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玲
[摘要]網絡已經是意識形態爭奪的最重要陣地之一。網絡使用人數的主體之一就是高校學生,他們正處在極易被網絡內容所影響而辨別能力還有待提高的階段,這讓高校在意識形態工作領域面臨著更多的機遇和挑戰,因此要充分加強黨在高校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權。這需要從加強網絡監管、加大輿情引導等方向加強管理,通過繁榮主流價值觀念為主導的校園文化,從而讓網絡“清朗”起來,推動大學生在政治滋養和文化營養下自由全面的發展。
[關鍵詞]網絡;黨;高校;意識形態;領導權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8)21-0079-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8.21.036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意識形態主導權就是指在某個階級或集團,把自身意識形態所倡導的價值觀、理想觀、發展目標作為社會宣傳教育的主要內容,從而對社會意識形態進行特定引導,具有對意識形態規范與矯正的能力。網絡作為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的新空間,對青少年的意識形態建設形成了沖擊。網絡信息的蕪雜使得大學生判斷力喪失,網絡管理的失控使得部分大學生主體行為迷亂,對網絡的癡迷,使得大學生人格出現異化傾向。
在這種嚴峻的情況下,網絡意識形態領域主導權能否被中國共產黨牢牢掌握,同樣是目前新形勢下意識形態工作的關鍵問題。中國大學的顯著特征是:自成立之初就與國家政治密不可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條件下,大學最本質的特征就是其社會主義屬性,必須加強黨在高校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權,才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一、加強黨在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權
中國共產黨白從建黨以來就十分重視意識形態的工作,我黨的看家本領與政治優勢就是善于做好意識形態這項工作。毛澤東同志說過:槍桿子,筆桿子,革命就靠這兩桿子。這兩桿子讓中國人民在最艱難的時候砥礪前行,建立了我們的新中國。鄧小平同志講:“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實認真做好,不能放松”。政治工作的提前運行,思想潮流的超前解放,才使得改革春風吹遍大江兩岸,共創小康社會,共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習近平主席作為現在我們的國家領袖同樣注重意識形態的建設,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主席站在黨和國家發展全局的高度,通過唯物辯證法的“兩點論”和“重點論”,即闡明了我們目前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同時強調“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這件事關乎黨的前途,關乎國家命運,關乎民族發展繁榮的國家大事。所以,無論是在國家的革命時期、建設時期,還是改革發展時期,我黨始終在關系,矯正和爭取著人民意識形態,同時牢牢掌握著人民的意識形態建設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和話語權。
二、網絡信息化時代為加強黨在高校意識形態領域領導權提供的機遇
網絡信息化時代擴展了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建設的理論平臺。打破了傳統的地域與地緣政治的界限,各個國家、各個地區、各個民族的思想都可以在網絡上交流、碰撞、斗爭,開辟了意識形態建設的新空間,也為我國意識形態的發展搭建了新的理論與實踐平臺。
最好的榜樣就是我們的《紫光閣》雜志,從創刊到今日一直記錄著共和國發生的重大事件。《紫光閣》始終堅持面向黨員讀者、服務機關黨建、創新辦刊機制的方針,“充分發揮‘思想引領、輿論推動、精神激勵、文化支撐的作用”,成為傳播黨的先進思想、科學理論和文化知識的重要渠道。今天,在高校學生喜歡的網站中也能看到它的身影.如新浪微博的紫光閣微博賬號平臺上,歌頌先進個人的豐功偉績、批評貪官的貪污腐敗、播報實時的好人好事,弘揚民族文化、抵制外來惡劣思想。紫光閣還在微信公眾號平臺、紫光閣官方網站持續地發光發熱,全方面的覆蓋網絡,使高校學生隨時可以看到黨中央新動態、新規劃,在虛擬的網絡世界獲得與時俱進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網絡信息化時代為加強黨在高校意識形態領域領導權帶來的挑戰
我們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培養的主體是大學生們。習近平主席在北大考察時明確指出:“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義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由于網絡空間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與自由度,西方國家會通過一定的方式手段向中國輸出,傳輸西方的某些不正確的意識形態,試圖影響高校生的想法,培植個人主義、道德虛無主義、自由主義、無政府主義等,網絡信息泛濫會弱化主流意識形態的領導權,弱化網民國家認同和政治認同。網絡負面消息所建構起來的不安全與不穩定的網絡輿論環境,增加了主流意識形態在網絡信息化時代建設的難度。
四、網絡信息化時代加強黨在高校意識形態領域領導權的對策
習近平總書記也指出,一定要做好網上輿論g2作。我們只有掌握好方式方法才能更好地在網絡中倡導主旋律,培養高校學生的愛國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加強網絡監管
當前,我國目前現有三十多部法律制度是針對互聯網管理,雖然基本覆蓋了互聯網管理的大部分主要的領域和主要環節,但還是難以滿足網絡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特別是由于信息技術的更新之快帶來的網絡空間安全問題,安全問題的隱蔽性更強、監管難度更大,需要努力做出進一步規范。對此,我們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某些有效的管理經驗,推進立法制度和加強監管力度。一是完善網絡空間立法,依法依規管理網絡媒體的運行。針對高校的網絡監管,提出對策,例如,內蒙古科技大學制定的網絡輿情監管與處置等文件中提及的策略。二是創新,信息過濾防火墻的建立應該提上日程。除此之外,擺脫對西方網絡技術的依賴迫在眉睫,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擁有自主的網絡空間。
(二)加大輿情引導
目前,虛擬網絡與現實社會的聯系越來越緊湊,已經擴展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已經成為社會結構的條件,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我國的執政環境,無處不在地改變著意識形態的生態環境。習近平總書記說“過不了互聯網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第一是通過意見領袖,微博的博主、貼吧的吧主及微信、QQ群的管理員都應該成為意見領袖,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成為黨的意識形態的追隨者、傳播者。
打破時空局限,從現實生活到網絡將人民群眾的路線一直堅持貫徹,以便于形成更廣泛的民主與集中,不斷提高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水平。第二:就是主流媒體的努力,抨擊虛假信息,發揮傳統紙質媒體的主流、深度、權威等傳統業務的優勢,并加快將這樣的優勢,利用新浪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的推廣優勢,豐富我們的新聞發布體系和互動平臺,這樣正面宣傳的影響力和傳播效應將大幅度提升。使我們的高校生能夠沐浴在我黨的光輝之下,茁壯成長。第三,利用學生課堂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實現線上線下思政相結。加強高校老師的意識形態建設,作為高校意識形態的基石與中流砥柱,對于學生的意識形態的影響同樣至關重要。對于意識形態的把握除了平時上課潛移默化的影響,另外還有必要開通意識形態的相關公共課程,是同學們擁有正確的意識形態。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8/20/c117021464.htm,2013-8-20.
[2]子平.殷切的期望神圣的職責——寫在《紫光閣》雜志創刊二十周年之際[J].紫光閣,2013(11):1.
[3]習近平在北大考察:青年要白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 - 05/04/c126460590.htm,2014-5-4.
[4]王歡.加強黨在網絡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權研究[J].理性討論,2014(4):147.
[5]文新華.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應成為我國高校發展的體制優勢[J].黨團建設,2014(3).
[6]劉旭,李融.論大學生日常生活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6(12).
[7]邱仁富.牢牢把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J].黨政研究,2016(7).
[8]黎遠波,大數據時代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內涵與形式[J].社科縱橫,2018(2).