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英語教學的不斷發展,小學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學生基本英語素養和初步語言交際能力的責任。小學生生性好動,表現欲極強,在英語教學中要以生為本,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英語;教學課堂
一、 解讀核心素養定位教學目標
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是多方面的,如語言掌握能力、文化知識、英語學習能力以及思維品德等方面。一般所指的語言能力,是學生能夠在對語言理解和掌握的基礎上,通過其理解的思維能力來進行語言的闡述;文化知識則是學生對所掌握英語能力的一種理解和認知;英語學習能力,則是貫穿學生整個英語核心素養培養過程的,要求學生不但在課堂英語學習中能掌握課堂知識,還能在課下主動地拓寬其學習渠道,努力提升自身英語素養,以此提高自身英語核心能力;思維品德能力指的是學生一種思維方式,其對英語知識方面具備的獨特邏輯能力和創造性等。而這幾種能力的培養是相輔相成的,對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起到重要促進作用。
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結合譯林小學英語,筆者對各個板塊的教學目標作了如下思考:
思考之一:關于Story time的再認識:1. 更注重整體的理解;2. 更注重自主的學習;3. 更注重連貫的思維與表達。第一課時要設計更有效的問題來增強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作為第一課時,可以降低對學生的輸出要求。
思考之二:關于Cartoon time的再認識:它與Story time的教學側重點有何不同,建議讓學生自讀,自悟為主(更強調學生的自主性);設置不同的讀后任務(可選擇,多樣化);不必刻意將其設計為一節課的主線(防止牽引學生,沖淡主題)。
思考之三:關于語音教學的再認識:如果我們在平時教學中用心積累詞匯的學習和拓展,那么語音對學生來說就不是難題了。
二、 聯系教學實際體現主體地位
如譯林小學英語4A的Cartoon time板塊,以Sam和Bobby間有趣的對話而展開。四年級的學生處于小學階段的中年級學段,他們一方面保持著三年級時的活潑積極,但在知識的積累上明顯優于三年級。在開展對話活動時,教師可試著放手讓學生去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
對話的展示形式多樣,以此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英語學習中去,對其英語學習興趣的提高也能起到一定效果;也可以讓幾個人同時表演,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思維發散能力和創新能力也有一定作用,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英語實踐機會。在對話展示過程中,教師可以作為輔助人員來對學生提供幫助,而在課堂進行過程中,會有老師對課堂對話情況進行講解,以此來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使學生能主動參與進去。對于教師來說,可以作為整個班級的參與者,與學生一起去觀看表演,而不是站在教師的位置去主導學生。
在實踐過程中教師針對學生卡殼的問題也要給予一定幫助和指導,使其仍然在合理范圍內進行實踐。但是,不能對學生一系列行為進行全面指導,這樣就無法達到學生課堂知識高效傳遞的目的。
三、 創設合理情境提升綜合能力
1. 在新知學習中培養傾聽模仿能力
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長期的堅持,所以在知識學習和掌握過程中一定要將聽、說、讀、寫這四種能力進行搭配和應用。比如在新知識學習中,靜聽是前提,模仿是關鍵。尤其對學生單詞讀寫時,要求學生能充分調動起其感官,能夠在讀過程中認真分辨音和意,通過多方面的學習和鍛煉來使其具備更好的觀察能力和記憶力,能靈活掌握所學知識。從教師方面來說,在教授學生英語單詞時不能簡單地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而是要多向著記憶力和觀察力方面培養學生。并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學生發音問題,要求學生在發音和口型方面要正確,并且還要對學生發音情況進行仔細辨聽,對相近音的單詞讀音也要有一定了解。并且,在教學中學生所掌握的知識更多,所以如果能在英語學習中注意各種語句的讀寫、重音、升降調等,對學生英語學習習慣的養成,以及學生的傾聽模仿能力都有一定幫助。
2. 在運用操練中培養口語交際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使用到一些英語口語,如“Hi”、“Hello”等詞語。所以,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就可以針對學生所應用到的這些詞匯來展開交流和探討,使學生對口語的掌握以及交際能力進行一定培養和練習。而對于學生交流過程中所應用的口語和語法情況要給予一定的糾正和表揚,這對樹立學生英語學習自信心,以及及時糾正不良語法等都是有幫助的。通過這種方式來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則能逐漸地減輕和消除學生英語學習中所具有的障礙,能更加積極、主動地將其所要表達的話語通過英文所表達。在此基礎上,進行句型的操練和運用就容易多了。
如譯林小學英語5A Unit學習過程中,我會先問學生:What are you doing?而學生一般會以“I am standing. I am talking”來回答我。但是,我會繼續問學生Where are you standing? Who are you talking to? 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等這一系列話語通過英文交流完成之后,學生會發現他們用所學的英文進行交流其實并非那么難,極大地提高了其口語交流的興趣,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了知識,一舉兩得。
3. 在復習鞏固中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在英語教學中要“溫故而知新”,教師既要引導學生學習新的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復習,使其實現從被動學習向主動掌握的轉變,以提高學習效率。在復習鞏固所學知識時,要注意復習鞏固的內容要在鞏固知識的基礎上,具有開放性和創造性,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以致用。以六年級學生為例,他們對英語知識的掌握逐漸增多,教師可針對學生的特點,布置一些能夠培養自主學習的作業,如英語手抄報,英語小作文,英語小劇本等。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是需要循序漸進的,并非是朝夕間即可完成的。因此,對于小學英語教師來說,其在英語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提升,能采取更為合理的方式、方法來提高英語語言表達能力,并且緊扣住英語交際的主題,能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更加積極,而在實踐中也能敢說、敢讀,這對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在教學過程中也要緊扣住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采取合理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英語素養,使學生能樹立更加高尚的價值觀、核心觀,以為之后的學習和成長奠定良好基礎。
作者簡介:沈芳,江蘇省昆山市,昆山市錦溪中心小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