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美金??
摘 要:通過教學,使得學生能夠在快樂學習中吸納知識,獲得學習上提升。緊緊抓住“悅”和“納”兩字,準確把握“悅納教學”方法。從主動悅納音樂知識,完成體驗;積極悅納自己他人,豐富人生和悅納浩瀚音樂海洋,完善情感三個方面更好地做到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悅納教學”。
關鍵詞:初中音樂;悅納教學;教學;方法;欣賞
“悅納教學”方法,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教學,使得學生能夠在快樂學習中吸納知識,獲得學習上提升的方法?,F代著名作家秦文君曾經說過:“學習應是帶領人走向豐富、體面、明朗、幸福的,那是美麗燦爛的進程”。這句話說的就是學習的過程應該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愉悅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各種正面的感受能夠使學生獲得情感的熏陶。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知識的學習本身的意義就在于此,它決定了學生獲得知識的多寡。
在“悅納教學”方法的背景下,初中生能夠保持身心愉悅地進行學習。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學生的各種感官能夠充分地覺醒,很好地協同,形成各自獨特的理解與感受,對于他們的學習的深入的幫助是巨大的。特別是對于初中音樂學科來說,因為絕大多數的學生對于音樂所包含的深刻涵義似懂非懂,也很難準確地表現出對音樂主題的把握。因此,“悅納教學”方法在初中音樂中的使用就顯得特別重要。
要想準確把握“悅納教學”方法,我們就要緊緊抓住“悅”和“納”兩字。要知道,“悅”是指學生的學習過程應該是愉悅的。因此,音樂教師就要設置相宜的教學情境,盡可能地組織引導學生完成切身體會。而“納”則是課堂教學的真正目的所在。這就要求音樂教師要根據具體的學情和教學的內容,設置相應的教學重難點,通過先進的教學手段保證教學目的符合預期。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到在初中音樂欣賞教學過程中進行“悅納教學”呢?
一、 主動悅納音樂知識,完成體驗
音樂來源于生活。我們的勞動人民在生產、生活的過程中,因為對生產、生活有了切身的感受和體會,迸發出強烈的情感,因此就創作出了詩詞。為了更好地表達情感,他們還特地給這些詩詞譜上曲子,用不同的旋律、節奏、曲調等等表現手法演唱出來。所以,可以說,正是這些音樂的技巧構成了音樂的整體。初中音樂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組織引導他們通過主動的體驗感悟去悅納音樂知識,要求他們在準確理解歌詞的基礎上,從各種音樂的技巧角度去進一步揣摩體會音樂家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們通過音樂所要表達的主題。只有這樣,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才能更加完整也更加準確,而學生也才能在整體感受學習音樂的基礎上去完成豐富的人生體驗,真正達到音樂教育感染熏陶的目的。
以教學《紅蜻蜓》為例。在教學這首曲子的時候,音樂教師就應該首先引導學生認識歌曲本身回憶童年美好時光的主題。盡可能地要求學生調動生活經驗儲備,充分發揮想象能力,嘗試著去體會音樂的內涵和作品表現的意境。等學生對音樂作品有了準確理解之后,再組織他們從節拍特點、音色、音高、音準等方面進行試唱,等學生能夠大致把歌曲唱好之后再組織他們通過二聲部曲調的形式進行合唱。這樣的話,學生就能夠在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完成對歌曲的理解與掌握。既學習到了音樂知識,又完善了生活體驗。
二、 積極悅納自己他人,豐富人生
再高超的音樂技巧也不過是技術層面的東西,這和音樂的終極目標還是有著差距的。要知道,音樂是充滿著人文魅力與情感價值的。所以,不管一個學生的音樂技巧多么的棒,引導他們真正地熱愛生活、表現生活,形成積極美好的情感,積極地悅納自己和他人才是最終的目標。特別是對于初中生而言,因為他們正處在人生起步的階段,思想性格還沒有完全的定型,正是需要用積極美好情感熏陶教育他們的時候。因此,在進行初中音樂欣賞教學的過程中,音樂教師一定要牢記音樂的神圣使命,既要教給他們必要的音樂知識、訓練提高他們的音樂表現能力,更要注意培養他們高尚的情懷,促使他們正確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
以教學音樂《我心永恒》一歌為例。在教唱的過程中,我著重給同學們介紹了泰坦尼克號沉船的故事,然后再通過圖片、文字資料以及短視頻使得同學們重溫了一百多年前的那個凄美的愛情故事。在完成了同學們情感充分蓄勢的基礎上,再組織他們結合不同的電影故事情節說說自己的真實感受,想一想音樂作品是如何巧妙而準確地表達了主人公不同的心境。通過這樣的引導,學生們大都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變換角色,嘗試著從主人公的角度去體驗生活、去思考人生。因為這堂音樂課,初中生們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愛情的美好與永恒,體悟到了愛情其實不是為了占有,而是相濡以沫甚至是不惜以身相替的道理。
三、 悅納浩瀚音樂海洋,完善情感
音樂的海洋是浩瀚無比的,單純地依靠課堂上的音樂教學就想要完成完善學生情感是不可能的。因此,初中音樂教師就應該樹立大音樂教育的觀念。以課堂音樂教育為生發點,進行有效地拓展延伸,盡可能地使得音樂的外延能夠無限擴大,取得良好的音樂教學效果。
教學西南少數民族歌曲教學為例。在進行本單元教學的過程中,音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充分運用各種媒介手段,組織引導他們自己找尋相關的歌曲。然后再組織他們在課堂上進行交流,互相探討不同曲目所表現出來的音樂情感。這樣的話,學生就會興趣高漲,就會找到不少諸如《金孔雀輕輕跳》《鈴鐺舞》《月光下的鳳尾竹》和《苗嶺的早晨》等等優秀的西南少數民族歌曲。因為這些歌曲都是學生自己課外探究所得,有著他們主動的親身體驗。在理解掌握歌曲方面,當然也就要比從教師身上被動地接受效果要好得多了。
參考文獻:
[1]王瑋.淺談如何激發中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G].北方音樂,2010.
[2]程晉娜.音樂教學法淺析[G].新課程,2015.
[3]武晉.音樂教學法在兒童聲樂教育中的運用與創新[J].河南師范大學,2015.
作者簡介:
盧美金,福建省龍海市,龍海六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