斷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靈活應用數學知識,為進入更高階段的學習提供有利保障。
參考文獻:
[1]袁平.對學習為中心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分析研究[J].新課程·上旬,2015,(5):177.
[2]周正剛.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5,(9):127-127.
[3]柯紅翔.如何構建以學習為中心的小學數學課堂[J].新課程·小學,2017,(1):2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