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已經難以滿足初中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如何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從幼兒開始到小學中學再到大學,如何實現更有效的教學也是多數英語教師思考的問題。筆者在本文中重點從小組合作模式出發,分析小組合作模式對學生英語學習的作用,并提出如何在教學中有效運用該種方式以使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
關鍵詞:小組合作模式;初中英語;英語教學
“有效教學(efficient instruction)”即通過一定的教學策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使學習者獲得進步與發展的教學。與學有余力的學生相比,部分英語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英語學習的目的不夠明確,學習積極性不強,學習效果往往達不到英語教師教學方案的預計目標,老師“越教越無奈”,學生“越學越沒趣”,為了解開這種僵局,在教學中進行有效教學就十分必要了。通過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小組合作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對初中學生掌握英語知識,實現學習成績共同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為使小組合作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得到有效運用,筆者將從組建合作學習小組出發,重點分析調控合作學習活動部分,并提出小組合作模式在英語課堂開展的策略。
一、 組建合作學習小組
組建合作學習小組是實現有效教學的第一步。組建合理的合作學習小組要遵循三個原則,分別是小組之內有差別而小組之間無差別。即小組內部,小組成員之間學習水平可以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小組與小組之間實力應當相差不大,這樣可以保障小組之間可以公平競爭,在分組的基礎上,教師還可以使用其他的方法,如競爭法搶答法等方法,激發學生的競爭心理。第二個原則是需要靈活高效。這是要把握分組的規模,小組不能過大也不能過小,小組規模過大會使每個人不能得到充分發揮,但是小組規模也不能過小,過小的小組規模難以使小組內部的成員相互幫助,也不利于小組凝聚力的形成。最后一點規則是小組必須是相對穩定的,不能一直變動,這樣小組之間的了解就會比較少,最后不利于小組之間的交流。當然,小組成員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缺乏變動的學習小組會使學生之間產生一種依賴感,使學習小組的活力降低,最終得不償失。因此,根據課堂教學需要,適當調整學習小組是有必要的。
總而言之,組建合作學習小組也需要一定的技巧,需要教師充分了解到每個人的英語實力,這樣才能保障所分的小組實力相差不大,也方便之后許多教學活動的開展。
二、 調控合作學習活動
(一) 教師角色的準確定位
在中考指揮棒壓力下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依舊居于主導地位。以教師為中心,教師積極講解,學生卻消極接受,教學模式陳舊,教學方法單一,背單詞、分析語法、做習題的三步走模式根本難以激發起學生學習興趣,教師講得辛苦,學生聽得痛苦,效率自然低下,僅有45分鐘的課堂時間,教師教知識點,教語法,最后的結果卻并不令人滿意。作為課堂參與者的學生練習機會過少,難以實現語言的應用性及交際性本質。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要把握好自身的定位,教師既是小組合作活動的組織者,同時也是課堂的掌舵者,為使學生更有拼的勁頭,教師可以使用競賽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充分利用學生“爭第一”的心理進行教學。一般情況下,一節課通常只選擇一種競賽方式,例如針對單詞的必答競賽,在復習時候,老師可以將學生分組,并且規定比賽要求,如在一分鐘內搶答多少個單詞,或者采用對話練習的方式,教師提問“Can you sell yourself in two minutes? Go for it.”,以此鼓勵學生放心大膽地說,提高學生的勇氣,教師可以讓其他學生對這一學生的回答進行評論,比較一下誰的回答更好,這樣還可以活躍氣氛,提高教學效率。
(二) 合作時機的合理選擇
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學生通過觀察、體驗、探究等方式積極主動地學習,而小組合作學習正是這樣一個積極主動的學習平臺。因此,在備課時教師就要根據教學內容設置恰當的合作時機,以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教學效果的目的。
如何合理選擇時機,一是要根據教學內容,二是要結合學情,即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情況,三是要適當地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效率。教學范例很多,比如前文提到復習導入的詞匯競賽,又如重點句型小組對話等。對于具有一定挑戰性、開放性問題的設置,教師應化繁為簡,由易到難,在學生掌握了一定語言知識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分組討論。例如:九年級第二單元有關污染問題的探討。許多老師喜歡在課堂上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討論造成污染的原因和防范措施。對于這個問題,如果在學生尚未熟悉教材內容的時候提出,其效果就不好,但是如果在本單元的復習課上提出,學生就會有內容可探討,有話可說,合作學習的效果就明顯了。因此,合作時機的選擇應適時合理,是整個教學過程自然形成的需求,而不是教師刻意無序地放任。
(三) 合作時間的準備把握
小組合作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對學生英語學習有較大的幫助,但是教師也應該注意調控合作的時間,不能過長,如果合作時間太長,那么學生們變會利用這些時間聊天,或者做其他活動,而不單單只限于學習,這樣的話,小組合作實際上就成為了“擺設”,沒有半點用處,甚至還影響課堂效率。合作時間的準備把握還表現在可以在相應的時間及時停止小組合作,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如在講解“Whats your hobby?”一單元時,學生可以拿部分物品如籃球、乒乓球、跳繩等物件,在提升課堂活躍度的同時,學習相關知識。如學生在了解了本單元知識之后,在小組內進行提問“What can you do in your spare time?”學生在掌握了固定句型“I usually do...in my spare time.”之后,進行套用,這本是極大地提高了學習興趣,但是這種玩具型討論時間長了必然會使學生的聊天主題有所偏向,并偏離到游戲上去,這時候,即便是冷卻當時課堂學習氛圍,也應當及時使學生停止這種學習方式。endprint
(四) 教育機智的靈活運用
教育機智并不是教育機制,機制是一種偏固化的規制,但是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在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情況,如小組內部分學生不能跟上其他學生的思路,那么教師就該利用教學機智主動走到學習小組中,通過一些方法來使小組內學生共同進步。如詢問學生“Do you find it difficult to catch up with me?”或者“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youve learnt in this lesson?”等問題,來掌握學生的進度,通過學生的反饋,教師可以探析自己的分組是否合理。
除了解決小組內可能產生的問題,教師還需要利用教學機智依據單元的教學目標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由易到難的將每層目標當作一個任務讓學生把這些任務一個個完成,這種方法可以調動學生的好奇心以及探索心理,使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獲得一種滿足心理,同時,逐步探索得到的知識將更利于學生掌握及理解,在客觀上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He is running on the playground.”這一單元的學習中,可以先利用“我演你猜”的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知道各種動作應當如何用英語表達,接著順利引入“現在進行時”這一學習重點,使學生知道“現在進行時”是“表示現在正在進行或繼續的動作”,如:“I am talking to my teacher.”,繼而引入“現在分詞”的概念,一步步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并掌握相關知識重點,從而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高效完成本單元的教學任務。
三、 小組合作模式在英語課堂開展的策略
小組合作模式對學生學習英語有一定的幫助,可以促進共同進步,但是在具體開展之時,也要注意幾點策略。第一是要注意小組的分工明確。明確的小組分工是小組合作的前提,只有科學地分組才能保障之后其他教學活動的開展;第二是要注意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只有培養學生在合作意識的前提下,小組之間才有凝聚力,才能更好地開展合作學習;第三是要注意小組合作時機的選擇。只有選擇恰當的合作時機且合作的時間受到了有效控制,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有較高的合作效果。小組合作雖然益處多多,但英語教師應當審時度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樣才能使小組合作發揮最大效用。
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提高教學效果需以學生為本,有效運用小組合作模式,可以極大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筆者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方式進行分析,結合課堂實踐提出教學的策略及實施方法,以期為一線教師的教學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李紅霞.把課堂還給學生——淺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交際,2016,(20):199-200.
[2]安志勝.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OL].中國校外教育,2016,(29):80.
[3]孫麗冰.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對初中英語教學的意義[J].價值工程,2014,33(15):265-266.
作者簡介:
董昌德,福建省三明市,三明市列東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